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41章 骨头是舍利?
棺身两侧刻有仰莲纹,纹上四个力士分居四方,力士深目隆鼻,衣衫赤露,光着胳膊、头朝外倾,作负重形象,好似抬着陶棺。
盖上凸刻人面鸟身像,双翅大张,凌空飞翔,。
棺身前后有模印的朱色大门,棺座上有堆贴的朱雀图案、模印的栏杆和桃形弧门。
棺体表面大部施绿釉,棺身与底台分别制作,然后施釉烧制粘接,两者间有浅形拼接痕迹。
陶棺总体使用了堆塑、粘接、模印等多种装饰工艺。
楚铭查看一周,手搭到棺盖上,朝一侧推开。
赵春风:“你干啥?”
“开棺。”
“不要了。它是一具棺材,很晦气的,万一出来一个死人头,或者什么恐怖的东西……”
“你害怕?”
躲到楚铭身后的赵春花示威似的向前一大步,“我才不怕呢,我担心你害怕。”
“我不怕。”
“还有二炮和老孙呢,你不为自己着想,得为他们想想吧,陶棺上的绿釉变灰,说明它埋在土里至少几百年,棺材里出现什么东西都有可能。”
二炮露出兴奋的目光,“我早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干咱们这行的不忌讳,不然上哪赚钱去?接触过不知道多少死人东西了。”
年头越久越好,里面可能出现极品宝贝!
陶棺上又是雕刻力士又是雕刻鹰身人面像,光气势就不一般!
力士抬棺,鹰身人面护卫!
什么待遇?
绝非一般物件!
老孙头:“我尝试打开过,上面没有棺钉,只是简单的死死扣合,一般方法不管用!”
力道轻了打不开,使用现代大型开棺工具容易损坏陶棺。
陶制品与钢铁接触,容易被硬物硌伤。
他又不能明目张明的开棺,被路人看到、文物局立马过来!
楚铭又推又拉,棺盖果然纹丝不动。
“咱们一起试试。”
二炮和老孙头上前帮忙,三人一齐推动棺盖,棺盖有细微的颤动,仅此而己。
“扣合得紧,打不开!”
赵春花推开二炮,“让开!全是笨死的!”
她深呼一口气,双掌搭在棺盖上,猛地发力。
“嚓!!”
棺盖带着一片飞灰的划开三分之一,搭在陶棺顶上。
一股年深日久的发霉气息飘散到空气中。
几人捂着口鼻凑上前观看。
棺内一片赤红,施深色红胎,内部空间比想像中的要小,大约一尺见方,棺壁和棺盖极厚,和棺台一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体积。
棺内只有一物。
长约寸许,竟然是一块细小的骨头。
赵春风好奇的拿起骨头,“好奇怪呀,一个陶棺里只装有一小节骨头?干什么?衣冠冢?”
“衣冠冢里面放的是衣服,不会使用一个超小型陶棺。”
几人互相观看过骨头,楚铭发现鉴宝图录第四页没有异动,不是指引物。
拿着骨头、抚着陶棺,楚铭开启鉴宝图录,看完上面的结论,心中一惊。
不是彩头物件,但着实是一件重宝!
“唐代琉璃舍利棺!”
赵春花:“它是一件陶棺,为什么叫琉璃?琉璃不是玻璃的前身吗、像水晶的样子……”
“你说是琉璃是广泛认知的一种。其实唐代就有成熟的琉璃制作技艺,本质上来说,它看着像陶,是陶的一个子分类,具体归于琉璃陶!”
琉璃陶是华是华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品种。
“像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等等,是现代叫法,古称‘五色琉璃’!属于低温色釉,采用铁铜锰作为氧化呈色剂,配合石英烧制而成。”
故宫房顶的琉璃瓦,就是陶胎施加琉璃釉。
根据鉴宝图录记载,现今发现最早的琉璃陶出自汉代汉宣帝的墓葬中。
“施加琉璃釉的陶器表面仿如流油,五光十色,有强烈的反光质感。”
故宫博物馆收藏有一些大名鼎鼎的琉璃陶,如汉代绿琉璃盘口瓶、北齐五色琉璃三色细颈瓶、东魏透明琉璃釉陶黑陶旋纹碗、东魏透明琉璃釉窑变橄榄瓶等等。
“不止像玻璃的东西在古代叫琉璃,一些陶制品也叫琉璃。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在佛教占有重要地位,个别寺庙大建琉璃塔,也是陶胎施加琉璃釉。”
赵春花:“我明白了,外层的绿釉是琉璃釉,所以称呼里面有‘琉璃’,舍利呢?你说它叫琉璃舍利塔,‘舍利’二字怎么解释。”
“骨。”
“陶棺里面的骨头是舍利?”
“是的。”
舍利在佛教中的梵语为“SARIRA”,舍利是音译出来的,也有译作“舍利子”的,意为身骨,死者火化后的残烬。
最初指的是释迦牟尼火化留下来的骨质结晶品,到了后来,历朝历代许多高僧火化也有舍利子。
至今没有断绝,现代一些寺庙高僧圆寂后,出现舍利子的事情上了新闻。
给当地寺庙带来了极好的宣传噱头,游客如织,收到的香火钱暴增!
致使一群寺庙跟风,坊间戏称高僧火化“必出”舍利子!
舍利子一词有被玩坏的趋势
自打佛教在华国盛行,各朝高僧的舍利子没有断绝过,大多数舍利子随着时间化成飞灰。
“史料记载,释迦牟尼在华国曾经有十九个佛塔供奉他的骨舍利。”
江苏连云港海清寺阿育塔地宫出土的石函、陕西扶风法门等出土的白玉棺,都传闻发现了释迦牟尼的骨舍利。
赵春花:“你说它是释迦牟尼的骨舍利?”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释迦牟尼的骨舍利传闻由来已久,太过虚无飘渺,鉴宝图录上没有指明它到底是不是。
佛教在华国盛行,对舍利的渴望与日俱增,搞到后来,金银玉器、沙石草木代全替过舍利出现。
没有代替的骨舍利大多被时间风化。
眼下的一小节骨头保存完整,可能与密封性极佳的陶棺有关。
从唐代完好的流传到现在,极为宝贵!
琉璃陶棺是一件至宝,里面的骨舍利也是顶级宝贝!
二者的艺术价值难以估量。
老孙头颤巍巍的拉过骨舍利,小心地放到陶棺里,表情惊喜交加,“原来是唐代的宝棺!我就说它品相不一般,原来有大来头!里面的骨头还可能是释迦牟尼的骨舍利!?”
这下有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