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每月百万钱
“职责之事尔,勤于王事本就是为人臣者本分。”孙伏伽叹道:“再说人老了,觉就少了。伏伽无甚才能,不能为陛下分忧,但也不能拖陛下后腿。”
李象侧目,总觉得这老倌在蛐蛐自己。
什么叫“不能为陛下分忧,但也不能拖陛下后腿?”
“臣倒是没想到郡王来得如此之早?”孙伏伽看向李象,一双精亮有神的眼睛望来。
“人小,自然巴不得多睡会,可是有人不愿李象多睡,恨不得将李象牵扯起来,投入大牢。”李象也叹道。
“郡王若无事,他人岂敢牵扯?”孙伏伽脸色沉下来道:“郡王若有事,投入大牢岂不是应有之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卧槽”李象一愣,暗暗吐槽,这老倌这么不客气的吗。
传言这老倌隋朝末年就在大理寺任职,后又于大唐任职刑部,贞观十四年被陛下任命为大理寺卿。
一辈子都在司法系统转,端是软硬不吃,铁面无私。
面对自己这位郡王,气势丝毫不落下风,李象不得不叹服。
不愧是大唐第一位状元。
然而让李象意外的是,他被请入大理寺大堂后,孙伏伽为他上了一杯茶汤后,便默默陪坐,并未派人通知刑部与御史台。
对于这两司同僚会不会出丑丝毫不关心。
一个时辰过去了,孙伏伽默默看向李象,眼中闪过一道惊异。
看着李象在那闭目养神,不骄不躁,时而端起茶汤润润口,是真的润口,绝不多喝一点。
他没想到李象小小年纪养气功夫竟如此了得。
随后,御史大夫马周率人前来,接着又是刑部尚书刘德威率人前来。
两部官员看到李象面色极其精彩,尤其在孙伏伽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郡王已等了一个时辰”后。
有御史当即面上露出愤愤不平之色。
可以想见,这堂上发生之事会一字不差的出现在陛下案头。
到时陛下看见他们一众“主审”姗姗来迟,还没“案犯”来得早,尤其案犯还是一位郡王,这会不会被陛下认为不敬“皇室”?
当年魏王李泰“降车”事件,陛下可是说出“卿等欲自我崇贵,而轻我子邪?”这等话的,距离此时也不过数年。
想到这里,众官吏对李象就侧目而视,身为堂堂郡王,却行如此“苟”事,这是故意让他们出丑啊。
倒是两位主官气度涵养很好,向李象致歉道:“累阁下久等,臣等之过错。”
李象还礼,无丝毫怠慢之色,说道:“大夫与尚书都是公务繁忙之人,何过之有?倒是李象无事一身轻,来得早一些,倒是叨扰大理寺卿了,陪着李象闲坐。”
“无妨”孙伏伽摆摆手,并不放在心上。
李象自不会怪罪御史大夫马周与刑部尚书刘德威,这件事严格说来是他一手主导的,谁是主谋,谁是被迫参与进来,他一清二楚。
他的真正目的是要看一看,李泰能策动哪些人。
见礼过后,眼看时辰已到。
三审主官归位,李象也收起笑容,双方都开始公事公办。
堂上有片刻的安静,都在等主审官先开口,没想到李象扫了一眼后,率先开了口。
“请问御史大夫,怎没见那位刘御史前来?”
“.......”马周沉默片刻。
孙伏伽皱眉,沉声道:“郡王此问欲何为?”
“大理寺卿误会了,李象非是欲打击报复,只是听闻这位刘姓御史为了维护朝廷法度威严,不惜顶撞上司。弹劾起李象来更是奋不顾身,都触怒了陛下,李象虽是被弹劾者,也佩服其为人。端是忠贞无二,铁面无私。”
“且李象对自己做过的错事悔恨不已,多亏了这位御史点醒,李象才幡然醒悟。不能亲眼一见,诚为憾事。”
“......”大理寺卿孙伏伽,御史大夫马周,刑部尚书刘德威俱都一愣。
更别说他们的属官了,瞠目结舌,记录堂上审问言辞之人,更是不知该如何下笔。
他们听到了什么,什么都还没问,“嫌犯”就已招供了。
孙伏伽,马周,刘德威三人对视一眼。
由孙伏伽询问道:“敢问东安郡王,你刚才所说可是‘认罪’?”
李象忙不迭点头:“认,如何不认。”
“那可是认罚?”孙伏伽再问。
李象又忙不迭摇头:“这个不认,不能认。”
所有人又是一愣。
孙伏伽面色一沉,严肃道:“东安郡王,此事下三法司主官会审,是陛下旨意。且大理寺大堂上,容不得胡言乱语。”
“敢叫大理寺卿知晓,李象并没有胡言乱语,一言一语皆是发自肺腑。”李象诚恳道,一双清亮的眼睛与孙伏伽对视,丝毫不曾慌乱。
“那你为何前言不搭后语.......”孙伏伽质问,认罪却不认罚,这是何道理?
若不是还顾忌着李象身份,他几乎就要呵斥李象“胡搅蛮缠”。
“遵循流程吧。”刑部尚书刘德威提醒了一句。
孙伏伽明白,是自己心急了,他深深看了李象一眼,以为李象在故意打乱节奏,拖延时间。
“堂下何人?”孙伏伽询问,竟真的一板一眼,按照审问犯人的流程来了。
“李象,爵东安郡王。”李象诚实回答。
“生年?”孙伏伽再问。
“贞观四年,六月一日。”李象还是诚实回答。
三位主官一一对照李象籍册,一字不差。
孙伏伽却不敢丝毫大意,李象以言语牵制人的本事,他已经见证过了。
“本官再问,东安郡王,你居于西市三年,从事商贾之事可属实?”
“属实。”
“你所经营生产之‘腐竹’产业,每日盈利万钱,可属实?”
提到腐竹,堂上安静了一瞬,神色古怪,因为很多人都吃过此物。但谁都没想到,此物竟是堂下那位郡王所生产的。
“不属实。”李象摇头,诚恳指出对方错误道:“不是万钱,而是......五万钱。”
所有人吃了一惊,说得可是盈利,纯利润,没想到竟每日能达到“五万钱”。
一月下来,岂不就是一百五十万钱,妥妥过了百万钱。
那一年呢,三年呢?
良久之后,三人才压下震惊,深深看了李象一眼,看他不明所以,无事人一般的样子,心情不知不觉有些沉重。
看来这位东安郡王还不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贞观律规定,官员受财枉法,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则绞。”这位郡王虽然不属于受财枉法,是自己经营所得,但也不会轻哪里去。
此事难以善了了......刑部尚书刘德威暗暗心惊。
马周闭上了眼睛,轻叹一声。
孙伏伽声音不知不觉沉了一分,严厉道:“东安郡王,你所说可有证据作证?”
他对李象说出之事,持一分怀疑,不过一吃食罢了,如何能如此暴利。
“有”李象从怀中掏出一物,道:“此乃过去三年的账册,自李象入西市之日起,一日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