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不是学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去去就回

至于林仕哲、李易的班主任李迪与校长周民强。

也觉得这次五省联考是给李易一个教训的考试。

高中理综、语文与英语,李易才学了一年。

都没学完,去参加五省联考就是去打个酱油。

认清一下自己的实力。

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才会收敛一下那狂傲的性格。

李易别说考进全市前100,巴郡中学前一百都够呛。

之前那么说,就是为了让李易专注于数学竞赛。

别一天天搞有的没的。

哪个学生像李易这样,一天天可以说不务正业。

考试很快就来临,完全是模拟高考。

早上九点发卷,身份证等等一系列的都要准备。

第一天上午考的语文,把李易搞得灰头土脸的。

重生回来差不多也就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跟着班级学语文也没多少长进。

要不是每天早读课读了读诗词与文言文,可能诗词那六分都拿不到。

而诗词鉴赏与文言文,也做得一言难尽。

一个月也不可能把文言文与诗词鉴赏的水平提上去。

想要正儿八经的提升,至少得半年起步。

阅读理解也是惨目忍睹,只有作文稍微好一些。

考完之后的李易整个人都有些懵逼。

算了下分数,差不多只有100-120这个区间。

这个分数,显然不是李易想要的分数。

不过明年的高考李易又知道阅读理解、文言文、诗词鉴赏、作文考什么。

所以倒也不用那么急。

只是这次五省联考的语文试卷确实把他给做懵逼了。

“算了,后面语文还是要重视一下,花一点时间。”

“好歹也是国粹,作为大龙朝的学生,还是要摆正一下态度。”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李易也就释然了。

记得P大跟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除了数学之外,研究最多的就是大龙朝古典文化。

高低也要重视一下。

好多个院士最喜欢写诗写对联当做贺礼送人,以后媚上也得会一点吧?

舞文弄墨是很多数学大佬的爱好。

小丑国的三奖得主米尔诺,丘成桐,P大的数学院士,以及中科院的数学院士,很多都喜欢舞文弄墨。

所以学好的语文的重要性还是十分必要的。

媚上的时候用得上不是?

中午吃完饭,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溜去了办公室,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写教材。

一本高中数学辅导教材,从集合写到最后的圆锥曲线,每一个环节都得写好。

至少有几十个章节。

内容量与工程量十分浩大。

最为关键的是不能出错,且不能有笔误。

这是一个极其磅礴浩大的工程量。

一本五三那么厚,李易自己编的这本也不会比五三薄多少。

好在高中数学知识都被李易学了个通透。

写起来也比较顺畅。

调整好LaTeX必要的模板与宏包之后,李易就敲着键盘,啪啪啪的写了起来。

辅导教材的第一个大章主要写的是集合。

李易分为了三个小章节,第一小章节是集合的概念,第二章节是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第三个章节是集合的基本运算。

三个章节李易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三个大章的知识点。

让人一眼就懂。

然后题目难度层层递进,巩固练习提高。

这里面还需要补充各种高考真题与各个省份的123模的题目,以及李易自己原创的题目。

还要每年更新高考真题与各个省份的123模的题目。

好在LaTeX源码在自己手中,到时候只需要添加更改即可。

这种浩大的工程量,李易觉得必须要成立一个公司,找一些下属来帮忙更新每年的真题题目。

自己则可以抽出时间去搞科研。

现在只需要把一本原版书籍给做好就行了。

“李易,你在那里敲什么呢?”

班主任李迪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好好的一个天才学生,一天天的不务正业。

五省联考这么重要的考试,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还天天抱着个电脑在那里玩。

他走了过去,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代码,有些迟疑的说道:

“咦,这不是LaTeX?你在写论文?”

李易说道:

“李老师,这不是论文,而是我写的一本辅导教材,等我写完,巴郡中学高三学生用我这本书学半年,数学成绩将会有一个质变。”

“平均分至少高30-50分。”

高考数学全国平均分一般来说都不足八十分。

李易觉得高考数学简单,并不代表别人觉得高考数学简单。

李迪对于李易的骚话没有理会,而是惊讶,说道:

“别吹牛了,你什么时候学会的LaTeX,就算是本科数学系的学生很多都不会,一般来说只有硕士会。”

李易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网上学的,这玩意很简单,一两天就会了,李老师,你该不会不会吧?”

李迪脸色一红,他就渝师大本科毕业,毕业论文word写的,哪里会这个。

也就参加数学建模的时候看别的大佬队伍用过。

“这不重要老李,我说了,我这本教材可以让整个高三学生数学提分30-50分,要不你去跟校长说说,后面高三用我的教材?”

李易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李迪没好气的对着李易说道:

“想什么呢?高三数学教材都是指定用书,是教委那边指定的,他们要吃回扣的。里面利益关系很复杂,你懂不?”

“而且高三年级组组长是林仕哲老师,他估计不会同意你的要求,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利益。

何况你个高中生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数学教材?”

“考了一次高中数学联赛满分尾巴翘上天了?”

李易听到是林仕哲,眼睛一亮,说道:

“早说啊,林老师是吧,我有把握说服他们。”

“去考数学了,教材写出来我看看,要合适我也去帮你说一说。”

李迪知道李易没去高三清北班的原因,所以投桃报李,也帮帮李易。

真要有李易说的那么强,他李迪也是一个功臣。

李易说道:

“好,李老师帮我看好我的电脑,我去去就回。”

李迪没说话,高中数学联赛都能考满分,一个五省联考的数学,对李易来说,有手就行。

等金秋营之后,或者CMO决赛之后,李易有十足的把握说服林仕哲与周校长用自己的辅导教材。

甚至只需要把辅导教材写出来给他们看,就能够成功说服他们。

毕竟这是后世十多年加上李易自己的智慧结晶。

一个有水平的数学老师,绝对能够看出其中的价值。

不一会,李易就到了最后一个考场。

这个考场是高三年级最后三十名的考场,李易从高二恰个位,也只能来这里。

整个考场,除了李易,就没几个人。

这些不读书混日子的学生,早就请假回去玩了。

每个学校都有这种学生,哪怕是巴郡县最好的学校,都有这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