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石台之战
洪秀全见景迎已退、铜陵空虚,便下令冯云山继续进攻,务必拿下铜陵。
冯云山在战前激赏将士,对着士兵说打败清朝后他们将获得自由和康宁,上帝和他们同在。太平军的战斗欲望瞬间拉满,连克宜秀,枞阳等地,池州岌岌可危。
池州守将朱宁联合卢江、石台两地军队共抗太平军主力,苏皖两地和平的像没有发生太平天国起义一般,只有池州异常惨烈。
本来已经进入僵持,不料太平军主力突然分兵北上,庐江不敌被破,守将朱华兵败自杀。
朱昭趁皖军空虚攻占了祁门县,黟县知县望风而逃,黟县遂归明军,朱昭继续北进,石台县就这么被咬住了。
朱宁见大势已去,遂投铜陵而去。石台县守将想我可不能被这些坑货坑死,遂降了太平军。
景迎闻讯亲自带兵收复了庐江,前往铜陵等待太平军前来决战。
大帐内,景迎正脸色凝重的看着沙盘。
忽然一个小兵冲了进来。“大人,萧朝贵领兵一万进攻庐江县,朱宁请求派兵支援。”
景迎头也不抬的说道:“传令,不管他,让他自己照顾自己。”
使者道:“是…呃…啊…”
景迎抬头盯着使者道:“啊什么啊,传令让朱宁自己坚守庐江。”
“可是大人,朱将军手里只有两千人啊。”
景迎抬头盯着使者道:“只是让他负责守城罢了,我会派出军队适时对他进行援助的,这是他们的围点打援之计,如果我们步步受制,迟早会露出破绽的,派出多少就会被他们吃掉多少。”
“大人告辞”使者走出大帐,纵马向北而去。
“刘树增”景迎对站在身旁的青年军官吩咐着命令。刘树增原是江浙巡抚林则徐帐下的亲将,由于能力出众被中央调来当江淮军区副将。“你率五千士兵守住青阳夺下石台,断绝江西农民军和太平的联系。”
刘树增拍了拍胸脯:“保证完成任务”说罢便向帐外走去。
“站住,莽撞的小子,给我活着回来。”累迎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刘树增。“得令”
刘树增出帐后把军队分成两路,留两千人守着青阳,自己带着剩下的士兵直扑石台。刘树增率部翻山越岭,在湿热中穿行,最后突然出现在离石台仅有十里的一座小山上。
“什么?这是清军?”在江西农民军将领高泰的眼中清军十分孱弱,在随朱昭打江西的过程中有些清军甚至连使刀弄棒都费劲。“他们怎么来的这么快?”
“禀报将军,清军在离我们五里的地方扎寨安营。”
“没道理啊,清军兵少粮匮,利于急战,如今却主动采取防守,其中必然有诈。再探”“是”
一天过去,清军仍然没有动静。“难道他们只是清军的前部先锋?在等清军主力到来。”高泰对旁边的参谋说道。
所谓参谋不过是村里的教书先生,你让他搞教育他还能给你讲个四书五经,你让说打仗人家是真不造啊!为什么不让其他人来呢?农村的教育还没普及,农民们对种田之外的事情懂的是真没有几个。
看着眼前毫无反应的参谋,高泰摇了摇头。
又一天过去了,刘树增令人把仅有的三十匹马尾上绑上树枝,放马在后山狂奔,高泰见到这个情形更加不敢盲目出战。
到了第四天小兵报知高泰,刘树增撤兵而去。高泰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前几天清军叫阵我没有出去,我是想看一看他们究竟有多少兵马?今日清军撤军了,他们果然人少,不堪久战。众将士随我杀出,建功立业,就在当下!”
就这样,高泰带领本部一万兵马直追刘树增而去。刘树增事先探明高泰乃万军拥戴之将,阴谋诡计定然拿不下他。
于是他率军在高泰必经之路上埋伏,力图搅乱其队伍。
高泰见前路山林险峻,心里突然感到不安,便唤来向导问道:“此为何地?”“此地名为直谷,山中只有一条路可以行走,由于山路笔直,故称直谷。”
“直谷,若有人断其谷口,我军休矣。”于是高泰又派出了比之前多一倍的斥候,生怕谷口被人截断。但斥候来去一批又一批,愣是没有发现一点清军的动静。慢慢的,高泰也放下了戒心。
“看来是我多虑了,全军加速前进。”高泰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杀~”忽然大批清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把高泰率领的军队冲成了两段。
“你,你们不是说你们没有探到清军的消息吗?”高泰指着斥候们怒道。
斥候们纷纷喊冤道:“将军饶命,我等只看见前后谷口没有清军,山上只有一些老百姓。”
“我等中清军吕蒙夺荆州之计也。罢了,等仗打完了再找你们算账,左右随我杀出包围圈。”高泰身先士卒,一连杀死了好几个清军,刘树增见状也只好亲自来与他交战。
慢慢的,高泰手下的军队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发现好像只剩自己一人了。
高泰见状悲愤不已,正欲拔剑自刎,刘树增叫住了他。“高将军,刘树增素制你乃忠义之辈。怎样报国不是报国呢?希望将军可以帮助我们一起推动变法,挽救苍生!”
高泰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便率部投降了清军。
由此,刘树增只凭三千精兵平定了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