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先秦时期浙江的教育与进贤
有关先秦时期浙江史事的重要文献,比较集中的主要有《国语·越语》两卷、《史记》卷四一《越王勾践世家》、东汉初袁康撰有地方志性质的《越绝书》和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诸书,以及《春秋》三传、《战国策》等书中的一些零星记载。虽然诸书没有关于早期浙江教育的专门记载,蛛丝马迹,见微知著,我们仍然能从前人的记录中寻找到一些信息。
从目前的存世文献来看,先秦时期的浙江教育,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统治时的越国,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记录。
春秋末,勾践的父亲允常当国,与吴国交恶,战事开启。公元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千有余岁而至句践。”(《越绝书》卷八)吴王阖闾听说允常死,兴兵伐越,越王勾践败吴于檇李(今嘉兴),阖闾被射伤,死后夫差即位。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在听闻吴王夫差日夜练兵时,不听范蠡劝阻,先发制人攻吴,结果兵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在败局已成的情况下,勾践不得已向吴国求和,派遣文种贿赂吴国宰嚭,幸得保命。经此一役,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史记》说:
越王句践反(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是勾践未采纳范蠡劝谏后的亡羊补牢之策,也是此次遭受重大战败的直接教训。在《越绝书》卷七勾践与南下说越的子贡一番对话,说出了勾践的深刻反省:
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闻之,除道郊迎至县……越王句践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与吴人战,军败身辱,遗先人耻。遁逃出走,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子贡曰:“臣闻之,明王任人不失其能,直士举贤不容于世。故临财分利则使仁,涉危拒难则使勇,用众治民则使贤,正天下、定诸侯则使圣人。”
“明王任人不失其能,直士举贤不容于世。”勾践的话虽然有传话吴王以示弱的政治考虑,子贡的建议却直击勾践的策略软肋。
范蠡尊之为师的计倪,即计然,春秋时期著名谋士,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人。《越绝书》卷九计倪专章较多篇幅记录勾践与计倪治国理政的讨论,其中有一段对话:
计倪对曰:“夫仁义者,治之门,士民者,君之根本也。闿门固根,莫如正身。正身之道,谨选左右。左右选,则孔主日益上,不选,则孔主日益下。二者贵质浸之渐也。愿君王公选于众,精炼左右,非君子至诚之士,无与居家。使邪僻之气无渐以生,仁义之行有阶,人知其能,官知其治……”
计倪曾授范蠡七计,范蠡后佐勾践,用其五而灭吴。《汉书·货殖列传》说:“昔粤(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十年国富,厚贿战士,遂报强吴,刷会稽之耻。”勾践灭吴以至最后能“霸越”,最根本的一条是能任用贤才,礼贤下士。其实,礼贤下士的优良传统,越国开国之君无余就有深刻认识:
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问天地之道,万物之纪,莫失其本。神农尝百草水土甘苦,黄帝造衣裳,后稷产穑、制器械,人事备矣。畴粪桑麻,播种五谷,必以手足。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小大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其故何也? 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越绝书》卷八)
“见耆老,纳诗书”是大禹治理“莫将自使”的越地“海滨之民”的重要措施,无余是将此作为大禹仁政的重要功绩之一列出来的,可能也是他在越国为政的亲身体会。
选贤择能,虽然是政治行为和治国方略,但同样体现出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赏识。而知识和才能从哪里来?显然从学习中来,从教育中来。所以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尊重,其实就是对教育的尊重和重视。春秋战国时越国的教育如何,目前还少有直接的材料来证实,但我们不妨从这个侧面,管窥彼时越国的教育和社会风气。前面征引了子贡的一席话,子贡是孔子著名的弟子,同时也是教育者。从勾践对子贡“除道郊迎至县”“稽首再拜”的尊敬态度,他的言行对勾践的触动是可以想见的。《越绝书》卷七评论说:“是时句践失众,栖于会稽之山,更用种、蠡之策,得以存。”后面紧跟着说:“故虞舜曰:‘以学乃时而行,此犹良药也。’王曰:‘石买知往而不知来,其使寡人弃贤。’后遂师二人,竟以禽(擒)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