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文通识读本(全六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贺循

《春秋左传》,又名《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先秦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主要从史事角度阐发《春秋》大义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主要从义理角度阐发《春秋》大义的《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左传》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成书过程的传统说法大略如下: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言)

《左传》的真实作者和成书过程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问题。笔者倾向于认为,《左传》不是一时一人所作,鲁国人左氏可能是初稿主要作者,之后由儒家学派的经师在长期传抄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增补修订,最终成书年代在战国时期,而个别文句(如文公十三年“其处者为刘氏”)写入《左传》的年代甚至可能晚到西汉时期。

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一书中,这样评价《左传》在中国史学著作序列中的地位:

我们要研究古史,研究西周,研究商和夏,先要有个准备工作,有一个靠得住的基础和标准,那么一定要看《左传》。诸位要读廿四史,通常我们说,先读《史记》《汉书》,或者再加上《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先把四史熟了,下边有办法。但《左传》又是读四史之基准。诸位莫说我要研究宋史,先去读《左传》有什么用?但研究宋史也要有个基准,从上向下。如诸位要进我这个客厅来听课,定要从大门进来,不能说这和我不相干。

《〈左传〉全文通识读本》是笔者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个全新尝试:在现代文化氛围和读者知识结构下,如何有效地传承《左传》这部儒家经典和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