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战后重整
巫族大祭司的虚影笼罩整个祭坛,他抬手一挥,黑色雾气化作无数触手,缠住听雪楼众人。陈默运转耀阳炼体功,金红光芒将触手灼烧得滋滋作响,却发现雾气再生的速度远比想象中更快。苏雪的琴音开始变得紊乱,断琴的琴弦在黑雾侵蚀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
“这样下去不行!“方士挥舞骨杖,杖头镶嵌的古老玉珠发出微弱光芒,“必须找到祭坛的阵眼!“陈默低头看向手中的玉珏碎片,碎片突然剧烈震动,指引他望向祭坛东侧的玄武雕像。那里的青苔下,隐约露出半块刻着星图的石板。
就在陈默冲向石板时,鬼工操控九幽枢发动攻击。一道黑色光柱直击他后背,千钧一发之际,老陆生前赠送的淬毒银针自动飞出,刺入光柱中。银针瞬间被腐蚀成灰,却为陈默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他将玉珏碎片按在石板凹槽,石板轰然翻转,露出下方的青铜罗盘。
“这是...九曜星盘!“苏雪眼中闪过惊喜,“当年玄音门掌门为了对抗九幽,特意打造的至宝!“陈默将玄炁注入星盘,二十八星宿的光芒从盘内升起,与巫族的黑雾激烈碰撞。大祭司的虚影发出怒吼,祭坛开始崩塌,碎石如雨点般落下。
鬼工见势不妙,妄图抢夺星盘。陈默施展裂空刀式,刀光与九幽枢的黑光相撞,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苏雪趁机弹奏玄音门失传的“九霄镇魂曲“,音波化作金色锁链,缠住大祭司的虚影。方士则以自身为引,发动古老的巫族禁术,暂时压制住九幽枢的力量。
“陈默!趁现在!“苏雪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的嘴角溢出鲜血,显然已到强弩之末。陈默深吸一口气,将全身玄炁注入星盘。九曜星盘光芒大盛,二十八星宿的力量化作光柱,直冲云霄。在强光中,大祭司的虚影发出凄厉惨叫,渐渐消散;鬼工的九幽枢也寸寸碎裂,化作齑粉。
当最后一丝黑雾消散,血月谷恢复了平静。陈默瘫坐在地,望着手中完好无损的玉珏碎片。苏雪蹒跚走来,将修复的断琴递给他:“你做到了...玄音门的传承,终于可以延续下去了。“远处,朝阳缓缓升起,驱散了最后的黑暗。但陈默知道,在某个未知的角落,千机阁与巫族的残余势力,仍在酝酿着新的阴谋...
血色残阳缓缓沉入雾隐山后,血月谷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与腐臭气息。碎石堆中,听雪楼弟子们举着玄铁火把,橘红色的光芒照亮满地狼藉。断裂的青铜雕像歪斜地插在焦土里,吞月兽的机械残骸冒着青烟,齿轮与铁链缠绕成扭曲的金属巨蟒。
“小心那些九幽残渣!“苏雪的声音沙哑疲惫,她用染血的袖口擦拭断琴,琴弦在火把映照下泛着暗红。几名弟子正用裹着符咒的白布,仔细包裹散落的九幽枢碎片,稍有不慎触碰到碎片边缘,白布便会冒出缕缕黑烟。
陈默蹲在祭坛废墟旁,指尖拂过九曜星盘残留的刻痕。星盘表面布满裂痕,却仍在微微发烫,仿佛还在诉说方才的惨烈。老陆的尸体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担架上,方士正用朱砂在其额间绘制往生符,口中念念有词:“老伙计,待回雾隐山,定要给你立个衣冠冢...“
突然,一名弟子惊呼出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他的火把照亮了祭坛角落——那里蜷缩着个灰袍人,骨笛早已破碎,脸上的咒纹黯淡无光。正是当日围攻陈默的神秘人之一,此刻气息微弱,却死死攥着半卷羊皮纸。
陈默快步上前,小心掰开那人僵硬的手指。羊皮纸上画着扭曲的地图,用鲜血标注着“九幽祭坛遗址“的字样,边缘还写着几行歪斜的小字:“他们...要复活...血瞳巫祖...“字迹未干,暗红的血渍正沿着纸边晕染。
“看来千机阁的阴谋远未结束。“苏雪皱眉将纸接过,放入随身锦囊,“不过眼下先清理战场,将可用的玄铁与机关零件回收。听雪楼需要重建,我们也得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
夜幕降临时,谷口燃起了数十堆篝火。伤员被安置在临时帐篷中,草药的清香混着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陈默独自坐在一块巨石上,望着天际闪烁的星辰。玉珏碎片在他怀中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远方未知的召唤。而远处的阴影里,几双幽绿的眼睛正悄然注视着这一切,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在重建的喧嚣声中,听雪楼后山的竹林深处,肃穆的气氛凝固如冰。三十六座新立的石碑整齐排列,碑身皆刻着玄音门特有的镇魂纹,每块碑前都摆着弟子们生前最珍视的物件——生锈的玄铁剑、半卷残破的功法秘籍、褪色的平安符。苏雪手持沾着晨露的白菊,逐一擦拭碑面,指腹抚过“林明“二字时,泪水悄然坠入尘土。
陈默站在墓群前方,看着列队的弟子们。曾经三百人的精锐,如今只剩下九十余人,许多年轻面孔都带着新伤。他们的玄铁护腕缠着黑布,那是听雪楼为逝者守孝的标志。“师兄,阿青的父母...还不知道消息。“一名少年哽咽着递上家书,信纸边缘被泪水晕染得发皱。陈默接过信,想起那个总在厨房帮忙的机灵丫头,她最后一次笑着说要学做桂花糕的模样,此刻如刀割般刺痛心脏。
方士在一旁整理着从战场回收的遗物。他将一枚刻着齿轮的青铜坠子放入木匣,那是他逝去弟子的随身之物。“这些东西,等局势稳定,都要送回他们的家乡。“老人声音沙哑,鬓角新添的白发在风中凌乱。
重建工作仍在继续。工匠们将吞月兽的残骸熔铸成新的玄铁梁柱,破损的机关零件被改造成防御陷阱。但每一次敲打声响起,都仿佛在叩击众人的伤疤。苏雪特意在新建的演武场旁设立碑林,命人将牺牲者的事迹刻在石壁上:“林明,十七岁,为掩护同伴引开机关兽,力战而亡;周清,十二岁,守护镇魂钟核心部件直至最后一刻...“
深夜,陈默独自来到碑林。月光洒在石壁上,映出密密麻麻的名字。他抚摸着那些刻痕,突然听见细微的啜泣声。循声望去,是两个年幼的弟子跪在碑前,正用颤抖的手描绘碑文。“我们会记住的,“其中一个孩子抹着眼泪,“以后练剑偷懒时,就来这里看看他们。“
远处,新修复的听雪楼亮起灯火。陈默望着那片温暖的光晕,握紧腰间的裂空刀。伤痛不会消失,但新生已在废墟中萌芽。他知道,这些带着伤痕的弟子,终将成为守护这片土地的新力量,而逝去者的意志,也将永远在月光下的碑林里,与听雪楼一同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