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绿色文化发展动态
一、对城市绿地的再认识
什么是城市绿地?在我国“绿地”在《辞海》中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简单回顾一下国外近、现代有关城市绿地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出,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英国战后的“绿带法”,从美国公园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到德国“大柏林规划竞赛”方案中的“绿地系统”,绿地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之相比,中国对城市绿地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习惯称之为园林绿地。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之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绿地的一种狭义理解。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影响范围的扩大,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和机遇,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理念,重新再认识城市绿地。
(一)区域的角度宏观地认识城市绿地
在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在城市居民希望回归自然的呼声中,“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成为一种新的追求。但是,“虽然霍华德在‘田园城市’中设置了林荫大道和中央公园,但是他并没有在‘花园’上大做文章。‘田园城市’的主要特征不在于花园,而在于城乡结合为一体”(《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霍华德、格迪斯、芒福德》金经元著)。所以,对城市绿地的认识首先应该着重于空间范围的扩展,变城市中的绿地为绿地中的城市。
城市规划有不同用地层次的规定,城市绿地应有与之相应的空间范围界定。现在所称的“园林绿地”基本上是与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范围相对应的,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以及附属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这些绿地一直是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重点。但是,当今中国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标准是很低的,这是国情所致。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中,绿地只能达到相应的数量水准,不可能是“越多越好”。况且,城市内部几块绿地的建设并不能形成“田园城市”那种较为理想的城市结构,而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绿化环境较好,对城市生态、景观、游憩具有积极意义的各种用地的规划控制,将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建设产生关键性的影响。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这些用地给予的关注,已经表明在城市绿地认识方面的突破。
(二)从城市的角度广义地认识城市绿地
从城市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绿化的角度认识城市绿地,这也将是观念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对于中国目前城市建设统计中使用的园林绿地的概念,有关部门有以下规定:园林绿地面积指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的面积(《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建设部计财司),这里直接反映了对园林绿地的理解。以往较多的分类也直接把视点放在绿地应分为哪几类,而对城市绿地的本质内涵缺少思考。如果我们突破以狭义的“绿化”来定义绿地的束缚,从城市的角度,建立起相对于各种建筑所占用的土地、道路交通占用的土地而存在的绿色开放空间的概念,那么,城市绿地就不再仅仅是与其他城市用地类型相并列的一种用地,而是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总体到局部,由外向内渗透于整个城市的一种空间体系。欧美等国使用的、日本直接加以引用的“开放空间”(OPEN SPACE)的概念和英国提出的“都市空地”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城市绿地具有借鉴意义。
二、关注城市绿色文化发展已成为国际趋势
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共同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未来”的重大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更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全球共同采取一致行动,保护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大事。中国亦把环境保护、绿化祖国作为基本国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提高了对城市绿化功能、作用的认识,从单纯需求城市绿化的美化、观赏功能,演进为以足够数量、科学合理的布局、发挥改善城市环境、协调和平衡城市人造生态系统的作用。城市绿化与城市投资环境、城市管理水平、现代文明程度紧密结合,作为自然的、生态的重要标志直接进入了人们的生存圈。没有绿化的城市被视为无生气的城市,不重视绿化的城市被看做缺乏文化的城市。
三、城市绿色文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已列入应有的地位
世界各国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都十分重视城市绿地的发展,把绿化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就首都城市提出了“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人均60m2/人为最佳居住环境”的标准后,不少西方国家的城市努力实施,卓有成效。如波兰的华沙,30多年前还是个缺乏绿化的城市,经过全国造园绿化,人均绿地已达73.5m2/人;澳大利亚的堪培拉70年前是一片荒原,如今人均公园绿地已达70.5m2/人。1981年巴黎地区议会正式批准:距市中心10~30km范围内实施环城绿带规划,以防止城市“摊大饼”式蔓延,保护农业、开辟大片绿地。环城绿带涉及1187km2,其中:对公众开放的绿地占49%;林地、旷地、农业用地占44%;带内大片绿地的公共活动场地占7%。
四、国家相关标准
1.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环境指标
(1)综合物种指数不小于0.5。
(2)本地植物指数不小于0.7。
(3)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不小于50%。
(4)城市热岛效应程度(℃)不大于2.5。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小于45。
(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不小于12。
(7)建成区绿地率(%)不小于38。
2.国家园林城市主要绿地指标
国家园林城市主要绿地指标如表1-1所示。
表1-1 国家园林城市主要绿地指标
3.园林城市主要绿地指标
园林城市主要绿地指标:人均公共绿地为8.0m2;绿地率为30%;绿化覆盖率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