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3章 这个于七可以的
很快海岛上的监狱守备军就不惊讶了,因为死人是不会惊讶的。
全岛大概有二百多的守备军,算上一些后勤民夫,也不到三百人。
几分钟之内,这三百来号人就在驱逐舰的炮火攻击下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说白一点就是死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海岛西北方向几公里外的驱逐舰舰桥指挥室内,林浩文正拿着夜视望远镜,远远地观察着前方的岛屿。
这几个月来,林浩文一直负责登州军管会的工作,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舰上重新当舰长了。
这次算是郑芝龙集团给了他机会,让他“重操旧业”,再次回到驱逐舰上指挥作战。
林浩文的红外夜视望远镜中,海面和岛子就像白天一样清晰,只不过画面是绿的。
其实早些时候侦察无人机和各种雷达就已经把岛上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现在林浩文拿着望远镜,更多的是一种欣赏。
当然,战争是残酷的,几分钟内杀掉几百人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辉煌善举。
不过有一点要明白,要么不开战,一旦决定开战,对待敌人就不能有任何怜悯,否则就可能给自己造成严重损失,是对自己人的不负责任。
这时候,海岛上已经是火光冲天,岛子最高处的炮台,还有炮台下方的兵营全都是一片火海,唯一的码头也被陆战队员乘坐冲锋舟占领。
这里要说一下,参与本次行动的陆战队员不全都是驱逐舰的原班人马。
本次行动的队员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军管会在登莱地区征召的新兵,还有登州军事学院的一些学员,他们使用的武器也是登州军工厂新生产的步枪。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批新军人不论是思想觉悟还是军事素质,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样的作战机会,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习”。
毕竟双方军力差距巨大,在驱逐舰现代装备的打击下,对方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还手的机会。
所以,在林浩文决定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时,就已经在考虑把这次作战行动当成新军队和新武器的校验场。
新军人们没有让他失望,非常好地完成了既定任务。
现在,部队已经攻占了海岛码头,并且在后方情报的支持下,开始逐个剿清残敌。
除了陆战队员,驱逐舰的舰员们也不是原班人马,有差不多五分之一的舰员都是登州军事学院海军相关专业的实习学员。
虽然登州造船厂正在生产的铁包木蒸汽船和现代驱逐舰差异巨大,但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一些舰艇上的规矩和各种训练也都是一以贯之的。
所以,这次行动林浩文也特别指示,要带上军事学院海军专业的学员。
总而言之,这次不大的军事行动本来只是为了救回“东海二号”以及于七一众船员,结果直接被林浩文搞成了一次大规模实战训练。
行动前,洪宽看着林浩文的作战方案,笑着说舰长这是“连吃带拿”,林浩文则回复道,“老子不仅要拿,还要把饭店也搬走”。
充分利用资源和机会,这是林浩文的一贯原则。
回到舰桥指挥室。
这时候,作战行动已近尾声。
“先头部队找到于七他们了吗?”林浩文放下望远镜,问洪宽。
“已经找到了!”洪宽看了一眼电子地图以及一线部队传回的视频,“于七的人正依托监狱内的掩体,和郑芝龙的海岛守备部队作战!”
“作战?”林浩文来了兴致。
“是的,舰长,你看!”洪宽指了指指挥室的电子屏幕。
“这个于七可以的!”看了一会儿作战实况,林浩文夸赞道。
早先跟郑芝龙使团谈崩后,林浩文就下令驱逐舰出海,动用无人机地毯式侦察整个东海,寻找“东海二号”和于七的船员们。
在现代侦察手段的全力搜寻下,最终,“东海二号”以及于七等人全部都找到了。
“东海二号”被郑芝龙的人开到了泉州府中左所,也就是厦门岛,于七和他的海员们则被关押在东海琉球列岛最北边的一个荒岛监狱里。
于是驱逐舰带着救援部队迅速开赴荒岛监狱的外海。
可就在林浩文准备下令救人的时候,关押在监狱中的于七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上刑场前吃断头饭的时候,于七突然发起暴动,带领部下控制了监狱的牢房。
无人侦察机把讯息传回时,林浩文也大为惊讶,这个于七还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于是,林浩文决定将救援行动推后,进一步观察于七接下来的行动。
于七确实没让他失望,不但聚拢了自己的二十多名部下,还把监狱在押的所有囚犯都纳入了自己麾下,依托坚固的牢房建筑,和岛上的守备军对峙。
数天的对峙后,岛上的守备军终于气急败坏,决定使用火攻。
于七也破釜沉舟,决定冲出来跟守备军鱼死网破。
只是于七的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是他部下这一百多人毕竟是乌合之众,面对郑芝龙的正规军,肯定是碰不过的。
这个时候,林浩文终于决定出手了。
21世纪的现代武器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威力大,第二就是精准。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发现即摧毁。
也就是说在现代战场上,想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地伪装,不能被敌人发现,否则就会被消灭。
对敌人来说也是一样,他们同样会想方设法不被我军发现。
就拿海军来说,二战之前的大炮巨舰时代,各种巡洋舰、战列舰大行其道,船上通常也装备了超级厚的装甲,用以提升舰船的防护力。
可是到了后来,随着航母、舰载机出现在战场,海战已经由大炮巨舰互相对射,转变为舰载机的空中打击,大炮巨舰的战法开始失灵了。
再后来,随着各种现代武器的出现,特别是反舰导弹问世后,大炮巨舰时代彻底成为历史。
没有哪国海军会在船上安装厚装甲了,因为没有必要。
在现代武器的打击下,再厚的装甲也都是脆皮,除了占用船宝贵的排水量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以炮大甲厚著称的战列舰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战争的形态转别为你躲我藏,看谁先被发现,伪装和搜索成为了军队的重要主题。
林浩文的驱逐舰回到明末,携带了雷达、无人机等各种现代的搜索侦察手段,任何古代军队在驱逐舰面前,都跟裸奔无异。
在无人机一轮扫描过后,海岛守备军的所有兵营、据点、炮台和其他工事全都清晰地标注在了驱逐舰的作战地图上,智能作战系统也迅速生成了攻击方案。
所以,在林浩文决定出手后,战斗迅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