乐学Web编程:网站制作不神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网站到底是什么

清青老师先不说网站,而是给大家讲了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如图1-3所示。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能发现关于“网站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图1-3 盲人摸象的故事

1.1.1 先有了网,然后才有网站

简单来说,把计算机(现在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甚至电冰箱、汽车、防盗门等)连接起来,并使其相互间交换信息协同工作,那么这些计算机就组成了网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网。

而网站呢,其实就是网上无数计算机中的一类,是专门供大家用浏览器访问的那些计算机。

回顾历史,世界上是先有了计算机,然后有了网络,再后来才有了网站。

其实网站的历史并不长,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的年龄到现在还不到30岁,那么这个网站诞生在哪儿呢?说到这件事情,我建议各位同学,尤其是喜欢物理的同学,如果有机会到法国、瑞士等国家旅游,一定要去一个神圣的地方看看。

这个神圣且美丽的地方,就坐落于瑞士日内瓦西部,与法国接壤。如果你去过,那一定对图1-4照片中的“大金球”印象深刻。

图1-4 网站技术的发源地——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这个大金球,是非常牛的一个科研机构。它的名字,说出来可是如雷贯耳,它就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有的人也会叫它欧洲原子能研究组织或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简称CERN(法语:Conseil Européen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英语: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为什么说它非常牛呢?

首先,这个组织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顶尖的科学家到这儿做实验,这几乎代表着全世界粒子物理学界的半壁江山!这个组织中的科学家,获得过的诺贝尔奖非常多!

小白实在忍不住打断了清青老师的话:“老师老师,您是不是搞错了,不是说好的讲网站吗?怎么说起核子物理来啦?”

清青老师笑了:“不要着急嘛,这些科学家牛就牛在这儿。”

除了很多了不起的核物理研究成果之外,这个组织还有一个虽然和核物理没太大关系但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非常巨大的发明,那就是万维网!世界上第一个网站和第一个浏览器就诞生在这个核子研究组织里,而它的发明者,就是图1-5中这位被大家尊称为“互联网之父”的、长相很帅气的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正是由于他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把网站和浏览器的发明及有关技术免费向全人类开放,才有了后来无处不在、精彩纷呈、不计其数的各种网站。

对了,你想不想看看世界上第一个网站是什么样子?

图1-5 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爵士

如果想的话,就打开你计算机上的浏览器,输入地址http://info.cern.ch/hypertext/WWW/TheProject.html就可以看到了。

这个地址中的cern,就是法语“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简称。作为“重建世界上第一个网站”项目的一部分,CERN于2013年使用这个原始网址恢复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的原貌,也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才可以一睹这个史上第一个网站的风采(见图1-6)。

图1-6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网站

很简陋是吧?连个图片都没有!但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网站。

1.1.2 网站就是计算机

清青老师继续介绍网站的知识:“其实,我们说网站并不神秘,第一个原因就是网站无非也是计算机。”清青老师刚说完这句话,小白又忍不住打断了老师:“老师,老师,计算机我知道,我们家就有好几台呢!难道我们家的计算机也可以变成网站吗?”

清青老师被小白打断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她高兴地说道:“没错!我们家用的计算机也完全可以变成网站。后面,我们将一起看看,如何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让我们常用的计算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站。其实,不光是常见的计算机可以变成网站,就连手机、家里的路由器都可以变成网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手机、路由器等其实也是计算机!它们和其他的计算机一样,都有CPU、操作系统、内存等这些构成计算机的要素。”

说着,清青老师从兜里掏出一个漂亮的小东西(见图1-7),说:“大家看这是什么?”

小白瞪大眼睛看了看:“这不就是一个小充电宝吗,没什么稀奇的。”

图1-7 具备无线路由器功能的移动电源

“是的,这是一个很常见、又非常小巧的充电宝,可是别看它很小,它同时还是一个路由器、一台计算机,甚至是一个网站!不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清青老师一边说,一边打开了充电宝的电源开关,把计算机的网线插到了充电宝的网线接口上,然后打开了计算机上的浏览器,并在地址栏里输入了几个数字“192.168.0.1”,按Enter键后,在浏览器中果然打开了一个网站,如图1-8所示。看吧,这就是在这个充电宝上运行的一个很灵巧的网站,这个网站的作用就是查看和设置这个充电宝的路由器相关功能。

图1-8 在小小的路由器上运行的网站

注:在这个路由器上运行的已经不是出厂自带的软件了,而是一个被称为LEDE的操作系统,全名是Linux嵌入式开发环境(Linux Embedd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既然叫“开发环境”,当然就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开发,例如,图1-8中的SMA Elfin就是作者在这上面开发的一个应用程序。

网站,其实就是在计算机上运行一个特别的网站应用程序,除了软件之外,网站的硬件本质上就是计算机,和我们常见的计算机(不管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当然,不同的网站对计算机的要求也不一样。有可能一台计算机担负着几个网站的角色,也有可能很多台超强的计算机(服务器)合作形成一个网站,甚至还有很多网站只是运行在虚拟的计算机上,这都取决于网站的具体要求。

1.1.3 网站就是信息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网站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有很多个。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人类早已进入信息社会,而网站是在网络科技发展过程中,全世界人民在多种技术中,选中的一种最适合进行信息存储、分享和获取的技术。现在,人们一说上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访问某些网站从而获取其上有用的信息。

如果从物理本质上说网站就是计算机,那么从网站存在的意义来说,网站就是信息。全世界无数网站的建设者们,通过多种方法,将各种信息加工以后存放在网站上,供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访问获取。

还记得我们之前看过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网站吗?那个网站上的内容是什么?

如果没记住,没关系,我们现在再去仔细看看,尤其是第一句:

The WorldWideWeb (W3) is a wide-area hyper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itiative aiming to give universal access to a large universe of documents.

在这句话里,说到了万维网是一种广域的、超媒体的信息获取方法,它最初的目标是为无数文档组成的“广袤的宇宙”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网站最值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其中的信息。

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这种技术一经公布就快速地流行开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共享出来的信息本身就可以组成一张无形而又可见的网。每一个网站所提供的信息,都成为这张巨大网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在这张网上自由地“走来走去”——在计算机上用鼠标或者在手机、Pad上用手指点那些蓝色带下画线的单词,就可以很方便地浏览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网站,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上网浏览”。

1.1.4 网站就是服务

小白听到这儿,已经有点儿要打瞌睡了。不过小白也听懂了:“网站就是提供信息供人们访问的计算机。”

“小白同学总结得很好!”清青老师夸奖道,“和其他任何东西一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网站,那么对它的描述和定义也会不太一样。从网站的作用来看,可以说所有的网站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不管是提供信息供人们查询,还是基于各种信息提供更复杂的功能,如购物、网上银行等,这些都是服务。”

也就是说,网站就是服务,各种各样的服务。

所以我们理解的角度不同,对网站的认识也会各不相同,如图1-9所示。

图1-9 盲人摸象vs不同角度看网站

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一下:网站无非就是提供某种信息或服务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