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陷阵之志
更是因为长安城通衢许多地方,乃是交通枢纽,占了长安城,几乎就断了半数大唐疆土的供给。
顿了顿,看着面前的诸公,陈秋安继续说道:
“叛军久经战阵,也是有脑子的,尹子奇正在带着数万人猛攻睢阳。”
“睢阳,南阳,两地,都是很重要的地方。”
“睢阳一旦告破,江淮粮道被断,长安打进去了我们也输了。”
王维指了指地图,“所以要救睢阳。”
杜甫一脸地疑惑,问道:“陛下不是让殿下北上吗?”
“怎么还要谈这个事情?”
李白、王维对视一眼,就好像听说了什么破天荒的事情,“是吗?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这几天来了圣旨吗?”
李泌看着整个议事堂里的人,懵了。
他好像一个个都在装傻的诗才名流们,感觉自己的三观大受震撼:
说到底李泌二十多岁,听着这些人的故事长大,真见了这些人装傻的样子总有种人设崩塌的感觉。
“你们聊这种事情的时候,能不能回避一下……别拉着我和你们一起啊。”
见了齐王把询问的眼神抛给自己,他无奈回答道:
“我的看法是……可行。”
李泌装完无奈之后,恢复精神,说道:
“这个计策是可以的,没有问题,先得稳住睢阳,”
“不过,有一件事,齐王得答应我。”
“陛下曾答应我说,等天下叛乱平定,就允许我回山里,齐王可不能反悔!”
陈秋安点点头,笑着对这位从七岁开始嚷嚷着要退休嚷嚷到六十岁的小老头说道:
“我答应。”
“行了,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我们便开始安排。”
“这一次从长安出发,我们的任务便是保住睢阳、南阳,稳住阵线!”
陈秋安细细说道:“我们需要三股兵力,一股乃是得有人看着长安,长安不能有错漏。”
“崔兆尹,此事便交给你来办。”
此话落地,在场的人无不是一片震惊神色。
崔光远茫然地抬了抬头,他今天本事来一睹豪杰风采的,怎么还有他的事情了?
要知道,京兆尹崔光远在唐玄宗时代就是太子铁杆。
陈秋安似乎是没有发现,还是说道:
“崔兆尹,你来守长安,四门城防炮交到你手里,还有那五千弓兵,我相信你的本事。”
“可是……”崔光远似乎是有些犹豫,“我是陛下当年留在京城的故交,齐王就这么放心把这些东西交给我?”
陈秋安颇为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是安禄山的故交?”
崔光远连连摇头,“绝无可能!”
“你是陛下的故交,又不是安禄山的故交,本王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本王要的是大唐安全,你只要效忠大唐就行,效忠谁关我鸟事?”
陈秋安骂道,“别他妈可是什么不可是的了,本王信得过你,你就别跟本王废话。”
崔光远算是明白过来,眼神中满是激动——本以为已经没有他的事情了,他朗声说道:
“必不辱齐王信任!齐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李泌在一旁,看着陈秋安。
这位自幼便是天才少年的人对齐王的兴趣愈发浓了。
“好了,接下来,南阳。”
陈秋安指了指地图上的位置,“南阳,必须打。”
王维左手佛珠,举手提问:“可是齐王,这南阳乃是边军名将武令珣的军队陈兵所在,少说有三万军,而我们手中也不过才堪堪有两万军。”
“哪怕是配上了齐王的军械,也应当只能在南阳,睢阳当中选择其一才对。”
“睢阳至少仍然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只是被猛攻,可南阳已然陷落。”
“我认为,还是应当先打睢阳。”
这些日子里,长安的罗东也没闲着,一直在猛猛生产,至少能有五千士兵,能用上齐王军械。
陈秋安笑着说道:“诗佛所说甚是有理。”
“不过,我却有另外的想法。”
“睢阳不是还有军队吗?”
议事堂里,众人都有些茫然,不知道齐王在说些什么。
“不用管了,都听我的。”
陈秋安也不好解释自己手里头有上帝视角,知道安史之乱的发展过程这个事情,只是说道:
“王维,你去镇守潼关。”
“潼关的高适跟着哥舒翰学了不少东西,由他带兵,去打南阳。”
“我还是只要我的八百军,我去打睢阳。”
议事堂里,一片宁静。
所有人都没想到,齐王竟然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置于险境。
潼关,八百军破万军;
长安,八百军破五万军;
如今的睢阳,可是有十万军,他竟然还敢这么来?
“齐王不可啊……”倒是崔光远率先开口,却被陈秋安骂道:“闭嘴!”
“说了你都不算自己人,我要冲锋陷阵,别管了。”
“守好你的长安,保护好你的十八房外室,别废话!”
议事堂内,众人都展颜一笑,气氛略微舒展了些。
陈秋安笑了笑,“放心吧,各位。”
“我能这么决策,自然是有我的原因的。”
面前面板的系统商店里,有一个他很感兴趣的词条:
【词条:陷阵之志】
【在战阵中时,己方士兵士气+50%,状态提升100%】
【售价:30000国运】
很公道的价格,和陈秋安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那个振奋人心的词条差不多。
“有了这个词条,若是我在战阵中冲杀,岂不是……”
他着急需要三万国运,他稍微估算了一下,等抵达了睢阳,高适也应该已经拿下南阳了。
应该差不多够了。
穿越过来接近一个多月,他意识到了:
这是一个武将兴起的时代!
有兵权在手,才能有话语权!
“一支能够靠着自己,就能横扫欧亚大陆的铁军。”
“安顿就绪,明日出发!”
……
而此时,高适非常紧张。
大抵一个多月前,他打开了齐王留给他的第二个锦囊。
第二个锦囊上,齐王让他屯兵,养好几匹骏马,一小批精兵。
高适只当是齐王需要像长安那八百兵一样的精兵了,便挑选了不少。
精兵们也很荣幸,能为那么骁勇的齐王所用。
高适也很开心,毕竟他总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然是开心的。
直到高适打开了第三个锦囊。
上面只有几个大字:
“眼下局势,你前些日子训练的精兵,你来统帅。”
“出发游击,路线在纸背,我们睢阳见。”
“我相信掌书记不会让我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