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马鞭草

别名 野荆芥、蜻蜓草、龙芽草、退血草、燕尾草、紫顶龙芽草。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 Verbena officinalis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产。均为野生。

采收加工 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归经 苦,凉。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黄,截疟。主治癥瘕积聚,妇女疝痛,痛经经闭,喉痹,痈肿,水肿,黄疸,疟疾寒热。

用量用法 5~10克。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精选偏方

①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鲜马鞭草45克,羌活15克,青蒿30克。上药煎汤两小碗,每日2次分服,连服2~3日;咽痛,加鲜桔梗15克。②疟疾:马鞭草1份,黄荆条2份。上药晒干,研成粉末,每日2次,每次15~25克,可连服1周。③痢疾:鲜马鞭草100克,土牛膝25克。水煎服,每日1剂;孕妇慎用。④臌胀烦渴、身干黑瘦:马鞭草适量。细锉,曝干,勿见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⑤妇女疝痛:马鞭草30克。酒煎滚服,以汤浴身,取汗。⑥乳痈肿痛:马鞭草1握,酒1碗,生姜1块。擂汁服,渣敷之。⑦疳疮:马鞭草适量。煎水洗之。⑧牙周炎、牙髓炎、牙槽脓肿:马鞭草30克。切碎,晒干备用;水煎服,每日1剂。⑨咽喉肿痛:鲜马鞭草茎叶适量。捣汁,加人乳适量,调匀含咽。⑩黄疸:马鞭草60克。水煎调糖服;肝肿痛者加山楂根或山楂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