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君定长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招贤纳士

【本小说纯属虚构,历史为骨,请勿引战。】

长安城外大雁塔,春风抚柳燕归巢。

李隆基此刻正在大雁塔内欣赏着各地诗人在此留的诗,高力士在他身后慢悠悠的跟着。

两人换了便衣,以主仆相称,很快便融入了稀松的人群。

“老爷,奴才一点不太明白。”

“是和少爷有关的事吗?”

“是的,老爷与少爷的平时关系并不是很好,如今直接让少爷掌管家事,恐怕会让少爷得到打压老爷的机会啊!”高力士从昨晚迷惑到现在的疑惑终于说了出来,心里爽快了不少。

“一个挣脱了牢笼的雄鹰会着急地展翅高飞,但若是在雄鹰的嘴上套上嘴套,它便不敢飞远。”李隆基瞅着高力士一脸疑惑的表情,咳了两声,解释道。

“少爷只是暂时掌管了家事,李管家是不会让少爷乱来的,他们之间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平衡与牵制就像鹬蚌相争一样,无论哪方亏损对渔翁来说都是有利的。”

“原来如此,老奴明白了。老爷,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在等一匹千里马。”李隆基朝大雁塔外望去,不久便出现了一位匆匆入塔里的布衣青年。

“他来了。”

——

青年接到信后,立刻换了家中最干净的衣服来到了大雁塔。

大雁塔是很多诗人喜欢登楼写诗的地方,因快至正午几乎没什么人。

青年刚入塔便被一‘侍卫’拦了路。

‘侍卫’打量了一番这个受邀而来的布衣,问道:“先生可是杜甫?”

杜甫趁着点头瞬间思考着,此人右手拇指佩戴着射箭用的玉扳指,双手虎口都有明显的老茧,皮肤微黑,目光炯炯有神,还带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威慑力,即使着装是一个侍卫,也隐藏不了此人在塞外征战多年所留下的大将气息。

所有在长安的节度使中,受皇上宠爱的安禄山是一个胡人,而剩下在京的年轻将领也只有昨夜被昭归朝的——四镇节度使王忠嗣。

“草民杜甫见过王将军。”

正当王忠嗣要开口询问杜甫是怎么知道是他的时候,塔顶传来了李隆基的声音。

“阿嗣,带他上来吧。”

咚~咚~咚~

钟鼓楼敲响了午时的钟声,似乎在倾述着某人坎坷一生的宿命得到了释怀。

这是杜甫第一次见到开元盛世的主人,他想过被人举荐,或在科举高中状元之类的的方式面圣,却没想到皇帝他自己来了。

“先生可是杜甫?”

“草民杜甫。”

杜甫有些忐忑,皇帝没表明自己的身份,说明皇帝并不想被人识破,所以他便只行了一个扎手礼,而不是跪拜礼。

好在他猜的没错,面前的天子并没有在意这些礼节,甚至还扶了一下他。

“不必多礼,吾闻先生七岁能咏凤凰诗,九岁能写大字,十四便出游翰墨场被郑、豫二州刺史所赞,能媲美汉班固、杨雄,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大人谬赞,那不过是少年一些玩笑话。”

“哈哈,先生谦虚了,其实今日邀请先生前来是想请教一些国事,自开元以来,科举考的次数增加了数次,可无论次数怎么增加,金榜上都很难见到像先生这般的君子,是因为贤良不屑为官吗?”

“自盛世以来,每逢科举,各地才子都会不远千里奔赴长安,千、万人中不乏贤良。”杜甫深呼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四方才子皆欲为皇上所用,只是皇上不曾关注罢了。”

“放肆……”高力士担心李隆基生气率先开口,不想李隆基却抬手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说话。

“哈哈哈,先生说的有理,若是皇上关注了,先生可有入朝为官之意?”

塔内的路人不知什么时候被王忠嗣清走了,杜甫抚过衣摆,朝李隆基叩拜道:

“草民愿为陛下分忧。”

“很好!不知先生过来时可曾吃过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