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师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逐渐黑化的语文老师

这次月考让我意识到很多问题。它也是对我这名新老师上一阶段教学的一次大检查,虽说一名新老师成长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必须要不断反思才行。

于是,我写了一篇反思录:

从这次考试来看,暴露的问题还真不少,至少那些所谓的教学理论是不能一味听从的,必须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出来才行。

十班的孩子,不爱学,那么那些稍微难一点的东西就尽量少讲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但激发学生兴趣不能以损害那些爱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至于四班,大部分孩子学习主动性较强,这样的话以基础为主,中等难度上为辅,极少数学有余者,另外再加难度。

梯次教学虽然不符合当下倡导的教育公平理念,但教育的公平又是怎样的一种公平呢?明明知道他们听不懂还讲得天花乱坠,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明知道有的学生学习能力比一般人要差,还是一视同仁的去教,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所以,接下来,两个班的教学内容必须根据本班学情变动,实现教学的真正公平。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触碰到教学的那条大河,不像在学校里的听到的那些理念,它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下午的时候,我修改了十班的教学PPT,很多需要深度思考的内容,我几乎全部删除。即便有所保留,也是只供欣赏,学生无须参与。

当我带着课本再次来到十班的教室,依旧吵闹,学风依旧全无。

“好了,安静了,上课了!”

下面仍是闹哄哄一片。

“道理我说了无数遍。你们班主任上课时也是这样的吗?”我问前排几名学生道。

“那不会,班主任一来,班里立马安静。”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怕班主任啊!”另外一名男生说道。

“怕他?现在老师又不能打学生,为什么要怕他?”

“哎呀,说不出来啦,反正班主任很凶的,不敢惹。”

“哦,我的课你们就这样,是吧?”我说这话时下面还有几名男生在大声说笑,完全不在乎课堂上是否有我的存在。

“好吧,你们这么爱说,就先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完,说完我再上!”这次,我故意把嗓门提到了最高。接着我走到了门边,背对教室看着远方。

教室里的声音越来越小了,最后干脆安静了下来。

“怎么?我给你们时间说,你们不说,那么,接下来就不要再说废话咯。”

我很清楚,学生怕严厉的老师,至于你有多少才学,他们不在乎,他只在乎,老师凶不凶,凶我就学,不凶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这类学生对于失去惩戒权的教师而言简直是灾难,而我就碰到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可以罚抄写啊,罚站啊。

罚抄写,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你的话他都不听,他还会按照你的要求去抄写什么东西?至于罚站,那就更不用说了,你不罚他还好,一罚,他就不断给你添乱。

难道就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吗?目前我没想到,老师的惩戒权全部收回,学生已经成了草原上的野马,而一名驯服师却被收了套索,试问如何收服它呢?

我不断思索着,总认为只要思想活跃,办法总比困难多,但这次我却不认同了。

是啊,我是没办法了。一大智囊没办法了,只能躺平。

“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我强忍着凌乱思绪笑着说道。

或许有人羡慕老师,有双休,有寒暑假,工资还可以。但真正当过老师的人,从来都是含着泪,他们其实也有温柔的一面,只不过,当他们在孩子面前展现温柔时,孩子们就废了。

“任何一名老师都是从温柔到暴躁的。”一旁的肖姐解释道。

“他们,个子是十四五岁的个子,但心智却是三四岁的心智。老师说几十句道理,不如班主任的一句怒吼。”

“是这样的。”

“……”

我回想着自己的学生时代。记得有一次,自己一道化学题做错了,化学老师也没给我留面子,而是给了我一板子,那一板子却没让我对老师反感,而是由心里的感激,因为那一板子以后,我再也没有挨板子。

每次做错题,我总会自己把它抄写下来,解题步骤一点点写好。仿佛就在我的脑子上有一根藤条,它时刻警示着我不要再犯那样的错误。

后来,我进入了高中,进入了大学,那样的板子却再也没有出现。当我犯错时,我多希望有那样的一根藤条在警醒着我啊,可惜,没有。有的只是犯错后,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内心也在承受着比板子千百倍的痛苦,在痛苦里挣扎。

十班这群孩子需要的是这样的板子,也只有从安逸里感受一下犯错后的疼痛才有可能从一个野孩子变成学生。

但,在现实里,这块板子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老师,你还是别管我了,我早已废了。”一直坐在教室前排角落里的李子聪说道。

“别的老师,可能不会再管你,但既然我是你的老师,那么我就有责任管你!起来,好好背书!”

李子聪像一条肥虫一样扭动着身子,以最慢的速度摸着教材。

“老师——”

“别废话!”我很清楚,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志,懒散已经侵入骨髓。现实的安逸让他完全没有那股子想要奋进的动力。

与李子聪相似的是陆浩然。曾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就是最先用在他和班里另外一名学生的身上。

我看过陆浩然的一篇文章,写的是再也见不到像小学某老师那样对他好了。看过之后,我很受感动,既然知道感怀师恩,那么这学生绝对有救,或许可以帮他一把。

于是,每天上课,我总会点他回答问题,激励他和另外一名学生好好背诵,好好做作业。

但两个月下来,我发现自己错了,真的错了。我收起来的作业,他们的作业几乎从未做过,即便对过答案,也是一字不动。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决定找他谈谈,但他却完全不在乎老师的话,他没有到我办公室。

那一日,我彻底明白了,所谓的感激老师,不过是害怕那位老师罢了。怕,让他有了畏惧感,怕让他开始做作业。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翻看了一下他的生物作业(他们班主任教的),果然如此。

至于另外一名学生,我也不得不放弃所谓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一观念。因为我再把时间花在这些厌学孩子的身上,那些想学的孩子便彻底废了。

“老师,帮我看看阅读呗——”曹梦虹拿着自己的作业本到我办公桌前问道。

“嗯,以后让班里其他想学的同学经常来这里问我。”我接过作业说道。

“好的,老师。”

不知为何,后来几天,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是一个好老师。

很快,我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