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2章 招募

在庐州城的中心,府衙前的告示栏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张崭新的告示刚刚张贴上去,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告示上赫然写着:招募两万人,月俸一两银子,其中军工厂一万人,铁矿场工人五千人,煤矿场工人五千人。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庐州城都沸腾了。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件事。

“听说了吗?府衙在招人,月俸有一两银子呢!”

“真的吗?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一家老小的生活这下有着落了。”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原本这世道就艰难,想要养活一家老小不容易。

现在有月俸一两银子的好事就在眼前,大家自然欣喜若狂。

很快的功夫,这消息就传到城外聚集的灾民耳朵里。

一瞬间,灾民聚集的地方更是一片欢腾。

这些灾民们,大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生活充满了艰辛。

虽说自从种植土豆之后,他们的生活有了盼头。

但土豆还要两个多月才到收获时节,现在他们的生活并不好过,每天靠之前兴修水利领取的粮食过活。

虽说不至于饿死,但日子过得抠搜。

如今,这个招工的消息,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们黑暗的生活。

“太好了,终于有活干了!”

一个年轻的灾民激动地跳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光芒。

“是啊,一两银子的月俸,足够我们一家人生活了。”

旁边的一位老者也感慨道,脸上满是欣慰。

一两银子的活计可是太平时期都少有的,更不要说现在的世道。

一时间,灾民们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庐州城报名。

他们相互转告,奔走相告,整个灾民聚集区都热闹得如同过节一般。

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大人们的喜悦,在人群中嬉笑玩耍,仿佛忘记了曾经的苦难。

在庆王府中,李弘茂和常梦锡正在商议着招工的后续事宜。

“常大人,这告示已经贴出,想必百姓们都已知晓。”

李弘茂微微皱眉,说道,“只是,这两万人的招募,还需谨慎行事,确保招来的都是可用之人。”

不管是军工厂,还是矿场,都需要身强力壮的工人。

即便大家的日子不好过,符合条件的工人少,但至少也要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

常梦锡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下官已经安排好了人手,负责报名和筛选。只是,此次招募人数众多,恐怕需要些时日。”

李弘茂微微点头:“时间紧迫,军工厂和矿山都急需人手。你务必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完成招募和培训工作。”

常梦锡领命道:“是,殿下。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在府衙前,前来报名的百姓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负责登记的衙役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停地记录着报名者的姓名、年龄和籍贯。

“下一个!”

衙役大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这份忙碌的满足。

“大人,我叫王二,今年二十岁,有力气,什么活都能干。”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上前,满脸期待地说道。

衙役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登记好了,你回去等消息吧。”

王二兴奋地退到一旁,脸上洋溢着笑容。

他知道,自己离这份工作又近了一步。

而且他非常有信心,毕竟招募两万人,以他的自身条件肯定可以通过。

在队伍中,还有许多妇女和老人。

他们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但也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为家庭分担一些负担。

“大人,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会做饭、洗衣服,能不能在军工厂或是矿场里做些杂活?”一位老妇人恳切地问道。

衙役看着她,心中有些不忍。

军工厂和矿场不止需要干活的男子,负责打杂做饭的妇人也同样需要。

“老人家,你先登记吧,我们会根据情况安排的。”

老妇人感激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花。

她知道,这是她改变生活的唯一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多。

庐州城的客栈和酒馆也迎来了生意的高峰期,许多从外地赶来的商人都在这里落脚。

自从庐州涌来大量的灾民,就有不少商人嗅到商机,从外地赶来做生意。

客栈老板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笑着说:“这庆王殿下真是做了件大好事,这一来,我们的生意都跟着好了起来。”

酒馆里,人们也在热烈地讨论着招工的事情。

“听说了吗?这军工厂是庆王殿下开办的,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兴旺。”

“是啊,能在里面工作,那可是件光荣的事情。”

“庆王要招募两万人,而且每个月有一两银子,大家有银子购买东西,我来庐州城果然没错。”

百姓们对庆王李弘茂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他们知道,是庆王给他们带来了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这场招工热潮中,也有一些人心怀担忧。

一些商家担心,大量的劳动力被招募到军工厂和矿山,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意。

但他们也明白,这是庐州城发展的大势所趋,只能无奈地接受。

几天过去了,报名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两万人。

常梦锡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弘茂,李弘茂听后,心中十分欣慰。

“常大人,看来百姓们对我们的计划很是支持。接下来,你要尽快完成筛选和培训工作,让这些工人早日投入到生产中。”

常梦锡领命而去,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带领着手下的人,日夜忙碌,对报名者进行筛选和分类。

同时,他也开始筹备工人的培训事宜,邀请了一些有经验的工匠和师傅,为工人们传授挖矿和冶炼的技术。

随着筛选和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庐州城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热烈。

百姓们都在期待着,期待着能够成为军工厂和矿山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