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变动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2 研究思路

本书的研究任务,是系统地研究财税体制改革和财税政策变动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居民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上述内容均对政府间财政关系、预算制度改革、税制改革三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重大部署,本书从上述财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出发,探索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预算制度改革与居民消费关联不大,本书将预算制度替换为财政支出结构。其替换的合理性,主要基于三点:第一,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第二,财政支出是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途径之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第三,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书的逻辑思路见图1.1。

图1.1 本书的逻辑思路

综上所述,本书将从税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分权三个方面建立财税体制改革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基础,建立在含政府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框架下。在税制结构方面,为了更加清晰地研究税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书从要素税收角度出发,将其分为消费税、资本税和劳动税;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本书按照对生产活动作用的不同,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在财政分权方面,本书研究了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差异性影响。本书对这些细化的财税体制特征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与机制探索,并经过详实的数理推导以及实证分析,最终得到结论与启示,以达到提高居民消费的目的。

以上述逻辑思路为基础,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的研究框架

如图1.2所示,本书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究准备,为全书所做研究奠定基础,包括第1章、第2章和第3章。第1章从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背景出发,阐释研究的宏观背景、政策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以居民消费研究为主体,围绕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以及财税体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文献梳理。第2章首先对研究中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其次结合统计研究结果发现现有研究不足,以对居民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率的统计特征进行解释,而本书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此进行补充。此外,文献综述部分还对文章涉及的三个重要的财税体制组成部分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并进行文献评述,为后文理论与实证分析做好准备。第3章一方面对居民消费率进行描述性统计,明确了中国居民消费率现状;另一方面初步探索了三个重要的财税体制组成部分与居民消费率的相关关系,为后文研究奠定事实基础。

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就财税体制和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展开理论分析,包括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的理论研究部分。该部分统一在由Barro(1990)提出的含政府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参考已有做法,逐一引入不同税种、财政支出结构、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程度等变量,通过动态优化过程求解均衡路径上的居民消费率与税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程度的关系,并根据方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选择数值模拟或静态比较分析方法得到最终结论。结果发现:①不同税种的税率对居民消费率均起到抑制作用;②政府财政生产性支出占比越高,居民消费率越低;③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程度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正“U”形关系。

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论,在研究测算税制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程度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实证方法展开实证检验,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的实证分析部分。第4章借鉴Men-doza等(1994)对要素税率的测算方法,测算了2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成员1965—2014年的消费、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的平均有效税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上述理论判断,并揭示不同税种对居民消费率的抑制强度不同,即消费税强于资本税,资本税强于劳动税。第5章基于数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在2007年之前使用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样本时间范围为2002—2006年;在2007年及以后使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在实证方法上,除了基本的固定效应模型之外,我们还尝试使用XTSCC模型、更换因变量、分样本回归等方式进行稳健性分析,增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第6章主要使用中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同时尝试使用XTSCC模型、更换因变量、分样本回归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结果。

第四部分是研究结论,总结全书内容并提出政策建议,即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