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放映员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高考报名

11月5日,《豫省日报》刊登了《1977年豫省高招简章》,考试采取先报名填写志愿的方式,高考的时间定在了12月8号和9号。

“许清宁,你准备考哪个学校?”

许清宁现在不归公社管了,她得回到县里面报名。

“我想去燕京!你是怎么想的?你要是考大学,去燕京肯定是没问题,你现在可是作家!”许清宁犹豫了片刻,终于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燕京有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无数高考生的向往之地,许清宁自然也不例外。

“那就燕京!”

两人很默契地没有说出到底去哪个大学,许清宁怕自己说的太高,到时候掉在了地上,就丢大人了。

许清宁骑着自行车离开后,田方林转头朝着公社骑去。

今天是11月24号,已经是高考报名的最后一天,要是再不报,就要等到78年高考了。

北方的冬天风异常的大,呼啸的寒风似刀,又似柳条,不断地抽打着正脸,不一会儿,整张脸都被冻的通红。

而且这个时代的冬天更冷,现在家里放在厨房里的水缸,每天早上的做饭的时候,上面都是一层浮冰。

田方林穿着深蓝色的棉袄,里面都是真正的棉絮,保暖效果不错,可惜现在用的是棉布,不挡风。头上戴着雷锋帽,倒是挺暖和。

他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冲进了公社,跑到报名的地方,着急的说道:“给我拿张报名表!”

今天来报名的人不是很多,大聪明们已经排着队在前几天报过名了,现在只有寥寥几个人,他们的年纪看起来都不小了,应该是老三届的学生,高考恢复,他们也想抓住机会博一下。

老三届的学生指的是1966年—1968年的三届高中生,也是在校时间最长的中学生,最长的66届,在学校呆了五年。

他们这群人是高考生里面相对有实力的群体,考上大学后,不少学生都在日后的改革开放中展露头角。

“方林,我还以为你不来了?”梁小山笑着递过来一张报名表,嘴里冒着白气,接着又好奇地问道:“你复习的怎么样?县高中最近举办了复习班,听说你没去?”

“我觉得还行!给,这是5毛钱的报名费。”

田方林接过报名登记表和高考志愿表,在登记表上写上自己的信息,户籍和政治面貌等,在志愿上只写了一个“燕京大学中文系”。

高中举办的复习班,是县里面为了提高升学率,仓促举办的复习班,老师都是从学校的老教师中抽调的。田方林觉得自己不需要,加上要下去放电影,就没有参加。

出来的时候碰到了知青办的周主任,周主任知道他要考大学,高兴地鼓励了他几句。接着又生气地说道:“现在的知青都在忙着考大学,一个个都不想在这里待了,大学是那么容易考的吗?”

“周主任,反正现在冬天没事情干,还不如让他们学习,省得给您捅娄子,等农忙了,也不耽误生产,也符合上面的政策。”

田方林忍不住说道,能帮一下知青就帮一下。

“咦,你小子说的倒有几分道理,倒像应了那句堵不如疏的成语,我会考虑的。你回家好好学,争取考个好大学,给咱们公社争争脸面。”

田方林笑着答应后,说了一句再见,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1977年豫省的高考不需要初选,有的省份报名人多,需要先考试一遍,成绩足够的才能参加正式的高考。

县里某个高考报名处,许清宁拿着手里的报名表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旁边的工作人员看着她也没有催促,而是热情地招待着其他前来的报考青年。

直到半个小时后,许清宁深呼吸一口气,右手提笔,左手握拳,咬着牙低声说道:“拼了,大不了明年再来一次!”

刷刷刷几笔,在志愿表上写下自己的娟秀小字,目光坚定的递给了工作人员。转身戴上挂在自己脖子上的绿色手套,捂了捂脸,离开了报考点。

回到牛棚,田方英忙着烧水。天气太冷,受冻的都不想伸出来,她怕影响田方林的复习,就找到了一个输液的瓶子,里面灌上热水,给田方林充当暖手宝。

“林子,对了,送给你的礼物。”田方英见他回来,高兴地跑到自己的屋子里面将这几天织好的手套拿了过来。

田方英做的是露指手套,戴上后不影响写字,这是她专门给田方林在考场上准备的,只是这颜色,有点太喜庆了!

“姐,你什么时候织的,还有这功夫?”田方林接过红色的手套,拿在手里面,迫不及待地试了试。

料子很舒服,织的很别扭....

“我跟清宁学的,怎么样?好用不好用,红颜色的,红红火火,代表着你肯定能够考上。”

“舒服,舒服,谢谢了姐!”

以田方英的技术能织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田方林也不好意思一盆水浇灭了她的热情。

田方英得到他的认同,非常开心,一脸笑容的催促着田方林去学习。为了不打扰田方林复习,门爷磨刀也都换了个时间。

..........

“老张,你看看,咱们这一期的杂志加印的10万份,也已经卖的差不多了。整体的销量,甚至比他们《燕京文艺》还高上不少。”

《人民文艺》编辑部内,崔道逸拿着发行数据对着主编张广年兴奋地说道。哪家发行量高,就意味着哪家的知名度更大。

崔道逸一想到赵金久憋屈的表情,就更激动了!

“哈哈哈,老崔,这里面你的功劳最大,不仅拿到了《陆犯焉识》这样的好稿子,另外那个《班主任》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非常巨大。一期杂志,两篇大受欢迎的文章,难得啊,极为难得!”

上次崔道逸特地给赵金久打了电话,让他特意关注这一期的杂志。当赵金久看到田方林名字出现在上面的时候,脸都黑了。

找到了周燕如,两个人怎么都想不明白,田方林为什么忽然又把稿子投到了《人民文艺》?

“这篇文章要是给咱们,这一月的销量就有稳住了,可惜,可惜!便宜了《人民文艺》了!”赵金久十分惋惜,目前为止,这个月他们还没有收到好稿子。

“这到底是为什么?”赵金久再一次问道。

周燕如摊了摊手,也是一脸无奈!

“老周,写信,马上写信,给田方林约稿,咱们不能等了,再等下去,好稿子都被别人给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