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例
书既成,谓之《论治经略》。论治,对应病证,议论治疗也;经略,经营治理,谋略筹划也。是书载仆疗病经验,重在阐述论治实践之经营谋略,故名。所以但表论治,未言辨证者,盖欲矫正今时重辨证轻论治之偏也。辨证既已详矣,人皆道之,仆何以复加哉?论治尚见忽也,人莫之问,我勉力挽之焉。
书分五篇,曰纵论,曰治策,曰治法,曰蹊径、曰自省。纵论篇开启全书,卮言辨证,约说论治,别解病机,旨在述明仆所识见思维之有异于时医者,无非张本下文,为其后诸篇先注解脚耳。
自省篇置于书尾,检点临证失察与谬误,回顾觉悟改过之情,用以自勉,或将勉人之有类于斯者也。
治策、治法、蹊径三篇,是书之主体也。治策为立法之引领,治法为用药之依据,两篇为论治正宗,推为主体,自不待言;而蹊径篇所述,如外揣内揣、拓扑启新、有故无殒等,虽不能径直归类为治策或治法,然与两者不无相关,故仍属于论治,亦作重点撰述。
三篇所辖,固有不同,第皆论治之条目也。各条之下,先道其理,次论其法,后举医案以佐证之。虽将理法置前而医案置后,然详略则恰相反,细于后而约于前。何也?盖以实践经验为侧重耳。
是书收载医案191则,其中属作者亲治者186则,他人医案5则。诸案分在各篇,治策篇43则,治法篇112则,蹊径篇35则,另有1则载纵论篇。每案标目之前,必加“■”符号,以求醒目,便于检阅。
医案以病证之名为目,有西医病名,亦有中医病名或证名;倘病人罹病非一,如有二三疾病,而案中均予施治者,便一并标于案目;虽患某病,而案中未曾治疗者,则不以为目。计数各案标出之病名证名,共涉及西医疾病55种,中医病证68种。
凡为中医,所开具临证处方殆分四类:经方加减,一也;时方加减,一也;今方(当代医家所立方剂)加减,一也;己方(医者本人素间自立之方)加减,一也。仆亦尝自立方剂若干,载入是书凡23首。每首方剂,述其药品与功治,并附方歌,以便记忆。
是书文后,附以自拟方剂索引,以便查阅。
周铭心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