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章 大义存心
河南雍丘。
此时天将蒙蒙亮,趁着城外燕军还没整顿部队攻城的间隙,张巡已将城内全部将士们集结了起来。
说是将士,却也有些名不副实。
毕竟此时此刻守卫着雍丘的这群士兵,多是家破人亡后怀着一种莫名的情感而聚结。
他们中有农民、有商人,当然也有豪右,不过在这里,原本身份之间的鸿沟已经消磨大半。
在战争中,大家都是肉体凡胎的人,平等地博取每一个活命的机会。
但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混杂着的人,没有正式军队番号的人,在张巡的带领下,自安禄山起兵至李亨灵武登基以来,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始终坚守着雍丘,为大唐守护着最后的生命线——江淮。
“昨日燕狗们在城下喊的话,大家都听清楚没?”
张巡是文臣起家,现在却也不免染上了一些武人的脾性。
身高八尺,异常雄壮的南霁云站在张巡身旁,看着因张巡的问话而逐渐骚动的人群,眉眼间也细腻地闪过一丝担忧。
因为昨日张巡口中的“燕狗”在城下喊的不是其他事,正是今上逃出长安,如今生死不明这样足可动摇军心之大事。
而张巡却好像对那些熙熙攘攘的声音恍若未闻,继续说明着当下的情况:
“昨日,屠、李、卢、陈、王、盛六位将军联合找我哭诉,说敌强我弱,而天子又不知死活,不如先降了燕狗,保存力量以待将来。”
“大家以为如何?”
这下真是捅了马蜂窝,整个校场上,成百上千人交头接耳,“嗡嗡嗡”的声音传向四方。
敌强我弱当然是事实,不过大家心知肚明是一回事,真正摆到明面上来讲来说,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身在张巡身后的六位将军也是喜逐颜开,觉得这张巡还不赖,面对清晰的局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与决定。
同时,他们也心底泛起了一些轻视,大抵是认为张巡这人也不过如此,自诩是大唐忠臣,但为了活命,甚至是为了官位和钱货,还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叛入了敌营?
想着想着,他们突然发现先前那种似菜市场般嘈杂的声音忽地一下断绝了。
顺着周围人的视线往后望去,六位将军的瞳孔也骤然一缩。
只见晴空之中,一柄大旗迎风飘扬,并且在他们眼中逐渐放大……再放大。
这当然不是关键,如果仅仅只是一面军旗,他们犯不着如此惊异。
只是那旗杆上绑着的哪是什么军旗?!分明就是当今圣人的画像。
“如果大家还做不出决定,不如先听听我的想法如何?”
接连做出的正确决策令张巡极具威望,随着他这一句话,场面还真就安静了下来。
“我张巡,开元末中进士,授太子通事舍人,调清河县令,更调真源县令。”
“在许多人看来,我或许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是大人物!”
张巡尽量将话说得通俗易懂一些,
“但你们不知道的是,大唐有成千上万个县,我这样的县令,当然也有成千上万个。”
“在整个大唐的官僚系统里,我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米粒。”
“你们瞧瞧城外的燕狗首领、前雍丘县令令狐潮,我当然可以向燕狗投降,而且会像他那样得到高官厚禄,得到晋身之阶。”
“那我为什么不去呢?”
在场将士的情绪已经成功被张巡带动起来,也就情不自禁地跟着他思考,是啊,为什么不去呢?
“因为我张巡知道,是大唐百姓一次次弯腰收获的粮食将我养大!”
“因为我张巡知道,圣人有天命在身,不会轻易驾崩!”
“因为我张巡知道,燕狗和唐人,到底谁是贼寇,谁是受害者!”
“因为我张巡知道,亲人流过血的不能白留,死者的亡魂理应得到慰藉!”
“因为我张巡知道,忠君报国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彻彻底底的行动!”
“如果非要问我为何一直死守雍丘,不肯投降也不肯离去。”
“那我也只有四个字回答,无外乎——”
“‘国仇家恨’而已!”
沉默,死寂般的沉默。
只是在这沉默中,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句:“我老母妻儿,全被那群杀千刀的畜生杀了!谁愿意投降燕狗谁你娘的去,反正我誓死追随张公!”
又不知是谁接了一句:“誓死追随张公!”
就像是谁拿着斧头劈开了混沌未开的天地,又像是谁举着烛火温暖风雪中的衣衫褴褛。
呐喊声就像是病毒似的,无需一分一秒,霎时间就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誓死追随张公!”
“誓死追随张公!”
“……”
先前还得意洋洋的六位将军被这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吓坏了,彼此慌乱对视一眼,撒开腿丫子就要跑。
却不料周围涌上十数名早已准备好的将士,几下就将他们制服,擒到了前方张巡的身旁。
这时,那面印着基哥画像的正飘扬着的旗帜也恰好来到。
张巡拔出腰间长刀,大声道:
“今日,我就要在圣人的注视下,手刃这六个不忠不义不信不不孝之人,用鲜血明示吾之决心!”
六刀下去,六个头颅冲天而起,鲜血绽放的瞬间,呐喊声更大了。
……
……
喧闹的背后,往往是寂寞和心酸;热血的背后,当然也少不了冷静的计算与思考;
回到自家家中,张巡接过小妾递来的茶水,微微抿了一口,就对着南霁云询问道:“我先前与你说的,都准备地如何了?”
“不敢言万全,在黑夜的掩饰下,却也有八九分的逼真。”南霁云马上回道。
“嗯。”张巡点了点头,“准备一下,今晚就开始行动。”
“今晚?会不会太着急了?”
南霁云有些犹豫,
“今日声势如此浩大,令狐潮会不会有所防备?”
张巡摇了摇头,解释道:
“令狐潮这个人生性胆小多疑,况且我等先前早已夜袭成功多次,他一旦见此情形,定然不会冒然率军进攻。”
“今日城中的声势非但不会令他改变决定,反而会让他更加小心。”
南霁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下去开始准备。
张巡则是又抿了口茶水,在敌强我弱的这种大形势下,光讲国家大义,讲君臣大义,固然能提振一时之人心气势。
不过,要真正使军心振奋,还是得用敌军的挫败作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