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丰盛晚饭

阿泽爸将两只处理干净后仅有一多斤重的野鸡切成块,五花肉切片,在配以切成块的马铃薯和切成段的大葱,放在一起这么一炖,整出来整整一大锅。

除此之外,阿泽爸还做了一些其他菜,比如酱油青菜,将生菜烫熟后放入点花生油、酱油和盐,稍微搅拌后就可以了。

阿泽家自己腌制的萝卜干在洗去多余的盐后,放点点猪油和干辣椒进行爆炒,又咸又香,也特别下饭。

最后的点睛之笔,是下酒菜必备的炒花生米。

不多不少,一共四个菜。

当饭菜端到了客厅的餐桌上,屋里立刻飘散着香味,这时候大家也不聊天了,都被这勉强算是丰盛的一桌子菜给吸引了。

“这么快就做好了?”

“真够香的!”

“爸,你的手艺真不赖,看着就好吃!”

阿泽爸将所有菜都端上餐桌后,就让阿泽去自家菜地把他妈叫回来吃饭。

阿泽听后立刻小跑着出客厅,去菜地把他妈叫回来吃饭。

因为他们的菜地离家很近,所以没过多久,阿泽便和他妈回来。

在回来的路上,阿泽已经跟他妈说了陆卫民和阿牛来家里做客的事了。

本就好客阿泽妈一进门就热情的跟陆卫民和阿牛打起招呼来,说他们有一段时间来没来家里做客了,让他俩今天别客气,可劲的吃,就当是自己家一样。

陆卫民面对阿泽妈如此热情招待有些不适应,毕竟阿泽妈这么热情的招待他是间隔了几十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应,就只能一直点着头应着。

阿泽妈打完招呼后,立刻问了起,“阿民,阿牛,你们家都抽到了哪里的地?咋样?位置好不好?”

抽签分田地这事目前可是村子里的头等大事,话题度直接拉满,大家伙儿都想着知道各家这田地都抽到哪儿了!

陆卫民刚要回答,就被阿泽爸给打断了,“等会儿再聊,先吃饭吧,不然菜要凉了!”

被这么一提醒,阿泽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对对,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然后开始招呼大家入座吃饭。

他们开饭的时间是五点半钟,而这个点就开始吃晚饭即使是放在后世算是很早的时间了,一般都是六点钟吃的,而五点钟就吃晚饭,估计也只有在校的学生了。

不过这个点放在这会儿的农村就不会觉得太早了,正值冬天,地里也没有农活儿,天暗得也快,晚饭早点吃主要是可以趁着天还亮着,省点煤油灯。

这个时候的农村晚上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吃完晚饭花一个小时来消食,之后也差不多可以洗漱上床休息了。

这个时候也可能才晚上七八点钟而已。

动筷前,阿泽爸在自己媳妇耳边小声嘀咕着,似乎是在请求着些事,而他说完后盯着自己媳妇的脸看,一副期望的神情。

而阿泽妈听完自家男人的话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抬头看了一眼餐桌上的其他人,“喝是可以的,但是最多三杯!”

获得媳妇的允许后,阿泽爸脸上的笑意是盖都盖不住,只见他立刻从座位起身钻进里屋去。

不一会儿,他拎着个白色的塑料小壶,有2升的容量的那种,原来是用来装酱油的,洗干净后被阿泽爸用来装白酒了。

阿泽爸以为自己跟媳妇求酒喝的小动作很隐蔽,但都这其实都被儿子儿媳看在眼里,甚至连陆卫民和阿牛都看出来了。

而大家都被阿泽爸的一系列动作给逗乐了,纷纷低下头来,免得自己会忍不住笑出来被看到。

阿泽爸拿出来的白酒是散卖的米酒,公社米酒厂用大米酿造的,一斤卖1毛钱。它的颜色呈白色,有些浊,就像米汤一般,因为是作坊式的酒厂酿造,度数不确定,但是估摸着也就才十几度的样子!

虽然这米酒的度数不高,但是它的后劲特别大,能喝上半斤后脸不红,还能走得稳路的人,那绝对是好酒量。

阿泽爸不仅拿来了白酒,还拿了酒杯,“来来来,今天也算是个好的日子了,说什么也要喝一杯吧!”

“来,阿泽,你去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

被使唤倒酒的阿泽心情有些不爽,如果今天家人们不在家,他们就可以偷喝他爸藏起来的一瓶4块钱的三花酒。

而现在,只能喝一斤1毛钱的散装白酒,这个差距有些大,整得他心里好不平衡,倒酒的动作有些慢。

阿泽爸见小儿子倒个酒还慢吞吞的,真想给他来一脚,也是因为有外人在才没有动脚。

“阿泽,动作快点,别磨磨蹭蹭的。”

阿泽慢吞吞地给了喝酒的人的杯子都倒上酒,而他回到自己座位后陆卫民和阿牛都隐晦的拍了拍他肩膀。

“这不是还有猪肉吃嘛!酒可以以后再喝!”陆卫民小声的说道。

也就是有猪肉吃,阿泽才忍了,搁在平时他可能还会倒酒倒的得更慢些呢!

因为是冬天,饭菜冷得比较快,所以阿泽妈招呼大家赶紧动筷,说菜冷了就不好吃了。

难得不是在节假日有猪肉吃,所以在宣布动筷开吃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伸筷子去夹肉,除了陆卫民,等大家都夹了以后才动手去夹。

他其实并不是太馋吃肉,在上一世的后半辈子可是天天都能吃到,都吃腻了。

猪肉这玩意儿在随着国家经济腾飞,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已经变成家常食物了,一般家庭基本上都能吃得起。

当然,这会儿的猪肉确实比较难买到,说不上是有多贵,一斤最多也就1多钱,但难买到的主要还是数量少,加上还需要凭票才能买到。

即使有肉票有时候也要早早的去排队才能买到,一旦去晚了,就有可能被别人买光了。

像在农村地区,猪肉也是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生产队或者公社的猪场杀猪分肉才能吃到,但也不多,一个家庭一年也就可能分得到五六斤的样子,平常日子里你甚至连买肉的地方都没有。

陆卫民夹了两块鸡肉尝尝鲜后就没有再动那一大锅的肉,让其他人吃好了。

他今天也没有出什么力,鸡肉是阿牛搞来的,猪肉是阿强哥用票买的,菜是阿泽爸做的,他唯一的贡献就是给野鸡拔毛而已了。

“当当当…”

屋外传来了六声敲铁的声响。

这些敲铁的声响是大队在进行报时,因为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钟表来看时间,所以大队就采用了人工报时的方式,敲几下就表示是几点钟。

报时的时间是从早上六点钟开始,每两小时敲铁报时。

现在是敲了六下,说明时间来到了下午的六点钟。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泽家的餐桌上的饭菜很快被他们全部七个人一扫而空,也就只剩下半碟作为下酒菜的炒花生米了。

阿泽爸正一颗花生米就着一小小口酒,吃得很欢。

至于其他人在吃饱后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说着话,拉拉家常。

阿泽妈是一直拉着陆卫民聊天说话,想从他这里了解大队的事,毕竟他爸是大队的大队长,知道的事多。

比如大队牛棚里的20几头耕牛该怎么分;猪场养的那十几头土猪怎么处理;今后上山采割的松脂的该怎么算钱等的事情,阿泽妈都想知道。

因为时间隔了几十年,有些事情陆卫民都忘了,只能勉强挑些知道的回答。

一直聊天说话到天彻底暗下来,估摸着差不多到晚上七多点钟的样子,陆卫民和阿牛觉得到了走人回家的时候了。

帮着阿泽他们家收拾了餐桌上的残羹剩饭后,他们道别离开了。

阿牛家是在于陆卫民家的反方向,所以他们在阿泽家门口就分开了,各回各家。

陆卫民是摸黑走回家的,这个年代的农村大部分是没有通电的,晚上都是靠煤油灯照明。

他们村子目前也还是在使用着煤油灯,想要通电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行。

要知道煤油灯的那点光亮,是不可能从屋里透出丝光来,所以这回去的路就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偏偏今天晚上是没有月亮的。

如果不是阿泽家离自己的家不是很远,可以一路摸墙行走,否则陆卫民都觉得自己是走不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