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游与旅游产业
(一)旅游
国际上对旅游的定义主要分为学术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学术性定义的代表是艾斯特(ASET[3])定义,由汉泽克尔与克拉可夫提出,是指由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并且不涉及任何的赚钱活动。技术性定义的代表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4])的定义,是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熟悉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学界普遍接受的旅游定义为: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前往异国或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概念的研究更加多元化,他们从社会属性[5]、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或者游客体验等各种视角来进行定义,呈现的是一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景象,如表1-1所示。旅游的六要素[6]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表1-1 旅游的相关定义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经笔者整理而得。
常见的与旅游相关的词语还包括观光、旅行、休闲、游憩、度假等。观光强调去参观名胜古迹,或者观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物、风光等,例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古建筑、山川、湖泊等景点,以及享受美食、购物和参加文化表演等活动。相较旅游而言,观光的目标指向更明确。旅行与旅游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是绝对的,一般认为旅行更多地强调空间上的移动过程,旅游不仅包括这种空间的移动过程,而且包括在异地的短暂滞留过程和在移动、滞留过程中伴随的其他活动。休闲是指在时间上的闲暇状态(闲暇时间是除去生存需求之外的时间),休闲活动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活动,它包括了狭义上的旅游和本地游憩活动。游憩包括户内游憩与户外游憩。广义上的户外游憩(即大游憩)相当于整个休闲活动,大游憩既包括了在惯常居住地的活动,也包括部分在惯常居住地之外的活动;狭义上的户外游憩(即小游憩)仅包括在惯常居住地的活动,它与旅游活动在一日游部分有交叉。度假是一种旅行方式,通常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如海滩、山区等)中享受美食、美景。度假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其目的因人而异,但通常是为了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恢复精力、享受美好时光。
(二)旅游产业
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之后的产物,是生产相互关联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的集合,它是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明确的社会经济属性,旅游活动是具有消费性的经济活动。旅游产业中的部门可以划分为旅游核心部门、旅游依托部门和旅游相关部门。旅游核心部门是指离开了旅游者消费就无法生存的行业和部门;旅游依托部门是指离开了旅游者消费还能生存和发展的行业和部门;旅游相关部门是指不一定依赖旅游产业,但对旅游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的行业和部门。因此,本教材将旅游业界定为:旅游核心部门所包含的行业和部门,即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狭义的旅游产业。同时,本教材将旅游产业界定为:包含在旅游核心部门、旅游依托部门和旅游相关部门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即广义上的旅游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旅游产业进行界定时,不能把旅游产业范围界定得太窄,但旅游产业的范围也不能无限扩大,如果将为旅游产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其他产业纳入旅游产业的范畴会造成产业界限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