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7章 五万清军?(附图)
华容县被汉军打下来,岳州府城危在日夕,后半句当然是在胡扯,但前半句确是真的。
收到消息的兴肇没有办法,只能提前出兵。
本来他是打算先把富志那招回来,而后等到入夏了再动兵,如此不会太急迫,也能与湖北的惠龄相配合。
可现在却是管不了那么多,反贼都打进岳州府了,这已经不是湖北一省的问题,真要是让白莲教的反贼祸乱两省,他这个荆州将军难辞其咎。
兴肇连忙任命镇筸总兵富志那为平贼主将,其带过来的1500人镇筸兵,全部归入平贼大军主力,又从自己麾下的2000荆州满兵中抽调出1000人,合同编入富志那所部统率,而后是常德府的防苗驻军1000余众,外加各乡绅组织的团练乡勇1000多人,会同运粮民夫青壮总计2000多人,另从府库提调20门火炮装配。
这兵力架势比之历史上清军对付白莲教都豪华了。
不是什么世界线收束,纯粹是白莲教起义太晚,清军抽不出来人手,而且白莲教好歹是在湖北闹腾,汉军则是打出了湖北,这可出了大纰漏,必须出重拳了。
荆州,大将军府。
一名负责对外军情急报的秘书官,疯跑来至大堂,手里还拿着一道加急军报:“大将军!大将军不好了,华容县送来紧急军报,清军打过来了,足足出动了五万大军啊!”
听到这名秘书官的紧急汇报,大将军府的官员全都大为震撼,饶是陈有年、徐三郎在内的武将,也都有些懵逼。
聂宇看在眼里,几乎喝骂道:“急急忙忙的,扯什么淡!整个湖南总共就十万清军,不能再多了,还要在永绥那边镇压苗子,上哪里抽调五万大军来打咱们,就算能抽调出来,没有了湖北粮仓,他们一群湖南的狗官,把沟子卖了都凑不出五万大军的粮草!”
“哈哈哈哈!”
陈有年几乎下意识笑了出来。
笑完,发现都在看自己,连忙又闭嘴不笑了。
在场文官这次倒是没人觉得陈有年粗鄙,反而被他这一笑,还瞬间冲散了他们心思上的恐惧和慌乱。
仔细一想,大将军这话糙理不糙啊!
湖南总共才十万清军,不能再多了,连苗子都没搞定,上哪抽出五万大军来打他们,能抽出来,粮食也绝对凑不出来。
湖广天下粮仓,但主要还是看湖北,湖南大部分都是山林土蛮,粮食顶多就是自给自足,别说十万大军了,能养活一万大军都够呛。
冯修永作为目前汉军名副其实的头号谋主,当先一步开口说道:“大将军,湖南清军汇集七省重兵,加起来也才只有十万大军,还要算上运粮民夫青壮,那能战兵力顶多也就七八万,而这七八万如今都被聚在永绥、乾州一线,与苗子对峙交战。”
“若要抽调五万大军来攻我们的荆州,没有圣旨和如同福康安那般八旗宿将前来坐镇,那朝廷……伪清虏酋是不会放心的。而伪清只有一个福康安,分身乏术,再加上我们已经与湖北巡抚惠龄约定,他也不会随意的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这清军别说有没有五万了,连一万可能都难说!”
如此这么一分析,众人居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可不是什么古装神剧,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大军作战,这么多军队要打仗,粮草、民夫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打一场少说得让国力倒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是快要灭国了,不可能打得起来。
所以,常规战争能出动几万兵力,都算是规模庞大的战役了。
清军调集了七省重兵,来围剿苗人起义,还出动了福康安这样的大将,到头来才只有十万不到的正规军参战,这规模就能看得出来了。
十万军队,已经接近清军常备军的五分之一,完全算得上特大型战役。
后面的白莲教起义能把清朝波打瘫痪,就在于参战兵力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不是满清贵族跟汉人地主相互妥协,还有嘉庆这位皇帝好控制(仁宗不用多说),可能满清都已经完蛋了。
江陵知县魏耀适时插嘴说道:“如此,五万大军应当都是清军在佯装作势,但没有五万,起码也有一万。我军如今兵力分散,就算出动府城留守兵力,也只能凑出六七千人。应当不与清军野战,放弃华容县城,收缩兵力引动清军主动来攻!”
辅政官陈兴怀立马反驳:“清军来势汹汹,对外号称五万大军,我军士气必然受到影响。若这时选择弃城而走,就是此消彼长,我军必败无疑!”
“可若是不避敌锋芒,六千打一万,如何能战?”
“我军兵精粮足,而清军劳师远征,先行避战,再寻机破敌,方为上策。”
“哪有那么多上策,现在要是退了,谁能保证之后怎么样?”
“……”
一时间,文官们激烈争吵,就连来开会的武将们也跟着加入。
文官大多主张避战自保,这样更为稳妥,而武将则认为应当主动迎战,反正就是一万清军而已,又不是不能打。
“够了!”
聂宇一声怒喝,还在争吵的文武立马闭嘴不言,齐声告罪。
“大将军恕罪!”
“……”
聂宇有些头疼,他的根基还是太浅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能把羽翼充实起来就已经很不错。
草台班子终归还是草台班子,地盘太小,时间太短,忠诚度是没法这么快就培养起来的,稍有一点局势不利,可能就得后院起火。
好在秘书阁比较冷静,没有几个赞成退兵的,反而是跟武将站在一条战线,认为汉军应当主动迎战,至少也要先打一打再说。
场面沉寂了半响。
“咳咳!”
聂宇轻咳两声,打破了冷场。
冯修永立即说道,“大将军,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屁快放。”聂宇没好气道。
冯修永一脸肃然问道:“大将军是想争得天下,还是只想割据一方,成那夜郎王国?”
“冯先生到底想说什么,就别绕弯子了。”聂宇问道。
冯修永回答说:“大将军,您已经没有退路了。”
“为何?”聂宇继续问,他倒是想听听看这冯修永到底能说出什么名堂来。
冯修永沉声道:“大将军,您可还记得我军当初定下的番号——大汉军。此为反清复汉、恢复中华之大义名分,实际上我军也可不叫反清复汉,而是最笼统的反清复明、以至白莲教的真空家乡,其实都可以,无非都是代表了反清的这杆大旗!”
“可不论是反清复汉,还是反清复明,亦或是干脆白莲教之势,都是伪清所不容,因为咱们是要推翻他们满人八旗的天下,让他们再也不能拿汉人做奴才,有着汉人铁庄稼去挥霍享受……”
后面的已经不用多说,也没有必要再多说,在座的官员都不是真傻,自然能听出来冯修永到底想说什么。
伪清不会坐视汉军、白莲教在湖北壮大,现在退兵了,只会让伪清的援兵,源源不断的杀进荆州府。
届时,汉军士气低落,兵员粮草有限,荆州府更是沦为战场,那汉军就彻底没有机会打出去,更别谈什么争天下了。
冯修永一番解释分析,总算是让在场的文武明白过来,绝对不能主动退兵,现在退兵了,那以后就再也没机会出得去荆州了。
魏耀捻着几根胡须,不无迟疑道:“可不退兵,难道真要调集所有军队,与清军在岳州府决战?万一要是……”
冯修永还没说话,倒是陈兴怀先拱手说道:“大将军,冯秘书说的对,此战关乎到我汉军生死存亡,应当主动以攻代守!”
聂宇不是什么扭捏性子,当下做出决断道。
“陈有年、徐三郎!”
“末将在!”
二人连忙应道。
聂宇下达军令:“传我军令,集结大军,随本将军一道南下,清狗既然能在湖南调出来五万大军,那这五万大军要是不把它全部吃掉,岂不是太不给清狗们面子了!”
“得令!”
陈有年、徐三郎顿时满脸振奋。
陈兴怀同样忍不住上前一步:“大将军,臣也愿随军参谋!”
“你留下,荆州城中事务,还要你们一同辅助我爹处理。”
聂宇摇头说道:“冯先生,你和秘书阁挑选几人,随我一块南下参谋。”
“是。”
冯修永会意拱手。
如此,算是敲定了南下迎战的决议,还是聂宇这位大将军来亲征。
没办法,这次他不亲自去,难道还找其他将领代劳?
真不怕被架空啊!
而且,也只有他来亲自领军出征,才能压得住下面的将领军官,做到统一的指挥,还能安抚军心,不至于还没开打就军心紊乱。
五万大军,都说是假的,但聂宇实际也没底,实在是历史已经有些面目全非,他没法继续作参考了。
前面说的那么肯定,也是在安下面的人心,自己不镇定点,还能指望下属也跟着镇定,上下都在怕,那仗就不用打了,早点洗干净脖子,准备砍脑袋吧!
聂宇花了几天时间,把府城的事务尽数交托给老爹聂杰人,只带了几个秘书官充作军务参谋。
汉军南下的兵力,共有荆州留守的陈有年、徐三郎两部,合兵4000余人,又有本部亲军1000人,另外1000人亲军则驻扎荆州,暂时全听他爹聂杰人调遣,以防万一。
而两个炮兵营、掷弹兵营同样也被聂宇带走,他们已经开始上手真正的加农火炮和白糖手榴弹。
这也是聂宇要给清军准备的大礼,有了这两样秘密武器,就算清军真出了五万大军,他也能保证主力的全身而退。
这次南下,优势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