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POA:可复制的极简管理哲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思维决定行动

魏、蜀、吴对峙鼎立的三国时期,发生了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这件小事穿过千年的历史长河进入我们的小学课本(人教版)。

这件小事的主人公叫曹冲,他当时7岁,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老爸——曹操。曹冲做了什么呢?肯定不是“拼爹”,而是“拼智慧”,他成功地称了一头大象的重量。此处说个重点,这头大象是活着时被称的。这件事史称“曹冲称象”。

当时吴国的孙权送给魏国曹操一头“宠物”,但绝对不是“萌宠”,你从“量词”上就可以简单判断出来,不是“只”,不是“条”,是“头”,一头“顶天立地”的大象。久居中原的人们没见过大象这种庞然大物,很好奇这个大家伙到底有多重。于是,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就成了百官的难题。有人提议,造个大秤,但大象太大,一脚踩上去,秤就垮了;有人提议把大象切成一块块的,分开称,再加起来,但想到血淋淋的画面人们就于心不忍,更何况曹操喜欢这头大象;百官吵吵闹闹,喧嚣鼎沸,都希望在“老板”面前展现一下,却又都受限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就在为百官智商堪忧的时候,7岁的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在当时如一股清流,震撼了百官,也一样影响着现在的我们。他让大象先上船,看船下沉了多少,然后做上记号。再让大家卖个体力,把大象赶回到岸上,把一筐筐石头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沉到刚刚画的那一条记号线为止。紧接着,再请大家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筐筐逐一称重,全部加起来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可以想象当这个方案一被提出来的时候,百官掌声齐鸣,各种赞美之词溢于言表的情景。曹冲用石头作为中介物质,成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为什么有些官员要造秤,有些官员要宰象,而曹冲只是称石头呢?因为人的思维方法不同,面对问题和选择,作出判断和思考的依据各异,所以结果自然不同!

要造秤的官员,思维虽然略显直接,但还算正常;要宰象的官员其思维放在今天,就是绝对的结果导向,一切以KPI至上来思考问题,只考虑要称重量了,严重混淆了最终目的,称重量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大象活着,如果只聚焦了手段,而忽略了最终目的,会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了完成KPI而完成KPI,大象重量称出来了吗?称出来了,至于大象是死是活,不管,不是我的事,因为没有这个指标。

作为一个1000多年以前7岁的孩子,能想出这个精妙的方法,也确实是聪明过人,善于思考和联想。我们尝试顺着这个思路再进行下去。既然已经开拓了思路,明确了可以找一个中介物质来间接获知大象的重量,那除了曹冲的选择用大石头的方法外,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

大石头是“死”的,自己不会动,不仅有棱有角还死沉死沉的,需要从船上到岸上来回搬运。当时的秤称大象困难,称大石头估计也需要一番周折,想想一船的石头搬上搬下,辛苦费力不说,士兵还容易受伤。

一个士兵直起腰,抹抹额头上的汗,又一次走上船去搬石头,他心里默默地想:“干吗用石头,我们直接上来不就好了吗?”当然,他肯定想不到,就算想到了,也铁定不敢说,但这却是一个比“用石头称重”更好的办法。

大象被赶上岸后,不需要搬石头,只需要先挑选一些体形差不多的士兵,排成几队,直接走上船,等下沉到标记线后,让士兵再全部回到岸上,看看一共多少个士兵,获知一个士兵的重量应该比反复称量大石头要简单多了,而且,士兵自己可以行走,减少了大量的搬运工作。

至此,称大象的这个事情就有了3个阶段的思维变迁:

1.直接称大象:不管是造秤,还是宰杀,都是硬碰硬地上;

2.间接称大象:通过大石头这个中介物质,对等地来获取大象的重量;

3.高效地间接称大象:通过士兵取代大石头,更高效地获取大象的重量。

3个不同的阶段反映和折射出的不同思维方法,是你如何处理信息的方法和逻辑。一个好的方法,能事半功倍,如果选错了方法,事倍功半都是小事,往往可能会断送未来,就像宰杀大象一样,盖棺论定,哪怕获得了“大象的重量”又如何呢?大象都已经不在了。

思维决定行动,这些行动会进一步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和结果。不管是在生活、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你觉得真正能谈得来的人,往往是思维差不多的,你说的,对方能懂,对方说的,你能明白,我们称这个状态为“同频”,和你同频的人越多,得到的支持和帮助越多,你要做的事情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能更多地同频他人也是POA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称为“拉P——聚焦伙伴”,后续我们会和大家进一步分析和说明。

平时大家听到、看到的一些信息和新闻或多或少都包含这个“拉P——聚集伙伴”的含义。公司层面上,不少企业开始外包非核心业务,采用新的用工形式,达到“使用而不拥有”的效果,既能得到专业人才的服务和贡献,又能进一步减少人工成本。商业层面上,一些企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善于使用他人的资金帮助其快速发展,这也是“拉P(伙伴)”思维的结果。传统企业更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利润来逐步发展。这两种思维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选择哪种全看你要达到什么目的。个人层面上,互联网平台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慢慢地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在的组织,而是成为更多组织平台的“伙伴”,像喜马拉雅、千聊、西瓜视频等都是知识分享的平台,更有像在网络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老师李永乐的人,他可以让自己的才华跳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让自己的课程在更多的平台上分享,被上千万人所观看,这些都是和传统教师的思维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思维就决定行动,感知不一样的思维,就会践行不一样的行动。所以,思维方法决定你如何思考,如何选择正确的事情,并且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