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节 颈部肿块
颈部肿块可以是颈部或非颈部疾病的共同表现,分为先天性、炎症性、肿瘤性三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占有相当比例。
一、常见病因
见表1-0-19-1。
表1-0-19-1 颈部肿块的常见病因

二、常见病因的识别
颈部肿块的部位可为肿块来源和性质提供有用的信息。见图1-0-19-1和表1-0-19-2。

图1-0-19-1 颈部解剖分区
表1-0-19-2 颈部肿块常见部位

(一)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病程通常较长,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具体见表1-0-19-3。
表1-0-19-3 先天性疾病常见病因的识别

注:1.伸舌试验 伸舌时,颈部肿块有内缩现象即为阳性。
2.体位移动试验 当头低位时肿块膨大,抬头后肿块缩小而恢复原状即为阳性。
3.透光试验 光源(电筒)照射颈部肿块,光线透过肿块可见即为阳性。
(二)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疾病通常病程较短。具体见表1-0-19-4。
表1-0-19-4 炎症性疾病常见病因的识别

(三)肿瘤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又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具体见表1-0-19-5。
表1-0-19-5 肿瘤性疾病常见病因的识别

三、诊断思路
(一)病史询问要点
四个“80%”规律(颈部肿块80%为肿瘤;在肿瘤中,恶性占80%;在恶性肿瘤中,转移性占80%;在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80%位于锁骨上)和三个“7”规律(7d以内的多为炎症,病程在7周~7个月的多为肿瘤,病程在7年以上的多为先天性畸形)。故应特别注意询问颈部肿块的病程、进展速度、全身和局部症状。
(二)体格检查要点
除全面体格检查时关注体温,有无贫血、黄疸,肝脾是否肿大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肿块的位置
不同颈部分区的肿块其来源和性质有很大区别。
2.触诊
探查肿块的质地、光滑度、活动度,有无波动感,以及肿块的大小、形态,有无压痛、搏动、震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
3.听诊时闻及杂音
对颈动脉血管瘤有一定帮助。
4.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应考虑消化道或呼吸道肿瘤转移的可能。
(三)必要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C反应蛋白有助判断炎症性疾病。
2.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助诊断淋巴结结核。
3.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肿块的来源和性质。
4.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行肿块穿刺、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肿块的病理性质。
(四)诊断提示
1.儿童+肿块位于颈中部+伸舌试验阳性→甲状舌管囊肿
2.儿童+颈侧部肿块+透光试验阳性+穿刺透明淋巴液→囊性水瘤
3.颈前中部包块+随吞咽上、下活动→甲状腺来源包块
4.颈部淋巴结肿大+合并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恶性淋巴瘤
5.锁骨上窝+坚硬包块+无痛→转移性癌
四、治疗原则
颈部肿块来源复杂,病因多样,炎症性肿块可以抗炎治疗。如急性淋巴结炎,可用阿莫西林胶囊0.5g,1次/6~8h,口服。如青霉素过敏,可口服红霉素,成人0.75~2g/d,分3~4次。先天性肿块常需手术治疗,肿瘤性肿块必须明确肿块的来源、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遗漏恶性肿瘤。
五、转诊原则
1.肿块性质诊断不明者。
2.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者。
3.需进一步穿刺、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者。
4.常规抗炎治疗无效,怀疑淋巴结结核者。
5.需行手术治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