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红巾贼来了
淮浦陈氏之人,陈登跟陶谦在一起,陈瑀陈琮也都在外任职。
而陈登的父亲陈珪,本来担任济北相,此刻正好因疾在家休养。
因此,他的另外三个儿子,陈登的三个弟弟也都在淮浦家中。
陈登先前派人赶回来告知,说是红巾军可能会到淮浦来,让他们到下邳城中暂避。
但是陈珪没有当一回事,认为一伙百姓聚集起来的贼寇,不敢对他陈氏怎么样!
随后又接到陈登的报信,得知红巾贼向西去了,应该不会来淮浦,他们更加放心,没有任何防备。
此刻。
陈珪正在书房里读书,陈应三兄弟则与几个友人在厅中饮酒作乐。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陈珪面前案上摆着书卷,他跪坐在案前认真读着。
“家主!家主!”
管家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急声道:“家主,不好了!”
陈珪面色一沉,抬起头看着管家呵斥道:“如此慌张,成何体统!天塌不下来!”
管家被他这么一说,已经到嘴边的话又一下子咽回去了。
“说吧,出什么事了?”
陈珪这时才慢悠悠的问道。
“家主,红……红巾贼来了!”
“胡说,红巾贼往西去了,怎么会来淮浦?”
陈珪接到了陈登的消息,他相信自己这个儿子的判断不会出错。
“是真的,红巾贼就在一里之外,似乎冲着陈家来了!”
“一里之外?不应该啊!”陈珪站了起来,“你可是亲眼所见?”
“不是,是家仆陈福说的,他说看到红巾贼往我们家这边来了!”
“有多少人?”
陈珪的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急忙问道。
“不知道,他只说那些人胸前都系着一条红巾,手里都拿着兵器,气势汹汹而来,走得很急,还有人给他们带路,看样子似乎是冲着我们陈家来的!”
管家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胸前系带红巾的样子。
陈珪听说了红巾贼的那些事情。
不仅知道红巾贼杀死糜氏兄弟,把糜家的钱粮全部分给百姓,还知道在即丘县发生的事情。
这些都是陈登派人来说的。
他知道这些红巾贼非常痛恨田多和奴多之人。
而自己陈氏一族,不仅田多,大半个淮浦县的田地,都是陈氏家族的田地。
奴仆也多!
如果陈登说的那些事情都是真的,这些红巾贼来了淮浦,会不会真的是冲着陈氏一族来的?
可是陈珪再一想,陈氏一族的威望,在徐州如果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徐州人谁不知道,淮浦陈氏之人跺一脚,整个徐州都要震动。
这些贼人从即丘聚集而起,一路南下,所跟随的也都是徐州人,肯定听说过淮浦陈氏的声名,应该不是冲着陈氏来的!
有可能他们只是想借道淮浦,渡过淮河到广陵去!
陈珪不愿相信红巾贼是冲着自己家来的,也不敢相信。
如果真是冲着自己家来的,现在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家主!家主!”
这时一位家丁急匆匆跑来。
“家主,红巾贼来了!离我们家不到一百步了!”
管家一听急了。
“怎么办?家主,我们快从后门跑吧!”
“不!若连一伙贼寇都镇不住,吓得从后门逃跑,我们陈氏以后在徐州还有何颜面!”
陈珪说着直接迈步往大门走去,他要去挡住这些红巾贼。
管家战战兢兢的紧紧跟在身后。
厅内。
陈应三兄弟,其中二人已过弱冠之年,最小的也有十八岁。
他们三人和四个友人一起,坐在厅内饮酒赏舞,寻欢作乐。
他们的这些友人都是淮浦士族之人。
“哈哈哈……今日畅饮,对酒当歌,又有美人伴舞,真是乐哉!”
一位友人大喜言道。
另一位友人紧接道:“对对对,昨日之乐不如今日之乐,今日之乐不如明日之乐!你们说,我们明日该如何取乐啊?”
陈应大笑道:“明日之忧归于明日,明日之乐亦归于明日,想那么多做什么,来,我们饮酒!”
几个人都已经喝得半醉,此时都举起了酒杯。
“不好了!不好了!”
一位家丁慌慌张张的闯入了厅内。
“几位少君,红巾贼来了!”
“谁来了?”
陈应以为是自己喝酒醉听错了,赶紧问道。
“红巾贼!”家丁缓声答道。
“红巾贼?!”
陈应还是不敢相信,但他此刻酒已经醒了大半,面色变得非常凝重。
“是长兄说的杀了朐县糜家兄弟的红巾贼吧?”
“可不是嘛!可是红巾贼怎么会来了淮浦?”
“他们来了又能如何?难道这些贼人还敢杀了我们不成!”
“听说他们连琅琊功曹都敢杀,徐州校尉吕由也被他们杀死了!”
“琅琊功曹和校尉吕由如何能与我们陈氏相提并论!况且父亲正在家中,便真的是红巾贼来了,有父亲出面,贼人必定退走,我们何必忧之!”
“我父亲知道了吗?”
陈应听着两个弟弟和几个友人的话,越想越觉得心里不安。
他毕竟要年长一些,见识也要多一些。
从兄长陈登送来的消息,可以看得出来,兄长对这些红巾贼非常重视,甚至还亲自率兵去追击。
家丁应道:“家主已经到大门口去了,红巾贼此时应该已经到了门外。”
“走,我们也到门口去看看,我倒要看看,这些红巾贼是不是吃了熊心豹胆,竟敢跑到我们陈家来撒野!”
“走,我们去看看,说不定这些红巾贼一见到我们出现,立刻就吓得抱头鼠窜了,哈哈哈……”
陈家老三走在前面,老四和其他几个友人跟在后面,往大门口走去。
陈应本来想着要不要暂时躲避一下,可是看到他们都走了,只能跟着往大门口快步走去。
周武带领红巾军赶到淮浦,路上问了好几个百姓,一说要去陈珪和陈瑀家,这些百姓都慌张的摇头,说不知道在哪里。
这让周武感到非常奇怪。
陈珪和陈瑀,那可都是有名的人物,这些百姓怎么可能不认识,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家在哪里!
应该是他们知道自己是红巾军,也知道红巾军会劫了富家,把钱粮分给百姓,所以不敢带路。
可是,他们这些小民百姓,为什么要维护陈家?
直到周武遇到一位年纪只有十几岁,智力有些问题的少年,才把他们带到了陈珪家门口。
也看到了站在门外等待的陈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