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与辽宁结缘的人和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歌曲《雷锋,我们的战友》

作词:傅庚辰

作曲:傅庚辰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感动了亿万中国人,一个学雷锋、唱雷锋、做雷锋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其中,洪源、生茂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践耳的《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傅庚辰的《雷锋,我们的战友》,安波、劫夫的《说唱雷锋》,吕远的《八月十五月儿明》等歌曲,传唱至今,影响了几代人。

歌曲《雷锋,我们的战友》作于1964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雷锋》的主题歌。全曲一气呵成,既统一又有对比。朴素的语言、平实的旋律,生动地表达出“雷锋是我们队伍中的人,也是我们队伍中走在前边的人”这一伟大的主题。

时隔49年,作曲家傅庚辰又写下了《老百姓的雷锋》,作为《雷锋,我们的战友》一歌的姊妹篇。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学雷锋都是一个永恒的时代主题。

2019年3月5日,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前,一场万人齐唱学雷锋歌曲“快闪”活动,用《雷锋,我们的战友》这首歌唱响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作为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精神已成为辽宁人价值DNA链条上的“最强基因”。


⊙闲文逸事答问录

《雷锋,我们的战友》是傅庚辰的第一首歌词


:听说傅庚辰最初并不担任电影《雷锋》的作曲者?

:是的,20世纪60年代,年轻的傅庚辰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作曲者。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同时筹备两部电影,《雷锋》剧组由一位资深作曲家创作音乐,傅庚辰则担任另外一部电影的配乐。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一部电影的导演嫌傅庚辰太年轻,以“我们俩都没什么经验,在一起非得搞砸了不可”为由,向厂领导建议,将傅庚辰与那位资深作曲家做了对调。歪打正着,傅庚辰这才有机会借助电影《雷锋》推出他的音乐成名作《雷锋,我们的战友》。

:词曲作者都是一个人,傅庚辰很善于写歌词吗?

:怎么说呢,一开始,剧组给了他一首名为《高岩之松》的歌词,傅庚辰揣着谱好曲的歌单到雷锋班体验生活,他和雷锋班的班长谈了五次话,和乔安山做过多次交流,还很多次地去到雷锋任校外辅导员的小学和雷锋工作过的鞍钢,作曲家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雷锋不同于董存瑞、黄继光那些战争年代的英雄,雷锋的事迹发生于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雷锋既是“一滴水、一粒米”,也是大地、高山和海洋。作曲家把平凡和伟大两个方面都抓住了。于是,傅庚辰决定放弃《高岩之松》,但词作者无暇重写歌词,无奈与激情之中,傅庚辰写出了平生第一首歌词。“向生活要灵感”,这是将军作曲家傅庚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雷锋,我们的战友》一歌,之所以能在数以万计的学雷锋的歌曲中脱颖而出,正是厚实的生活给了名不见经传的作曲家一个受益终身的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