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节 区域分布格局
一、产业资源分布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资源分布情况如表4-1所示。
表4-1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资源分布情况

续表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年2月。
从数字经济领域上市企业区域分布情况(见表4-1)来看,数字经济重点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企业资源聚集能力最强,其中广东基础层企业最多,北京平台层及应用服务层企业最多。江苏在制造领域发力,基础层上市企业已达70家;浙江在应用服务领域仅次于北京和广东,远超其他地区;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区总体表现也较好。
从数字经济领域产业载体来看,广东、江苏、山东等地聚集效应明显。江苏拥有18个国家级高新区、1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广东拥有12个国家级高新区、1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字经济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最多。此外,湖北、四川、江西等地正积极发力数字经济产业载体建设,近两年取得良好成效。
从创新资源来看,全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32个,有近30%主体设立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分别有4个。从教育资源分布来看,全国高等院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广东、山东均超过30所,北京拥有32所数字经济领域高等院校,并且在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实力较强,例如,全国35所首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中有7所位于北京。
二、数字经济规模分布
从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体分布情况(见图4-14)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呈现从东部至西部递减的态势,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位列前5名,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96万亿元,占全国的13.2%,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数字经济规模第1位。四川和湖北两个省在中西部地区表现亮眼,两省数字经济规模分别达到1.52万亿元、1.43万亿元,分列第7位和第9位。

图4-14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分布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