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满头大汗
咳嗽声声,背影更躬。
老头儿好不容易把摩托推进了电梯,白何便推着童车,直奔摩托车边的空隙。他早看清楚,那空隙处,刚好放得下一辆童车。
再说,要抢时间。
必须在8点之前赶到儿子家,而这电梯,却实在让白何心有余悸。许是一乡一俗,这电梯常常是出了毛病,上下久等不回。
好几次,的确是好多次。
白何都看到,电梯在楼下或楼上久久的呆着,还听到有人在叫:“卡住卡住,等等×阿姨,还有×大伯,我们说好一起到超市淘货的呀。”
奇怪的是,有好多次。
不止是白何,还有同楼的住户,都这样久久的等着,听着上面或下面的人大呼小叫,除了白何越来越烦躁,其他的人,居然都安然无恙,神闲气定,一副见怪不怪模样。
白何暗想,或许,上海人就是这样?
这让白何,除了佩服老伴的先见之明,还暗自提醒自己,入乡随俗,莫此为甚。所以,白何岂能丢掉这宝贵的机会?
谁知,白何刚把童车推动。
那老头儿就朝他瞪起了眼睛,唬着脸膛,厉声呵斥到:“你等一会儿,你等一会儿,没听见的呀?”白何楞楞,看着父女俩。
见他发楞,老头儿嘴巴一瘪。
又怒气冲冲的呵斥到:“我让你等一会儿,没听见的呀?这儿是上海!”年轻姑娘先看看白何,然后骄傲地瞧着自己的父亲。
白何瞪瞪眼,脑子一热。
怒气突然冲了上来,一用力,咣当!童车狠狠抵在摩托车后架上,同时一扭身进了电梯,然后扭头,愤怒地瞪着老头儿。
“莫明其妙,我为什么要等一会儿?还上海哩,一点没教养。”
父女俩呆住了。
二人定定的看着白何,姑娘甚至害怕的往父亲身后躲藏。白何朝姑娘笑笑,捺动了电梯钮键。一分钟后,电梯落地,白何傲然地慢腾腾的出来了。
阳光灿灿,清风徐徐。
白何推着嘎嘎嘎响着的童车,赶到儿子家时,正好差10分8点。白何计算过,从公租房出发,从超市右侧车道穿过,过二条马路,一点儿不耽搁满打满算20分钟。
如果遇上红绿灯什么的,还要加上10分钟。
这样,先于他提前到达的老伴儿,基本上把彤彤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他到来,推车出发。因为早上8点,是个坎儿。
多一分钟或少一分钟都不行。
清晨8点,儿子必须从家里出发,小跑步冲刺三百米,乘地铁转公交,下公交再紧急小跑50米,花上一个半钟头赶到单位上班。
儿媳妇呢?也差不多。
她工作的国企大医院,虽然离自家近一些,可天天一大早,就得骑着电单车离家。因为,她是妇产科室的CT员,特殊工种,半天一转,早上就必须提前。
这样,如果白何老俩口没在清早8点赶到,睡着或醒了的彤彤,就得由隔壁的亲家带着。而按照二亲家的默契,基本上是各带半周的。
儿子家,二手房。
是一套上海典型的小二室一厅,60多个平方,装璜得小小巧巧,精雕细刻,处处透示着小巧细腻,温馨浪漫,细节做到极致的沪上装饰风格。
儿子白驹整装待发,见老爸来了就笑笑。
略略点点头,挎上背包往外就走。早醒了却躺在床上,正和老伴儿戏谑玩耍的彤彤,忽然翻身起来,朝着正推开房门的老爸咿咿呀呀,手舞足蹈。
白驹重新返回,亲热的抱着女儿,呀呀咿咿。
好一会儿,老伴儿终于提醒到:“要迟到了,走吧。”白驹这才恋恋不舍的放下彤彤,出了家门。老爸走了,可家的小孙女儿,却视一左一右的爷爷奶奶不见。
挥着小手,含混不清的哭嚷着。
要“爸爸抱抱”,这让白何和老伴儿哭笑不得,使出浑身解数逗哄着,好容易才把一岁多的彤彤,重新哄高兴。
接下来,按照分工。
老伴儿替小孙女儿穿衣,白何则窜来窜去的,摇着个布娃娃哄她:“瞧,喜洋洋,喜洋洋多可爱哦,比灰太狼漂亮哦,喜洋洋灰太狼,都没有我们彤彤可爱哦。咕咕咕,嘎嘎嘎,你是谁呀?我是彤彤呀,我是可爱的小彤彤呀!”
彤彤像没听见,站着纹丝不动。
把自己的右手指,含在嘴里津津乐道的吮吸着,像看小丑一样,莫明其妙地瞅着手舞足蹈的爷爷。衣服穿好了,又穿鞋子,小孙女却耍开了脾气。
突然向后一仰,在床上滚来滚去的。
小脚丫胡乱踢着,嘴里嚷嚷着:“涮牙歌,涮牙歌。”就是不让奶奶穿鞋。白何知道,彤彤嚷嚷着的涮牙歌,是老伴儿在电脑上,下载的贝瓦儿歌中的一首。
制作者真是殚精竭虑。
为0—三岁的儿童量身制作,卡通人物,精美画面,配上真正的童声,足以令任何一个儿童过目不忘。可要命的是,它必须通过电脑或手机播放。
这呢,也就涉及到儿童眼睛保护的重大问题。
为此,白驹曾多次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打招呼,还为此引起大家的不快。所以,二亲家就背着小俩山口,心照不宣,达成了默契。
涮牙歌也罢,拔萝卜,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和大公鸡喔喔喔也罢,
每天只能限时听听,也就是在最需要它们发挥效果时听听,以保护可爱小家伙的眼睛。可眼下,还不是需要它们发挥最佳效果的时候。
“好乖乖,来,听话把鞋鞋穿上,我们洗脸吃饭饭,奶奶就给你放涮牙歌。”
老伴费力的逗哄着。
双手时而疾动,时而放开地抓扯着小孙女儿的双脚,累得满头大汗。白何也没闲着,除了更卖力的摇着布娃娃,左蹦右跳,还尖着嗓门儿,学着儿童幼稚的声音,配合着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