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何屠夫无脑引援兵,董恶魔祸乱洛阳城
天色渐暗,少帝与陈留王大眼瞪着小眼:想回家,四野茫茫,不知路在何方;不回家,又怕自己的万金之躯喂了野狼。正欲哭无泪之际,前方突然闪起了迷离的光……
刘辩:鬼火啊!
刘协:大哥,那是萤火虫!
……
东汉末年,一个大舅哥引出的祸乱
东汉末年,张角造反,天下大乱。
因为“黄巾起义”对国家伤害很大,全国上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平定行动”,所以不到一年,黄巾军就被清理个干干净净。
黄巾军一清除,宦官天团又开始作威作福,东汉的官员们因为在“平定行动”中被授予军权,也重新振作起来,双方为了争夺政治话语权,又撕打成了一片。
不过,这次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宦官对于官员们已经失去了压倒性的优势,因为,皇上他大舅哥何进,站队到了官员这一边。
这时,一个叫袁绍的官员子弟向何进建言,说咱们找个外援吧,这年头胜仗都靠外援打,找外援,收拾他!
袁绍话音刚落,宦三代曹孟德站出来反对了,说明明一名监狱工作人员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何必搞那么大动静,这事儿要出现一丁点差池,就要大祸临头了!
何进觉得曹孟德他爷爷是太监,谁知道他是不是在搞“无间道”,直接无视之。
主簿陈琳紧跟着也站了出来,用他那出众的文采给何进分析利弊:大将军您现在总握兵权,龙骧虎步,上上下下,全都听您召唤,您的威望不比皇帝低。咱有这个条件,收拾那帮宦官,还不像用火炉烧头发一样简单?您应当速发雷霆之威,行变通之法而当机立断,虽不太合法却合乎道义,天意与民心都倒向您,而您放弃手中利器,寻求外援。大兵聚集后,强者称雄,这就是江湖传言中的倒持干戈,把手柄交给别人,这么干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招致大祸!
何进的反应是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不听!何大将军现在只爱听袁绍讲话,曹孟德与陈琳的话他都听不进去,这二位碰了一鼻子灰,也只好冷眼旁观了。
袁绍与何进正密谋如何消灭宦官天团。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人掐了起来。
解释一下,何家发迹,最初依靠的是宦官势力。何进要对付宦官,风声一传出,宦官首领张让、段珪等人立即找到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弟弟何苗要情面,二人于是力劝何进不要忘本、不要飘。
何进想灭宦官,当太后的妹妹却横加阻拦,硬来不行,那就玩阴的,何进决定召集“四大天王”,对自己的妹妹进行了一波逼宫。
尚书侍郎郑泰听说何进的外援名单里居然有董卓,急忙跑来规劝:“董卓这家伙剽悍、凶狠、好残忍,而且鹯视狼顾,贪得无厌,您要是把他招进京来,必然会祸乱社稷啊!”同时劝阻何进的还有名臣卢植,但一心干大事的何进就是当作耳旁风。
何进招董卓、丁原进京,任王允为河南尹,袁绍为司隶校尉,袁术为虎贲中郎将,从京畿到洛阳再到宫门口,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何太后迫于压力,收回了宦官天团的权力,准备将他们赶出宫去。何进觉得自己现在更无敌了,牛气哄哄地独自入宫,结果……
张让、段珪等人说服何太后,得到最后一次上班机会,然后强行“王炸”,何进好大一颗头颅被抛了出来。
紧接着,洛阳城炸了!
卢植、王允炸了!袁绍、袁术也炸了!大家开始进宫砍人,见到没胡子的就砍,皇宫内外砍声一片,几天之内竟杀了2000多人。很多男人因为嘴上没毛,也被错杀了。
张让等人一看大事不好,带着小皇帝就跑。这个时候,被何进招进京的董卓跳出来收人头,将东汉彻底带进了三国时代。
西凉“良家子”,从小非良人
董卓,按汉朝的等级划分,属于良家子出身,但这家伙从小就不是个良人。
董爸爸曾在东汉王朝核心城市豫州工作,不过只是负责片区治安的小官。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董卓若想在讲究门第和家学的东汉出人头地,太难了!但董爸爸的离职返乡,又给董卓来带了新的机遇。
董卓的家乡在凉州,因为靠近边境,胡汉混居,农牧混营,自古民风彪悍。据说在当地,你随便遇到个漂亮女孩,都有可能是战斗高手,有不知底细的登徒浪子在当地调戏良家少女,其结果那叫一个精彩。在这种彪悍民风的加持下,凉州军团的战斗力更是远在东汉其它军区之上。这么说吧,在凉州,出人头地靠的从来都是胯下的烈马和手中的长枪。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董卓,少年时期就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好勇斗狠的性格。他不仅长得人高马大,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术了得,能手持两弓,左右驰射,战斗力爆表,天生就是当社会大佬的料。
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他在当地很快就混出了名声,不仅十里八村把他当凶神恶煞,就连周边的羌人看见他都得叫一声“董哥”。他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在当地黑白两道混得风生水起。
随着势力的不断膨胀和地位的相继上扬,“董哥”已渐渐不满足只做个地方豪强,他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三商,完全可以在这乱世逆风飞扬,飞向朝堂。为了这个看似遥远的理想,董卓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他在等待一个契机,借此青云直上。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时,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亟需解决西羌问题。这对于董卓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好风凭借力”的发展契机。
延熹十年、永康元年(公元167年),董卓被任命为羽林郎,统管元郡(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军。不久,上头又升他为军司马,让他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在这次征战中,董卓同志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由于表现突出,正式进入当权者的视野,屡次升迁,一直官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不过,凉州军团虽然为朝廷排忧解难,立下彪炳战功,却始终被当权者们防备和排斥,比如威震天下的凉州三明之张奂、皇甫规,仅仅因为得罪过宦官就被解除兵权、解甲归田;凉州三明之段颖,虽然折了膝盖,甘愿给宦官当孝子贤孙,谁知靠山说倒就倒,自己也落了个被逼自尽的下场。
凡此种种也让董卓看清了一个事实——在被关东人势力覆盖的权力中枢,他们这帮西凉武将想要获得公正待遇太难了!他知道,想要实现自己的终极梦想,只能采取非常规手段了。
帝都,幼帝,我董卓来了
黄巾之乱爆发以后,东汉朝廷派皇甫嵩、朱儁领兵征讨颍川,同时,任命卢植为中郎将,征讨河北黄巾军。
本来,卢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他在河北给了张角沉重的打击,斩杀张角部队万余人,迫使张角从冀州撤往广宗。
结果,正当卢植建筑拦挡、挖掘壕沟,制造云梯,准备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拿下张角时,汉灵帝刘宏派来了心术不正的太监左丰视察军情。有人劝卢植给左丰意思意思,卢植很有骨气,坚决不肯意思意思,左丰特别生气,向刘宏打小报告,说卢植不好好打仗,出工不出力。刘宏也不调查,直接用囚车押解卢植回京,并让董卓代替卢植到前线指挥作战。
董卓心里大喜,这是再次露脸的大好机会啊!可惜,寸功未建,还因为战场上的一些小失利被一撸到底。董卓直接给当时如日中天的十常侍送大礼,在朝中大佬那里拿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分。所以当韩遂作乱、凉州战事再起时,朝中大佬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起用董卓。
这一次,董卓开始有了闪闪发光的功勋。
这一次,董卓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战斗中指挥得当,表现突出,而且上头还有人说话,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
镇压凉州叛乱以后,董卓实力越来越强。其军队主体是战斗力强悍的“湟中义从”和其他羌汉混合兵。这是董卓培植豢养的一支私兵,只听命于董卓。
东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需要董卓这样的人。但董卓的迅速壮大,又让东汉政府忐忑不安,于是,朝廷先后两次要董卓到洛阳任职。
第一次,朝廷让董卓到洛阳当少府。这可是京官啊!而且位列九卿,多少人对董卓羡慕嫉妒恨,董卓也很高兴,可一听到后面的附加条件,董卓不干了。原来,作为入京条件,朝廷让他把帐下兵马移交给皇甫嵩。董卓明白了:这是想夺老子兵权!朝中这帮人太坏了!处处给我们西凉人使阴招,不去!
但不去,这是违抗皇命,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不受君命”必须有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吧?巧了,就在这关键时刻,羌人动乱,送来了理由。董卓当即表示:羌人乱我大汉之心不死,又来搞事情,我董卓怎能在此时置国家危难于不顾、置西凉百姓于水深火热,去贪图高官厚禄,我董卓不是这样的人!
此后,中央政府一传出调任董卓的风声,羌人就开始搞事情,董卓就赶紧告诉朝廷,这边又发生动乱了,臣离不开啊。至于这些羌族和朝廷为什么这么有默契,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董卓之所以死活不离开军队,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在东汉这个大江湖中站稳脚跟的实力;而他之所以敢跟朝中大佬们虚与委蛇,恰恰就是因为他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东汉政府无奈之下,只能退让一步,给他一个实权很大的官职——并州牧,这也可以把他调离其根据地凉州。董卓看穿了朝廷的用心,遂要求带上亲兵。国家疲弱之际,无力和强臣讨价还价,只好答应董卓的要求。于是董卓带上三千亲兵,前往并州赴任。
董卓赴任过程中,汉灵帝驾崩了,给东汉王朝留下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好像是专门给董卓预备的。董卓嗅到了机会。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汉灵帝倒下后,汉少帝刘辩继位,刘辩的母亲何太后立即把持朝政,何太后的哥哥就是大脑经常短路的何进!
东汉王朝,迎来了外戚与宦官的最后一次火拼。何进为了不重蹈窦武的覆辙,增加自己制胜的筹码,对董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以圣旨名义召他立即进京讨伐宦官张让等人。地方豪强趁机上台,把持了政权,天下就这么乱了。
董卓接到圣旨后,大喜过望,立即召集人马,连日引军进京。谁知他还没赶到洛阳,何进就在政治互殴中被张让等人干掉了。这时,袁绍、袁术兄弟都在洛阳统兵,听闻老大被杀,放火烧毁南宫,开始屠戮宦官,追杀张让等人。
而董卓,虽然也认何进为老大,却带着部队一直驻扎在洛阳城西的夕阳亭,按兵不动。探子接连来报,先说何老大被人割了人头,又说袁氏兄弟疯狂杀人报仇,董卓都毫无表示。
直到消息传来——张让一伙挟持皇帝和陈留王逃出洛阳,董卓才拍案而起:干得好!
他起身遥望帝都,只见那边烈火连云,于是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开足马力,追张让,救皇上!可以说,不管是在城内持刀杀人的袁绍,还是在城外摇旗助威的丁原,在时机的把握上,此时都略逊董卓一筹。
张让等人挟持刘辩、刘协沿着黄河一路狂奔,越逃人越少,越逃希望越小。眼见身后追兵渐近,张让心知自己这次有死无生,对着刘辩纳头一拜,凛然说道:“臣等忠义之人尽被诛杀,军阀势力必将做大,天下大乱近在眼前,陛下多多保重啊!”说罢,一个猛子扎入滔滔黄河,做了黄河水鬼。
至此,豪横外戚与宦官天团历经90余年明战暗战以后,最终选择了同归于尽,华夏再次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已经是几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而东汉的政治局势也从这一刻开始斗转星移。
正如张让预料,枭雄势力的崛起,注定一个真正的乱世即将来到。
张让死后,挟持少帝的队伍一哄而散,就只剩下了刘辩和刘协这对难兄难弟。兄弟两个虽然头顶皇室光环,境况其实与流浪儿差不多了。
天色渐暗,少帝与陈留王大眼瞪着小眼:想回家,四野茫茫,不知路在何方;不回家,又怕自己的万金之躯喂了野狼。正欲哭无泪之际,前方突然闪起了迷离的光……
刘辩:鬼火啊!
刘协:大哥,那是萤火虫!
此时,这星星萤火,在兄弟二人眼中简直就是苍天派下来的使者,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向着有光的地方漫无目的游荡……
北邙山,从这一刻起,注定青史留名。
却说刘辩与刘协兄弟二人在萤火虫的指引下竟来到一庄园,那庄园主人也是个好人,见这俩走丢的孩子着实可怜,话不多说,套上牛车就送他们前往京都洛阳。三人一牛行至北邙山下,但见前方一条火龙迅疾扑来……
早前,洛阳附近曾流传着一首很火的童谣: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没人知道谁是它的创作者,也没人知道它讲的是什么内容,到了此时,谜底终于揭晓。
原来,董卓听说皇上被太监挟持跑路,立即率部追赶,沿途一路追至北邙,表示一定要迎圣驾回洛阳。
刘辩在北邙山下远远望见一大队人马扑奔自己而来,瞬间把魂吓飞了,双腿打颤,号啕大哭。
及至来到刘辩近前,董卓与皇帝礼仪一番,便问起事件经过。刘辩当时都吓蒙了,东一言西一语毫无逻辑,完全讲不明白。董卓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地批评了皇帝一番,刘辩当时尴尬极了,可他又不敢回怼董卓,便站在那里低着头、红着脸,一声不吭。
看到这种情况,9岁的刘协只好站出来为14岁的哥哥解围。他与董卓对答如流,讲起话来有法有章,不卑不亢,董卓心里喜欢的不得了。回洛阳时,两人还共乘一马,相谈甚欢。
大概这个时候,董卓心里就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
洛阳将近,面对浩浩荡荡的迎驾队伍,刘辩终于抹干了泪水,结结巴巴下了道圣旨:大军停止前进,不得进城!
董卓部队置若罔闻,依然策马前行。旁若无人地大摇大摆带兵开进了洛阳。
这董卓,看来是真把自己当作扶大厦将倾的中兴之臣了。
丁原,你儿子其实也是我儿子
皇帝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回家了,董卓与之并驾齐驱。
此时此刻,洛阳城早已乱成一片,毫无帝都景象可言。皇帝被绑了票,大将军也被割了头,城中没有一个权威领导,军阀们暴露了他们的恶性,不同派系相互攻伐。
要说洛阳城此时也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军事首领,那就是丁原,何进曾经的小弟。这个丁原本身倒不是特别厉害,但他有个干儿子特别厉害,这个人叫吕布!吕布的战力值不用多说了吧?如果此时父子同心,洛阳城中他们真的没有对手。但是,董卓来了,一切都变了。
看看董卓的行动吧!
董卓初到洛阳,实力并不强大,只带来区区不到三千兵马,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长期统兵的董卓深知:要想震慑百官,控制朝廷,必须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给皇帝和百官造成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部队趁着夜色悄悄溜出洛阳,翌日一早再浩浩荡荡开进城中,旌旗招展,战鼓喧天,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几乎所有洛阳人,都被董卓骗了,感觉这家伙实力太强大了,没人敢和他叫板。
虽然假象能够暂时迷惑人,但谎言总有被戳穿的一天,董卓此举当然只能是权宜之计。于是,稍稍调整后,他便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扩充兵力,收揽兵权。
何进的下属吴匡与何进的弟弟何苗素来不和,平常一见面就唇枪舌剑恶语相加,这次何进遇难,多少与何苗有些关系,吴匡甚至怀疑是何苗勾结张让弄死了自己的哥哥,于是怨念愈深。
董卓获悉此事,立刻让自己的弟弟董旻再去添一把火。董旻找到吴匡,好一顿猫哭耗子,说何进死得真惨,那场面,好像自己是何进的亲儿子似的。吴匡感念何进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被董旻撩得怒发冲冠,发誓要干死何苗,替大将军报仇。董旻趁机怂恿吴匡发动兵变,二人一拍即合。他们的行动策略简直不要太简单,只说了一句:“大将军是何苗杀的!”何苗立马去了黄泉。
何苗死后,董卓坐收渔翁之利,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何进、何苗的嫡系部队。
董卓现在最大的威胁是丁原。丁原入城后接管了洛阳守卫,纸面实力完全不输董卓。
而且,董卓的西凉武装虽然因为长期与羌胡等少数民族作战,比较能打,可人家丁原的并州武装,也长期在北疆对抗匈奴、鲜卑,同样比较能打。真打起来,丁原一点不怵董卓。
更何况,丁原手下还有三国头号战将吕布,干架能力相当恐怖。
但丁原这个人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行动太慢。
当初何进召董卓、丁原进京,两个人分别到达指定地点,杵在那里观望形势。京城突然传出何进被杀的消息,董卓瞅准时机,抢先一步得到少帝,因此顺理成章制霸朝堂。而丁原只知道在那里摇旗呐喊虚张声势,策略上明显比董卓慢了一步,所以进京以后根本没捞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只被先下手为强的董卓象征性地升了个职,当了个有名无权的执金吾。
丁原心里也是相当憋屈,因此铆足了劲和董卓对着干,凡是董卓提议的我都反对——反正你董卓拿我也毫无办法。
然而,丁原忽略了一个事实——利益可以导致关系变质。
丁原阵营并不是铁打的兵,以吕布为首的大将们发现自己的领导政治觉悟太差劲,跟着这样的领导没有肉吃,思想开始不纯粹了。
传说,董卓仅仅用一匹大红马和一点金银珠宝,就成功地将吕布从丁原的干儿子变成了自己的干儿子,吕布反水,丁原做鬼。
吕布:“哦,你们知道,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我决定把天赋带到董家军中。”
不过,不管吕布把自己的反水行为渲染得多么堂而皇之或是迫不得已,天下枭雄都对他的这种背主勾当产生了极深的鄙夷,从此吕布在江湖中行走,枭雄们见到他都忍不住大喊一句:“丫卖爹!”
再说丁原,他死就死在了行动太慢上。何进死的时候,他不如董卓行动快,因而丧失了控制局势的先机;与董卓为敌以后,丁原的反应速度甚至还没有董卓收买吕布快。作为董卓当时唯一忌惮的对手,丁原每天除了与董卓互怼,根本没有构思针对性的策略、采取实质性的行动,于是被董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买了吕布,并将其干掉。
这真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请大家记住这样一句话:人生来是为有所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丁原一无行动,所以他不存在了。
此时的董卓应该是志得意满、兴奋异常的,但是他肯定没有想到,就在不久的将来,吕布重演了这个剧情,送他去见了丁原。
好了,先说目前。此时此刻,帝都洛阳的军政大权全都集中到了一人手上,这个人自然是董卓。至此,董卓成功开辟了一条地方豪强霸凌朝堂的先河,东汉政府进入了名存实亡的阶段。
而对于董卓来说,为所欲为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这一刻,黑云滚滚,狂沙漫天,整个洛阳都被笼罩在了黑暗之中。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洛阳
董卓刚一控制洛阳,就暴露出他暴虐凶残的一面。
对于百姓,他以酷刑施压,小事严打,轻刑重罚;在朝堂上,他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秋后算账——我记得,小时候你骂我一句,今天我就要拿小皮鞭抽你;当初我在西凉搞政绩,你弄得我很压抑,今天我就判你个流放千里。不过,不管怎么说,这还有点治乱世用重典的意思。但下面这些行为,可就让人毛骨悚然了。
董卓率兵进洛阳时,见城中豪宅连绵,有钱人比比皆是,便动了不好的心思。控制洛阳后,他便搞了一个所谓“收牢”运动——放纵士兵到处杀人放火,无数物资被劫掠,无数美女被欺凌,洛阳城被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怨气冲天,骂声载道。可是,绝对权力控制之下,谁又能制裁他呢?
干掉丁原以后,董卓残忍不仁的恶性更加膨胀,他不再只向有钱人下手,他的士兵像土匪一样,经常四处劫掠,残暴百姓。有一次,董卓麾下羌兵进驻阳城,恰巧赶上当地百姓在举办乡社集会,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篝火晚会。明摆着,这是造势宣传“爱民如子”、“军民鱼水情”的大好时机,但董卓似乎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我爱不爱民,你们又能拿我怎样?
羌兵们见到百姓就像看到猎物一样,在老百姓喜乐开怀、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如虎入羊群,持屠刀肆意砍杀。不过片刻工夫,集会上的男子全部被杀死,他们的头颅被残忍地割下,血淋淋地并排系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然后,他们又将财物洗劫一空,将女人全部赶到车上,招摇过市返回洛阳,沿途高呼:“出征剿匪,凯旋!”简直是一群魑魅魍魉!
回到洛阳,在城门之外,他们把百姓的头颅堆在一块,用烈火焚烧,一瞬间焦气冲天,弥漫在洛阳城中,久久不散。而劫掠来的女人们,则被董卓像战利品一样分给士兵,惨遭非人的践踏。这还是人能办出来的事儿?
不仅如此,董卓还祸乱后宫,跑到皇帝家里,见到好看的妃子、公主、宫女,就对人家强行不文明,这在封建社会,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往后剧透一点。
迁都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火烧毁。昔日兴盛繁华的洛阳城,瞬时之间变成一片废墟,凄凉惨景令人不忍直视。
为了攫取财富,董卓还派吕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珍宝。
整个洛阳城狼藉不堪,在董卓肆意践踏破坏下,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曹操见状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作诗泄愤:
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来到长安以后,董卓变本加厉。
为了自己聚敛巨额财富,董卓大量毁坏通行的五铢钱,还下令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破,重新铸成小钱。粗制滥造的小钱不仅重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钱的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小钱的流通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猛涨。据史书记载,当时买一石谷大概要花数万钱。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于极度痛苦之中。董卓却利用搜刮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有一次,他设计诱降了一批起义人员,至于是怎么诱降的,史书中倒没细说,反正董卓三商都不低,加上起义首领可能没读过多少书,降服他们,对董卓而言估计并不费力。关键是招安他们之后,董卓采取的手段简直惨无人道!
以下内容,极易引起不适,请谨慎阅看。
却说董卓诱降起义军以后,搞了一个庆功晚宴,邀请文武大臣都来参加,席间一些没骨气的文官开始歌功颂德,气氛很是和谐。酒过七八巡,董卓说,列位,我给大家整点节目助助兴!然后演员入场,场面宏大,有数百人之多,清一色被招安的起义人员。诸人站定,还以为董卓要给他们加官晋爵,却听董卓对自己的部下们说:兄弟们,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为不至于让读者有恶心反胃的感觉,咱们还是用史书原文介绍吧:
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未死,偃转杯案间。
大臣们瞬间就被吓醒了酒,全身上下瑟瑟发抖,筷子都拿不住了,有胆小的,甚至直接打湿了裤子。再看人家董卓,面不改色,该吃吃,该喝喝,谈笑自若。要不说,人跟人不一样呢,当然,人跟禽兽更不一样。
是董卓天性就是恶魔,还是他想通过杀伐立威,除了董卓自己,应该没人能够说得清,但是,凭借他的三商,他应该知道,如此的倒行逆施,相当于是在给自己挖掘坟墓。
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剧情前拉。
丁原死后,董卓一家独大,又收获干将吕布,整个洛阳再无人有实力与之抗衡。
人一旦没有对手,就会不知天高地厚。
董卓现在便是这样,在最大程度继承了何进的政治遗产以后,膨胀得像个气球,感觉皇帝在手,天下我有,于是开始肆意妄为。当然,不管多么丧心病狂,牌坊还是要立的。
不过,既然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立个牌坊还不容易吗?——反正牌坊我就立在那,我不管你们怎么想,我自己高兴就行!
当时,占卜还很流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被占卜的结果所左右,刘秀他们起兵之前,不也是找大师算过一卦吗?恰巧董卓掌权那一年,天下大旱,大家都说这是天怒人怨,至于怒什么、怨什么,没人敢说。
董卓说,那咱们就算一卦吧,算一卦就真相大白了。结果卦象显示,是有个大臣胡作非为,惹得上苍震怒,天上那位表示:不把这个害群之马清除掉,老子就是滴雨不下!
文武百官我看看你,你看看我,都在心里嘀咕:这谁管得了,又有谁敢管啊?嫌自己命长了吗?
董卓见众人一脸苦相、默不作声,猛地一拍桌子:“这个人必须开除!不要让一粒老鼠屎搅了一锅好米粥。”
百官心说,董卓果然是个狠人,发起狠来连自己都骂。
接着就听董卓说道:“大司空,你说,你是不是占着茅坑不办事,严重渎职?”
司空虽然位列“三公”,但此时此刻,这种背景下,他敢跟董卓申辩吗?工作要紧还是命要紧?于是,一个当朝司空,就被董卓以“莫须有”的罪名,轻而易举地罢免了。不过,对于东汉末年那些官员来说,这罪名完全“莫须有”吗?
人被免了职,但职位不能空啊,该提拔谁呢?董卓说,为了国家的繁荣稳定,我受点累,毛遂自荐一下子……从此位列“三公”。
只手遮天以后,董卓想起当年北邙山下那瞬间闪过的念头,他开始了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操作。不过这次有点操之过急,牌坊都没来得及立。
公元189年,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董卓当众提议:废除刘辩帝位,降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他的理由是:刘辩任职期间,工作表现不佳,把国家搞成一团乱麻,而且本身能力有限,无法力挽狂澜;陈留王刘协虽然年幼,但天资聪慧,假以时日,必能中兴大汉!我老董有此提议,绝无半点私心,纯粹是出于为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百官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谁也不想出这个风头。董卓见百官一副骨寒毛竖的怂样,笑了,随即霸气横溢地说道:“既然如此,那……”
这次董卓话没说完,一个愤怒的声音打断了他,只听那人怒道:“董胖子,你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官员,从没参与过朝中政事,你装什么先知!还妄想学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有伊尹之志是为立,无伊尹之志就是篡!你就是个乱臣贼子!”
董卓循声望去,原来是尚书卢植,董卓脸上的横肉一阵抽搐,猛然起身拔出佩剑,指着卢植大骂:“你算什么东西,竟敢质疑我的耿耿忠心,来人啊,拉出去砍了!”
多亏平素很受董卓敬重的蔡邕苦苦相劝,董卓卖了个面子给蔡邕,卢植才幸免于难,但丢官却在所难免。
袁绍见状,觉得自己也应该当众恶心恶心董卓,为自己赚点名声,日后肯定有用,于是昂首挺胸站出来说:“皇上没大错,说废就废,天下人不服!”
董卓又笑了,把佩剑对着袁绍凌空比画几下:“你爹袁逢看见我都得点头哈腰,你小子在这装什么大尾巴狼?你以为你董大爷的剑不锋利吗?”董卓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这话他说得出,自然做得到。
如果袁绍说他当时不害怕,那肯定是在吹牛皮。当时,那把剑距离袁绍的喉咙只有2米,袁绍虽然毛骨悚然,冷汗早已打湿内衫,但还是硬撑着抽出佩剑,对着董卓也比画几下,吼道:“你以为我袁某人是吓大的?你以为天下就你最强了?”说完,掉头就跑,腿如疾风,迅若闪电,只留给世界一个潇洒的背影。
有了卢植和袁绍的经验教训,群臣再也不敢有反对意见,文武百官噤若寒蝉,大汉朝堂万马齐喑,最后,董卓的提议全票通过。何太后亲自下诏废掉自己的儿子刘辩,降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何太后呜咽流泪,文武官员满目悲怆,但谁都不敢吱声。
完成这一法定程序后,何太后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三天后,董卓下令用鸩酒将何太后毒死,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亦被杀,尸体抛入御花园。何苗被开棺戮尸。东汉最后一家专权的外戚家族彻底灰飞烟灭。
没过多久,董卓觉得“三公之一”的身份,已经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了,于是又自己给自己升职,任太尉。后来觉得这样还不过瘾,自任相国,假节钺。
假节钺解释一下:就是皇帝不在的时候,可以不经皇帝批准,自行行使生杀大权。说白了,就是皇帝老大,他老二。
整个洛阳,不,整个天下,目前再也找不到能与之抗衡的人了。董卓此时,要将有将,要兵有兵,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帝都由他控制,皇帝任他操纵,他说一没人敢再说二。或许,此时的董卓已经有了更大野心——皇帝大家做,我也可以嘛!
人失去了约束,恶性就会凸出,人失去了阻挡,就会极度猖狂。董卓终于忍不住像洪水冲开闸门一般放声大笑起来。
这笑声绝对发自肺腑,曾几何时,作为区区“良家子”,他董卓只能仰望朝堂;曾几何时,因为西凉身份,他董卓受到多少排斥;曾几何时,为了保住官职,他董卓处处跟人装孙子!如今,他董卓站到了巅峰之上,那些曾轻视过、排挤过、折辱过、打压过他的人,此时在他眼中,又与蝼蚁何异?属于他董卓的时代,真的已经来临了!
董卓越想越解气,越想越得意,他拍了拍吕布的肩膀,展颜道:“奉先,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