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目标特性及MATLAB仿真](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00/43738200/b_43738200.jpg)
2.2.1 散射中心的数学含义
平板虽然是最基础、最简单的结构,但是作为复杂目标的基本部件和SAR场景中机场、农田等建筑的抽象模型,其散射特性的研究对目标识别和结构反演是至关重要的。矩形平板的散射中心位置早已经在公开文献给出,目前针对多边形平板散射中心位置的认识大多是经验性的,缺乏理论的推导和系统全面的分析。下面以物理光学法为基础,理论推导了不同入射波方向下多边形平板的散射中心位置;经SAR成像仿真验证,散射中心理论推导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图2.14是多边形平板的散射示意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29_1.jpg?sign=1739385062-9Mbj7R0qqxRcHdXgomfL7nMXeCA0ZF94-0-8e6ce5eafbc8f87801684aa025b7f417)
图2.14 多边形平板的散射示意图
根据斯特兰顿-朱兰成公式得矩形平板的散射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0_1.jpg?sign=1739385062-ceORbzKoa9eaP27Q0bFPEB1xt9oaqJ4j-0-9030cdd58b852b77e7fa802fad19d14a)
其中w为入射波的角频率,μ为真空中的磁导率,G为格林函数,r′代表多边形平板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矢量,代表多边形平板的单位法向量,Hi(r′)和Ei(r′)分别表示r′处入射波的磁场和电场强度,r为观测点P的位置矢量。
在单基地条件下,式(2.8)可以简化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0_3.jpg?sign=1739385062-4AIip45vDWybOrlmdC93efuOTHlQH8OR-0-e4ea4cb185c12e858f78ea0081a7ca37)
其中,k为波数2π/λ,。
根据Gordon法,式(2.9)中的面积分可以转化为线积分的形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0_5.jpg?sign=1739385062-dxyh2wHwM6tl2COJ0nzQXRFgvexCxmxS-0-18fdd4e40c8908d4f14288a0c8f90c89)
其中,
代表r的单位向量,将M旋转90°得到M*;a1…aN是多边形平板的顶点矢量,设aN+1=a1,所以Δan=an+1-an表示多边形平板每条边的矢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0_8.jpg?sign=1739385062-bq7OQVDNYdnwW6rgzCQgrjDs0sfrtZm2-0-693ffe1cac73e5e95162635169415576)
当电磁波垂直照射多边形平板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0_9.jpg?sign=1739385062-uiBCThqAvsf3U9Az3mLM9t6JMgPMvukH-0-dbe709f839f2428b000b6a25d38e3540)
其中A为多边形平板的面积。
根据雷达成像的知识可知:散射中心的位置信息存在与散射场的相位项中,因此计算散射中心的位置只需关注式(2.11),式(2.12)和式(2.13)中的相位项Tn。散射中心的位置分布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当M·Δan≠0时
由式(2.11)可得多边形平板的散射中心为顶点,该类型的散射中心的幅度随方位角的变化缓慢,因此在很大的方位角范围内都能被观测得到。该散射中心类型称为局部型散射中心。
(2)M·Δan=0
由式(2.12)可知此时的等效散射中心为多边形平板各边长的中点。假设多边形平板位于xoy平面内(如图2.14所示),此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1_1.jpg?sign=1739385062-CXY5tqldkmMckyhL5vMZ3pIsC2fwrssc-0-e8038d8fa0c8309873b45d13b4faac2e)
其中Ln为多边形平板各边长的长度,为该散射中心所能观测到的入射波方位角。将式(2.14)代入式(2.12)中,得散射中心幅度对方位角的依赖项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1_3.jpg?sign=1739385062-cUQpdCCXTyNZZ580KnafAZXncnsegdnA-0-c2c2195ea76d423a8559bf3969216221)
式(2.15)与属性散射中心模型中散射中心幅度对范围角的依赖关系是一致的。
由属性散射模型和上述仿真可知:在M·Δan=0的情况下,散射中心的位置为该多边形边长的中点,长度为Lnsinθ。
(3)M=[0,0]
由式(2.13)可知此时的相位项为0,散射中心的等效位置为坐标原点。
为验证上述散射中心位置的理论推导结果,对图2.15中的多边形平板进行SAR成像仿真。由图2.16所示:当入射波的方向设置为图(a)所示时,此时只有一条边会形成分布型的散射中心,其余散射中心对应顶点;当入射波的方向设置为图(b)所示时,入射波不与任何边垂直,所以此时多边形平板的各顶点形成局部型散射中心;当入射波方向设置为图(c)所示时,与入射波垂直的两条边会形成两个分布型散射中心;当入射波方向设置为图(d)所示时,入射波垂直照射多边形平板,该多边形等效为一个位于原点的散射中心。当存在分布型散射中心时,该散射中心的长度为多边形边长实际长度的sinθ倍,在SAR成像仿真中,入射波的俯仰角设置为30°,所以散射中心的长度为实际边长的一半,该结论可以由图2.16(a)(c)验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1_4.jpg?sign=1739385062-Ms0IWUKzprvgSkRrTMGbNwLZlsp75dKV-0-f1ac7af257f1e65ae74abbedcb738cc7)
图2.15 一种特殊多边形平板的几何结构和入射波方向设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AB91/23020645501658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2452_32_1.jpg?sign=1739385062-F3zTGcBuA0jWAzNFokTjBir35yudHCCo-0-4816221bc7a3c1072861ac9ffbaa4b22)
图2.16 特定多边形平板的SAR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