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说20讲:让你成为顶级内容高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素材如何为我用

第一步:求真

“求真”是正确使用素材的第一步,也就是核实“网传网曝”内容的真假。因为网络的无限容量和监管的滞后,会产生许多未经核实的信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引用,很可能会将自己置于谣言传播链条之中。那么,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假呢?有以下三种方式。

(1)查找消息源。当我们听到一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谁说的?”对网络信息的核实也是如此,只有核心消息源提供的一手信息才具有可信度。比如,常常出现的“名人被死亡”事件——不管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金庸先生抑或是著名的企业家褚时健,都曾“被去世”若干次,信息源头都是不靠谱的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某些大V粉丝众多,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所发出的内容就是真的。其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求证当事人的直系亲属,包括其子女、爱人、父母等。

主流媒体或是机构媒体的报道,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等。这些媒体的身份以及长期以来执行的“三审三校”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错误消息的传播。相反,通常集采、编、校、发于一个人的自媒体,说出的话可信度较低。

(2)孤证难立,所以有三个以上的信源交叉印证后的信息更具可信度。但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信源之间互不相干。如何定义“互不相干”?比如我在微信群中讲述了一件事,群里的几十人都按照描述的内容将其传播,这就不符合“互不相干”的定义。一个调查报道中往往需要有七到八类信源,包括投诉人、被投诉人、第三方(即现场见证者)、投诉人的朋友和敌人、被投诉人的朋友和敌人、政府相关官员等。如果事件进入司法程序,还应该争取采访法官、一些非政府组织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只有和这些信源一一核实后,才能认定所描述的事件接近于真相,但依然不能完全被认定为事实。

(3)通过常识判断。常识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可以帮我们辨别真伪。以我在《中国新闻周刊》做副主编时的一个报道为例:2008年9月,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山西襄汾因为夏天连降暴雨,导致泥石流爆发,整个村庄被埋,导致多人死亡”。我第一时间安排记者飞往事发地,去核查所谓的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回事。记得当天不止这一条重大新闻发生,于是记者问我为什么要去调查襄汾的泥石流?我回答:“事出反常必有妖。其一,山西离北京并不远,而北京的这个夏天并没有太大降雨;其二,泥石流是中国比较多发的地质灾害,但多发于地形陡峭的部分西南地区,北方地区的泥石流并不经常出现;其三,山西又是矿难大省。”我猜测这背后可能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当地想减少影响,所以含糊其辞。果然,记者的调查验证了我的猜测,因而《中国新闻周刊》率先报道了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尾矿库溃堤事故——这起安全生产事故导致整个村庄被埋,277人死亡。

常识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些人能独具慧眼,而有些人就无法察觉?其实,常识来源于经验、阅历和积累。俗话说,知识是经验的产儿,只要经验丰富,则“七窍踩开,随意往来”。比如,我对于本次新冠疫情中的很多判断都来源于2002—2004年对“非典”的追踪而积累的经验。

第二步:求变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的“伐交”指在外交上战胜对手。如果以传播学视角进行解读,“伐交”就是做好采访。

从网上拿到素材之后,如果要想提供信息增量,就要靠采访完成。采访,就是记者获取素材的过程。当然,今天的采访者不仅包括专业媒体、机构媒体的记者,还包括众多自媒体。

中医在《难经》提出了诊断病人的四个字,即“望、闻、问、切”。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进行采访的基本手段。比如,当身处火灾现场时,除了通过看和问去了解情况之外,火灾结束了,还可以通过用手摸,从触觉出发判断火势大小、救火时长等情况。就如在西安事变中,杨虎城和张学良捉拿蒋介石,到蒋介石的住所后发现人已逃走,两人往被窝里一摸发现还是热的,所以判断蒋介石并没有跑远,后来果然在骊山的一块大石头后将其抓住。在火灾现场,还可以使用嗅觉——如果是危险品或是化学品着火,空气中会弥漫着某种气味。就像在初中化学中学到的,硫化氢有臭鸡蛋味,臭氧有鱼腥味。所以在采访时要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将素材更为立体地记录下来。

记者与采访对象一对一和一对多,我们称之为“专访”,这种形式能与采访对象有更深入的交流;而记者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形式为群访,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见面会,就是高规格的群访。专访的问题一般是开放性的,以“是什么、为什么”为主,因为采访对象会有更多时间进行解释;而在群访时,因为时间限制,记者应提出封闭式问题或较为简单的开放性问题,最好能让对方回答“是或者不是”。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在最后一刻向原三鹿厂厂长田文华提问“是否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让其回答“是还是不是”。

我们可以把采访分为几个层次:

(1)从权威信息源拿到核心信息;

(2)从非权威信息源拿到核心信息;

(3)从权威信息源拿到一般性信息;

(4)从非权威信息源拿到一般性信息。

作为采访者,我们应该以毕生精力去追求第一个层次。

第三步:整合排列

将材料裨补缺漏后,进入第三步,即关于材料的整合和排列。这里又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取舍,因为有舍才有得。精彩的内容不一定都要放进一篇文章,而是要根据文章主题或角度进行编排。第二个环节是逻辑,同样的素材,如果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和组合方式,其表达的含义和凸显的主题是迥异的。在剪辑理论中,这种手法叫“蒙太奇”,即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在《南方周末》工作时,我与同事合作了一篇名为《为什么是解振华?》的报道。其背景是2005年11月13日,吉林中石油双苯厂发生了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此引咎辞职,而要采访这位局长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源于网络中已有的素材。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picture
注:红线标注为《为什么是解振华?》文章中失实案例。图片来源:新浪网。

上图中的划线部分就是本篇报道的不足,这个细节来源于网络中的资料,但最终证明报道部分失实。事实是当时解振华正应邀在美国、古巴访问,并不在北京。后来《南方周末》就此事进行了更正和道歉。

下面图片中红框所标注的内容则属于引用相对成功的案例,这段引用来源于《参考消息》。因为《参考消息》为中国大陆仅有的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具有一定的专业度。松花江汇入黑龙江流向俄罗斯,同样,污染也流向了俄罗斯,想要了解俄罗斯的“受害情况”,又来不及去俄罗斯采访,于是我们援引了《参考消息》中俄罗斯官方通讯社的报道。而这些信息在报道中就起到了增量的作用,其在很大程度上也解释了解振华的辞职与来自国际舆论的压力有关。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如何运用已有素材。只有主题和角度非常明晰,素材才能为我所用、点铁成金。正因为我们表达的是梅花的特点,所以将“竹影”和“桂香”改成了“疏影”和“暗香”。同理,正因为我们要探究解振华为什么引咎辞职,所以没有纠缠于造成事故的原因或是事故后的补救,而是分析国家环保总局和解振华在事件中的作为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

picture
注:红框部分为《为什么是解振华?》文章中相对成功的案例。图片来源:新浪网。

如今的自媒体界还流行着另一种素材使用方式,即将网络中的所有素材搜集起来串成一篇文章,不标注任何消息来源,如同小说一样。这样的方式存在严重问题:第一,其未弄清楚消息来源的真假,直接引用是不负责任的体现。第二,要判断这些素材在文章中是否提供增量信息。如果自己不去亲自采访、不去补充信息,就很难将这些素材变成自己的角度表达出来。比如,如果只是通过背诵概念来学习“源流说“,而不是将这套理论消化理解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那么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于素材的使用,自己要有充分的主动性,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特别是对选题价值和角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