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背景
1969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诞生。但由于网上内容的表现形式极为枯燥,且联网操作非常复杂,一直未能广泛流传。
1989年,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并正式命名为World Wide Web(中文译作“万维网”),简称WWW。
1990年,圣诞节假期,蒂姆·伯纳斯·李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
1991年5月,万维网WWW首次在Internet上露面,立即引起轰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很快,WWW就以极快的速度被广泛推广应用,以至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互联网就是WWW,WWW就是互联网。
我们已经习惯于随时打开计算机或手机,使用网站提供的各类服务。毫不客气地说,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和万维网密不可分。但也正是因为我们与网络的关系过于密切,很多人通过攻击网络漏洞来实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媒体曾广泛报道的各种黑客攻击和信息泄漏事件,更显著扩大了人们对网络黑客的恐惧。
恐惧来源于未知,而消除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
另外,据知名网站w3techs.com的统计(2019年11月),有着世界上近1/5人口的中国,仅拥有全世界约2%的网站。不但与拥有全世界40%的网站的美国(人口占比4.4%)差距很大,也明显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法国、英国,甚至连荷兰(其人口数量只有中国的1.2%)的网站数量(2.9%)都高于中国。
也就是说,我国人均网站的数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美国的1/90!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网站内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统计,全球使用英语的网站比率为55.3%,而使用汉语的网站比率是多少呢?只有1.5%!比英语低不足为奇,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但是,很多小语种,如土耳其语和意大利语的网站比率均为1.9%,波斯语、葡萄牙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的网站数量更是都比汉语高(2.2%~7%),就连波兰语,在全世界网站中的使用比率都和汉语不相上下。
显然,从这些简单的数字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网络发展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毫无疑问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基于这些数据和认识,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可以轻松地了解Web技术,甚至以后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Web领域的主要技术进行阐述,试图拨开层层迷雾,让读者能够看清楚技术的全貌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