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们要种地
最开始对付太监的时候急不得,朱由检空闲的时间还比较多,等初步解决了内廷,开始对外的时候,一下子忙碌了起来,分身乏术,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使唤。
连皇后的面也不见,安排定王去安抚他的母后。
上阵父子兵。
太子和定王其实并不差。
朱由检打算好好培养一番,成为自己的助力,既然如此,对于皇后就不能随意,可现在他也顾不上皇后,让定王去安抚是最好的人选。
不久。
校官们陆陆续续的前来琼华岛。
校官们精神不好。
因为逃兵的事,许多校官遭受了牵连,不少人被一撸到底,才提拔了几天,又变回去了大头兵,连带着各营最近都比较懈怠。
其实校官们自己都很茫然。
临近亲征的日子,许多人都恐慌了起来。
只是许多人放不下家人,也舍不得新娶的婆娘,既然心里舍不得,等于有了把柄,那么心里再多的恐慌,也不敢随意逃离。
全军近两百名校官,一小半维持秩序,大部分被招来。
根据各营各队依次席地而坐。
等皇帝出面。
众人这才连忙起身。
皇上对他们不薄,许多人娶上了媳妇,在宫里短短的十几天,吃了一辈子都吃不上的油水,虽然心里有恐惧,大多数人还是感激皇帝的。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朱由检笑着抬了抬手。
校官们比士兵们更有秩序,很快恢复了安静。
他们也不知道皇帝召他们来干什么。
有人猜测是因为逃兵的事。
许多人内心不安。
难道事情还没有过去么,皇帝对处罚不太满意不成。
“朕知道许多人不愿意打仗。”
“其实谁又愿意打仗呢。”
“打仗就会死人,其实无论是朕,还是朕的子民,唯一欢喜的只是种地而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繁衍生息,一代传一代。”
军士们安静了下来。
皇帝说的没错。
朱由检不怕讲道理。
讲道理的前提是事实。
“可自古以来,我们周边总有杀不完的蛮族,他们一直往我们疆域的方向扩,”
朱由检伤悲道。
“沙沙......”
下笔如飞的云南道御史卫祯固手一抖。
一滴墨水沾染到了白纸上,工工整整的文字,立马多出了一块刺眼的地方。
卫祯固复杂的眼神盯着那团墨水,很快重新飞舞起来。
前两日。
许多同僚被皇上派回自己的原籍督粮,皇帝此举倒算不错,卫祯固原本以为自己也会被派回老家,没想到却被皇帝调到身边,成为皇帝的文书。
皇帝越说越离谱,卫祯固手抖的频率也变多了。
“他们不让我们种地。”
“我们辛辛苦苦的种地,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他们就来抢我们的收成。”
“我们好不容易搭建的房屋,一家子和和美美,他们就来摧毁我们的房子。”
朱由检大声的说道。
“诸位在宫里头听了不少的戏,看看我们的史书,他们欺负我们多少次了。”
“不是我们想要打仗,实在是不把他们消灭掉,我们的后代就无法种地,就无法建房子娶婆娘,我们遭受的苦难,都是强盗们带来的。”
“诸位。”
“我们没有退路啊。”
军士们听得咬牙切齿,内心的危机感大增。
许多校官连连点头。
“为什么贼军越来越难消灭?”
“因为朝廷无法救灾。”
“朝廷无法救灾,灾民得不到活路,于是贼军越来越多,始终消灭不完。”
“为什么朝廷不救灾?”
“因为蛮族一直在劫掠我们,朝廷只能把所有的物资用去对抗蛮族。”
“我们的痛苦,都是蛮族造成的。”
“蛮族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真要是放蛮族进来,我们的妻儿老小怎么办,他们是吃人的野兽,身为一家之主,我们责无旁贷。”
原来如此。
校官们终于明白了,为何日子越来越难。
最近看的戏曲讲的国破山河的悲苦,他们可不愿意自己的后代也沦为此。
“谁不让我们种地,就把谁种地里。”
朱由检大手一挥。
气势磅礴的吼道。
有名校官爬了起来,振臂高呼。
“杀!”
校官们到底要比士兵们醒目些,很快附和起来,声音逐渐合二为一,划破天际。
震耳欲聋的呼声中。
卫祯固终于放下了笔,看着自己记载的内容,舔了舔干枯的嘴唇。
这要是留于后世,不会被后人笑吧?
校官们打了鸡血,皇帝亲口承诺打完仗要分地给大家,各个满意而归。
太子和定王等皇子两眼冒星星。
父皇太厉害了。
老太监王承恩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此时。
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这些新提拔的校官,大多数人并不合格,身上穿着军服,骨子里还是老百姓,连军士都算不上,皇上刚才的鼓舞,也只能一时鼓劲,但无法长久维持。”
卫祯固垂着手。
不知何时靠近,小声的提醒。
王承恩听到这话不高兴了。
独你聪明。
非要来煞风景。
这名新来的官员性子不太沉稳,才入宫几天,就急着发表意见。
太子最近学着做事,尝试为这官员带标签。
没人喜欢听不好听的话。
特别是众人情绪激动的场合。
卫祯固视而不见。
说话前已经做好了不被待见的准备。
朱由检笑了。
“你说的对。”
“所以更需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战,哪怕对事实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卫祯固一脸的意外。
皇帝竟然没生气。
朱由检认真打量眼前的卫祯固,明末有不少良臣名将的,只不过明末受环境所困,人才并不能发挥出威力,也无法解决大环境的问题。
比如这位云南道御史卫祯固。
朱由检知道此人,因为此人的名气,所以把此人留下来,而不是外放回地方。
李自成的决战书送到京城后,大多数的官员并没有办法。
连内阁首相陈演也当起缩头乌龟。
不是他们傻,正是因为他们聪明,才知道大明现在的难题有多大,所以他们是真没有办法,也不愿意出面承担责任。
但是也有不少人希望能挽救大明。
比如驸马都尉巩永固。
他希望招募一支军队,能为大明做出最后的努力,虽然崇祯皇帝并没有答应,可这位遭受排挤的勋贵,反而是他殉国了。
还有就是这位云南道御史卫祯固。
两个人的名字里都带着固,这种巧合让人感叹。
这位云南道御史是有才的。
要从内阁大臣李建泰说起,此人未来投降大清,又在顺治六年造反,失败后被杀。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收到李自成的决战书后,必然要做出回应,于是有了亲征的决定,虽然说要亲征,可崇祯皇帝并没有真的亲征打算。
最后由内阁大臣李建泰代帝出征。
李建泰带领两千京营出发,前脚出京城,后脚就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地方官府害怕他来征兵索饷,拒绝他进城,弄得堂堂督师辅臣威信扫地。
最后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率兵攻打了京畿地区的广宗县城,这才获得了粮草。
当时的京营士兵已经跑了一半。
再没办法获得粮草,剩下的一半都没了。
这也真是个笑话。
明初的时候,蓝玉率兵攻打大明的县城,到了明末的时候,内阁大臣率兵攻打大明的县城。
总之。
内阁大臣李建泰代帝出征,崇祯皇帝是真的把希望放在此事上的。
进行了庞大的礼仪工程。
内阁、勋贵、太监、京营、六部、督察院、大汉将军等等所有京城的部门都参与了,龙头节钺与尚方剑一个不少,文武恭送从午门外一直排列到正阳门外。
反而是云南道御史卫祯固提前告诉了崇祯皇帝不要指望此事,并举出了种种理由。
“一兵一饷专倚本地,何以居重驭轻。”
“当事者应该呕心沥血筹措实兵实饷,切勿以为推毂有重臣,便可袖手旁观了。”
他提出的忧虑皆成为了现实,李建泰连京畿都没出去就遭受了粮草问题。
也告诉了皇帝不要抱有侥幸。
提出只有据太行山一战,以几幸万一,过此天然屏障,则千里坦途,众寡不敌,不用说战不成战,就是守也守不成了。
可惜。
呕心沥血筹措实兵实饷这条建议,并没有被崇祯皇帝当做生死攸关的大事,还在顾忌脸面不愿意丢人。
他的办法虽然不一定能挽救大明,却是明末时期,难得的比较务实的方案之一。
现在听到他质疑校官们的能力,朱由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
这就是原因了。
朱由检需要人来为他做事。
做实事的人。
这些人无论是忠心也好,贪婪也好,前提是把事情做好。
比如驸马都尉巩永固。
他要是真的拉出了一支军队,不指望打仗,只需要维护后方的秩序,那么多花出一倍的费用也是没问题的。
最怕的是多花了几倍的费用,事情还没办成。
见皇帝竟然认可自己。
卫祯固可顾不上规矩,连忙说出自己的忧虑,“皇上,打仗其实打的是后勤。”
“现在贼军势大,皇上应该依托太行山脉,搜罗废将、联络三边、分信守河,静以观变,只有据太行山一战,以几幸万一,否则贼军过此天然屏障,则千里坦途,众寡不敌,不用说战不成战,就是守也守不成了。”
这胆子可就大了。
直接放弃山西大部分的土地了。
当下朝廷的主流舆论还是如何保住山西。
其实卫祯固的话是对的。
李自成的大顺军入山西后,因为过了黄河,并没有地理优势,所以沿途没有抵抗,连太原城也轻松拿下,反而是在太行山脉的宁武关遭受了周遇吉的抵抗。
这也是大顺军东征后,唯一遭到的军队作战。
虽然有山西总兵周遇吉的原因,也有因为此地的地利,能让周遇吉手里的几千兵发挥出作用,否则在平原地带,伤不了大顺军分毫。
宁武的东边是五台山,五台山之东同属于太兴山脉,不适合大军行军,大顺军反而要往北击破大同宣府,然后从居庸关进入京畿地区。
又是宁武关,又是居庸关等,这些设立关卡的地方,自然是交通要道,大军必经之地。
所以按照卫祯固的建议,把手里的兵力集结起来放在这一带上,以逸待劳,坐拥险关,抗击远道而来的大顺军,考虑周遇吉的能力,说不定还真有四成击退大顺军的可能性。
可大清军呢?
大清军也要入关的。
现在的大明已经进入了战略劣势,被东西夹击了,本身就是最弱的一方,而无论是东西双方并没有考虑留着大明这个缓冲地的想法,都想着吞并大明。
不过卫祯固的提议,符合朱由检前期的战略欺诈计划。
所以留下此人,也是为了达成欺骗京城文武的效果。
只要了解此人的奏疏以及言语,就能明白此人的想法,既然皇帝把此人留在身边,说明皇帝同意此人的法子,这就是战略欺诈。
“打仗打的是后勤,此言深得朕心。”
朱由检拍了拍卫祯固的肩膀。
“你明日在看看,看清楚之后,写一番你的心得呈上来。”
卫祯固领旨。
皇帝亲自考较自己,卫祯固一点也不怯场。
他看来大明还有救。
就看皇帝胆子够不够大。
一边思考明天会发生什么,一边思考如何写能打动皇帝的奏疏。
-----------------
关渊昌来自于山海关。
永乐年迁都带来大量的人口和诸多的军镇,山海关的人口也大幅增长,同时扼守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贩极多,促进了山海关的经济繁荣。
关渊昌是当时兴起的商号之一,历经两百余年不倒,成为山海关数得着的大商号。
不过后金崛起,侵占辽东,失去了货源,山海关许多商号已经关门歇业,连关渊昌也到了要闭门的地步,老东家郁郁而终,接手的新东家张宗辉没有放弃。
除了打通原来的商道外,还努力往京畿地区扩展,希望通过发展新的商业渠道挽回关渊昌的情形。
“东家,与皇上做生意,这可不一定是好事。”
老掌柜担忧。
白日里太监送来消息,别的商号可以找理由不去,他们关渊昌却没有理由。
东家勤勉,花了巨大的代价在京畿站稳了脚跟,京城也开了分号,不像别的商号,他们只是路过的行商而已,关渊昌算得上半个坐商。
张宗辉拿起八仙桌上的茶盅。
喝茶静心。
少东家的习惯,老掌柜了然,每当要做出重大选择的时候,少东家都会喝茶来静心。
只是事关重大,老掌柜要提醒少东家。
“老东家在世时,极其不愿意和官家打交道,能避的一定避,实在是避不开了,也只会想办法尽早脱身,与官家合作的确有好处,可是害处也极大。”
“我们关渊昌之所以历经两百余年不倒,就是因为和官家的距离。”
老掌柜希望少东家能听进去。
张宗辉理解老掌柜的忧虑。
与官家的合作就像是裹了糖的毒药,一时之间非常的甜蜜,随后就是痛苦。
官家与商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官家与商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必然是商人遭受损失。
注定了无法长久。
“明日入宫看看吧。”
张宗辉放下了茶盅。
老掌柜松了口气。
第二日。
张宗辉亲自去了皇宫,有昨日太监送来的名帖,经过侍卫们的检查后,一名阉人领着张宗辉进入皇宫里面,到了一处的宫苑。
宫苑已经有了其余的商人。
“张东家。”
“张东家来了。”
众人纷纷寒暄。
张宗辉也认得不少人,连忙主动向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行礼,倒也是热闹。
小黄门不时送来茶水。
众人非常的客气。
气氛比较和谐。
宽松的环境,让商人们松了口气,内心的紧张得到了舒缓,不少人内心高兴,毕竟是皇宫啊,与之前把货物运到十库不同。
有商人端正的坐在黄花长椅上,感受着屁股下的触觉。
还有人在窗口打量着院子,仿佛要记到脑海中。
“皇上说要和我等做生意,诸位可知一二?”
众人纷纷摇头。
“听说是运输粮食的事,皇上准备交给我们商人去办。”有人透露。
众说纷纭。
终于,进来一名太监,告诉大家跟他走。
众人不敢懈怠,纷纷跟上去。
宫里头的变化,让卫祯固皱起了眉头。
皇上难道要指望商人们?
怎么可以轻易相信商人们呢。
多少商人走私胡虏,大明有今日之祸,少不了商人们的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