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脚圈”
33
“脚圈”
还不会走路的我们,白天待得最多的地方,便是那个竹制的叫作“脚圈”的东西。
甭管你家穷还是富,这个用来看护小孩的脚圈都是不缺的,也是必备的,无非是高档、普通或崭新、陈旧之分。“脚圈”,“圈脚”,“圈”住脚,不让你到处走动,形象,贴切。我禁不住为我们老祖宗起名字时的精准、到位点个大大的赞。
——“崭新”叫“赤刮喇新”发音“擦刮喇新”、“赤刮喇全新”发音“擦刮喇细新”等。
家境还算可以的,就会去买用毛竹制作或木板打造的,长方形、类似轿车状的家伙,里面配有板凳状部件。
——此处的“可以”专指某特定情形的“过得去”,就可以叫“无啥能”发音“呒啥能”等。
这样的脚圈,底下四个角一般没有轮子,也不能随意移动。家里大人都会在上面的前方、两边,挂上、系着些小铃铛、小布艺之类,供里面的小朋友触摸、玩耍,图个不闹腾、不寂寞。
——“轮子”叫“轮盘”发音“棱备”。
如果装着轮子的,那就属于高档的了。这样的东东,等同于现在的童车、婴儿学步车。大人可以随时随地推着、拉着自家宝宝到处移动。悬挂着的“五颜六色”,一路晃悠一路“叮当”,很是悦耳、喜庆。
——“五颜六色”发音“嗯耐络色”:“脚圈”上悬挂着的各种小玩意。
当然,说是到处移动,活动范围其实也只限于家里或门外场地上、周边区域,极少推出宅村、逛大圈子的。出远门乃至去集镇、上大街,更是微乎其微。你想呀,乡下到处高低不平的泥土路,就能足以让你和孩子瞬间崩溃。脚圈散架还算好的,小孩有个三长两短,那就得不偿失、犯不着了。
——“场地”发音“桑地”。
——“周边区域”叫“近四造”。
——“圈子”叫“夜壶圈”发音“哑捂缺”等。
——“犯不着”发音“犯勿撒”。
我家的是竹头制品,没有轮子,属于同款最低配。还不知道有了多少年纪,光看毛竹各部件露在外面的“包浆”,光滑,锃亮,感觉没有几十年的把玩、历练下不来。毫无疑问,我父亲小时候也在这里面“囚禁”过、折腾过。
——“款”发音“窥”。
家里小孩一代接一代、一个又一个,舍不得花钱换把新的、有轮子的脚圈,在我家应该是铁板钉钉的了。好在家里就这么大个地方,不移动也就在身边,没必要用有轮子的不是。再说了,小家伙转眼就大了,活蹦乱跳的,哪待得住啊。
我的那段不能独立行走的孩提时代,自然也在这个“老古董”里度过的,尽管我已毫无印象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