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用构造性整合法思维识别生活
转变思维方法
学理科出身的我,当年在物理课上学到牛顿三大定律时,特别兴奋,觉得这套定律就是人类的真理,所谓真理,就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在学习中,牛顿三大定律确实帮我解答了很多物理难题,甚至帮我在很多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被我视为真理的牛顿三大定律却完全失灵了,一点都用不上,因此,中学时代的我就陷入了人际关系的困境。
以为物理学中存在宇宙真理的我慢慢发现,物理学里的这种真理只能研究自然科学中简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中复杂事物的意义及关系。自然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需要我们尽量脱离个人情感来寻求事物自身和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这在科学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它没有感情,所以长期接受这种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很容易变成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工科男”便是这类人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很多优秀的“工科男”在人际互动时闹出的笑话:
某女:和工科男友坐过山车,感到非常害怕,当我满心以为他会张开双臂抱住我说“不用怕,有我在”时,他却开口道:“这个轨道总长495米,最高点24米,与最低点相差23米,正常情况下过山车运行产生强大的重力加速度和离心力,可以使一些乘坐者脑部静脉挫裂出血,血块堆积在硬膜下腔;假如乘坐者将脖颈扭向一边,非常容易导致颈部拉伤,甚至可能脊椎断裂!”
某女:有一次和他一起散步,在夕阳的映衬下,湖面变色了,我觉得此刻浪漫宁静,于是撒娇地说:“老公,湖面的颜色真美啊!”就看他一挽袖子,开始和我讲光的折射反射原理,以及湖面之所以变色的原因。
当年的我就是这种“工科男”,因此跟其他人,尤其是女同学打交道时,常常受到抵触。
物理学中研究小球的受力与运动规律:用力向东推小球,它就向东运动;用力向西推小球,它就向西运动。人的受力与运动规律却并非如此:你用力推一个人向东,他很可能偏偏向西;你要他去做这个,他可能偏偏去做那个。如何把握社会人文学科中这种复杂现象的逻辑性,正是我当年的苦恼之处。
就如前文提到的一样:为应对作文写作,很多语文老师只知道要求学生多训练、多观察,却忽略了学生应该具有一套适用于观察复杂社会人文现象的逻辑思维。而中国古人早就开始运用这套观察复杂现象的思维方式,即构造性整合法思维,它与源自西方的不变式还原法思维不同。对学生来说,掌握了这套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观察、感悟生活,能拥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
两种思维的差异
以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现象为代表的不变式还原法思维的答案,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以社会人文科学现象为代表的构造性整合法思维的答案,没有全对,也没有全错,任何一种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每种答案之间有水平高低之分:概览事物越多的答案,水平越高;概览事物越少的答案,水平越低。
图3是两种思维的图示,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及运用这两种思维。
图3 两种思维图示
不变式还原法思维的操作程序是: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实,分隔解剖,进行解剖还原,找到基本因子或孤立事实,再用基本因子或孤立事实返构布局,不留余地。
盲人摸象的故事是不变式还原法思维的一个典型代表。如图4所示:
五个盲人各自抓住大象的一个局部来说明什么是大象,有人说大象像一堵墙,有人说大象像一把大蒲扇……显然他们说的都不对,因为他们只抓住了大象的一个局部。
因为受到实验的制约,不变式还原法思维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中屡试不爽,但遇到如盲人摸象这样难以进行实验设计和检验的社会人文现象时,不变式还原法思维就失灵了。
那么,不同于源自西方的、主要应用于自然学科领域的不变式还原法思维,构造性整合法思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图4 盲人摸象
构造性整合法思维的操作程序是: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实,进行比较,求同存异,进行整合,找出它们的整体,然后再从整体到一层又一层相生相克(非线性相关)的局部逐层剖析,适度留有余地。
中国人的构造性整合法思维的典型代表是太极八卦图,如图5所示。
图5 太极八卦图
中国人最广为熟知的太极八卦图代表了中国人的典型思维,其含义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与阳不是彼此分开、决然对立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转化、相生相克的。
现在很多人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写文章时还是写不出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书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见解做到融会贯通。如果我们能把书本知识和现实见解融会贯通,写文章时“下笔如有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金庸小说里的杨过,曾经学过全真教武功、古墓派武功、打狗棒法、蛤蟆功、桃花岛武功、独孤求败武功。可初期的他,绝不是当世的绝顶高手。直到他在海潮中苦练16年后,内力强大到将他之前所学的所有武功融会贯通,然后才自创了一套威力巨大的掌法——黯然销魂掌,以此奠定了他成为当世绝顶高手的地位。
天下武功,招数各异,变化万千,唯有内力,殊途同归。只有当你的内力强大到足以打通所有招式之间的壁垒时,你学过的所有招式、知识,才能信手拈来。那么,对我们写文章来说,这个所谓的强大内力指的是什么?就是构造性整合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