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淙
一、生平与著作
1.生平简介
余淙,名午亭,明代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富山人,生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享年85岁。余淙自幼攻读儒学,熟读经史,为邑之秀才,受堂兄余傅山之教益,遂弃儒习医,精研《黄帝内经》《难经》,融合李东垣、朱丹溪之道,斟酌历代前贤之说。正如其曾孙余士冕所谓:“自轩岐以下,及百家之编皆潜心研究……参同考异,万派汇宗,一旦心目豁然,如重门洞辟,投人匕剂,无不桴鼓相应。”余氏行医数十载,所存活者,何止万计,凡沉疴经手,治无不立愈者,医名鹊起,传术至清代、延续8代,被后世尊为“新安余氏医学”之鼻祖。著有《诸证析疑》《余午亭医案》《医宗脉要》等,除《诸证析疑》流传于后世外,其余著作均已散佚。
2.著作简介
《诸证析疑》全书共4卷,总载各类疾病等66症,如肿胀、肺脾两虚及痰火等,共875首方,附医论医案若干则。“爰取古人不易之论,纯正之方,敫于经旨,而确乎无疑者,汇成一编,目曰《诸证析疑》。”该书论理详而有要,选方博而不杂,宗古而不泥古。书中每种病证均先博采先贤之论,并参以余氏己见,详论该病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次则列脉法以参合证候,后载“诸方”,所载方药,每选历验之方,名家之言。所载方剂型中,汤、散、丹、丸俱全,不拘一格,随症使用。方论结合,便于检阅,是一部较为实用的综合性临床专著,亦是一部入门的简捷读本。作序者王艮赞其“批窾划綮,刊前哲之枝而出其柢,汇诸家之精而据其要。论不必尽己出,可以全废古人,方不必增己入,可以默悟来者”。
《诸证析疑》为内科之善本,由余士冕校订,现存1911年余淙稿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1995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以《新安医籍丛刊》本刊行。
余氏的著作在学术上,远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近搜张元素、金元四家及新安诸名家等,私淑李东垣、朱丹溪,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非一味因循守旧,而是励意图新,继承之中有所发展,临证之时别出心裁,多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