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书说武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梁羽生—萍踪侠影录

《萍踪侠影录》

是梁羽生大师的成名作,道尽“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心中”。

“亦狂亦侠真名士,能歌能哭迈流俗”,这就是《萍踪侠影录》留给我们的张丹枫。

第一次读梁羽生先生,诸般“传说中的”感受皆能体会:文笔古典脱俗、打斗精致紧张、诗词歌赋比比皆是、剧情稍弱构思不够精巧甚至略显无趣等等等等,但人物贴近生活倒不觉得,张丹枫显然是一代奇才奇人奇侠,云蕾含蓄伶俐善良,如此种种,颇有“理想人格”之嫌。

简单的故事

这是一个仇人的子孙相爱并最终相守的美好故事。

故事开始于明成祖朱棣年间,大臣云靖作为使臣出使瓦剌,却被瓦剌右丞相张宗周害得在西北苦寒之地牧马二十年。二十年后,云靖被儿子云澄等人救出,一入关竟被一纸圣旨刺死。云靖留下血书,交代年仅七岁的孙女云蕾,日后对张宗周及其后人,要见一个杀一个见一个杀一个。

没错,机缘巧合,十年后,云蕾便与张宗周之子张丹枫相知相爱。

丹枫与云蕾初遇之时,云蕾女扮男装,与丹枫结下浓厚的兄弟情义,张丹枫唤她“小兄弟”,这个称呼到后来一直没有改变。

云蕾与丹枫的相遇和黄蓉与郭靖比较相似。二人初遇于小酒馆,分别占一张桌子独食独酌。张丹枫装出一副完全不会武功的傻样,云蕾见他邻桌鬼鬼祟祟,要盗他的钱财,便上前先施空空妙手,把小贼偷了。哪知自己结账时发现所有的钱财也不见了,才知道是张丹枫从中搞怪。

后来机缘巧合,二人一路同行。刚开始云蕾一直不知道张丹枫不会武功,虽然对他有气,但看他造孽兮兮,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便依然尽力护他周全。而张丹枫只在危急关头发金针暗器助她,也一直没被云蕾发现。

于是二人就这样成为了铁哥们,云蕾也没有往谈情说爱上想,此时张丹枫对云蕾说:“小兄弟,你心地纯良,能急人之难,确是侠骨柔肠,我一路行来,所见的人物,只有你还够得上做个朋友。”

云蕾还是心动的,只是自己心里并不知道,所谓“面上一红”就是心动的表现了。然后就是云蕾受伤,改换女装,张丹枫尽心救治与照料等常规情节。

然后就是双方知道彼此的身份,开始各种纠结:不该见又想见,不见伤心见了更伤心,因为各种原因要相伴而行又畅快得很。一年四季,从江南风光到大漠雪景,从寒冬相伴到中秋抒怀,并辔而行或者同乘一骑,倒也浪漫,加之二人双剑合璧,是“妙到颠毫”,共同行侠江湖,几乎天下无敌了,确实浪漫得紧。

其实张丹枫是元末大周皇帝张士诚的后人,其父辈在瓦剌为官,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从明朝手中重夺江山,光复大周。

然而那时瓦剌渐渐势强,几乎打进京城,张丹枫深感“外患”才是首要问题,内心也不想在番邦再待下去,于是急急回国,将张士诚留下的财宝和军用地图献给明朝,为助大臣于谦抵抗夷狄建立了奇功。

最后,云蕾的哥哥云重出使瓦剌,在张丹枫的帮助下,不负众望,签订公平和约。两兄妹与阔别十年的父母重聚。张、云两家的世仇化解,共同住进张士诚在江苏的园林。

不简单的剧情

为什么把这个故事说一遍,因为这个故事实在是太简单了,也太好猜了。然而此中种种细节剧情,却离奇得紧,让人不能不感叹张丹枫“神机妙算”。

书中张丹枫的每一次计谋都很神妙,到后来更是神乎其神,而且没有一次失手。

要说神机妙算,也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金庸笔下的赵敏,在送发簪时就把黑玉断续膏的方子放在里面了,绝壁是下围棋能够提前想50步的厉害角色,但不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因为细节丰满。但丹枫就不一样,到后面简直是“简直了”。

云重出使瓦剌,也先图谋不轨,企图先派人劫持他们,再假装营救云重,以此占得谈判先机。然后这件事也被我们丹枫晓得了,施加连环妙计保护云重突出重围。

结果原因是张丹枫在路上碰到一伙可疑的军队,于是丹枫“夜探营帐,恰巧碰着额吉多与沙涛商量计谋,”且不管额吉多与沙涛是谁,总之是奉命劫持云重的人,但这“恰巧碰着”云云太神了!试想如果是黄蓉深入营帐,只怕是要假扮什么狠角儿进去周旋一番才行。

这不只是一个“可读性”的问题,而是明明丹枫带着目的而行动,凡事却都是“恰巧”做成,有点太神。丹枫一路走到最后,没有经历“忍辱负重”这一节,没有在生死边缘徘徊许久,这也让全书在大快人心的同时显得太像传说。

丹枫丹心

读到第一次出现“亦狂亦侠真名士,能歌能哭迈流俗”的那一张,真心觉得若能够遇到这样的人,就随他去了吧。

丹枫可谓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典型,他几乎拥有所有美好的气质和纯粹的心性,正直、正确,又充满魅力。保家卫国、大仁大义什么的先不说,性格上的豪迈更使他成为一代奇侠。

梁羽生认为张丹枫乃是一位“名士”。要知道名士之称始于魏晋时期,所谓魏晋名士是也。他们纵酒、放歌,放浪形骸,甚是风流潇洒,但又都是饱学之士。

丹枫在学识和个性上,确实一位名士,但他心系家国天下,尚未暴露姓名时,梁羽生只称他为“书生”,因此他身上比名士实则多了一股儒生气息,在名士的潇洒之外又多了一分“平天下”之志。

要说丹枫哪里不是特别“理想”,只怕是他那一分“痴”,这个痴类似于佛教中的痴。后来云蕾因为放不下爷爷“羊皮血书的阴影”不理他,一代豪杰张丹枫竟然几乎患上了失心疯。到处游走,想不起来自己的师傅是谁,自己为又为什么来到这里等等。可是,这分痴却是把他拉回我们普通人的关键,也是他的可爱之处。

写在最后

虽然写得颇为不敬,但《萍踪侠影》不负盛名,其中对很多配角的刻画让人感叹浮世众生,画卷亦是宏大的。

应了梁羽生先生自己所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