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4,我要当导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8章 低调的陈锋

天河影视与华纳影业签署了《寄生虫》欧美版权出售合同,金额1000万美元。

华语剧情片能够卖到这个价格,绝对是行业天花板级别。

更何况,买家还是大名鼎鼎的华纳影业。

华语动作片是另外一回事,不能相提并论。

消息传到国内,把王宏伟给乐的够呛。

当即,就准备找媒体进行大规模宣传。

天河影视与华纳影业强强联手,华语片杨帆海外。

现成的宣传文案,都不用专门去想。

但,陈锋及时阻止了王宏伟。

不仅不能宣传,还要想办法降低影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部电影越成功,造成的影响力越大,陈锋的处境就越麻烦。

贾科长和娄叶都在死盯着呢。

要罚一起罚,要禁一起禁。

反正是铁了心,要把陈锋给拖下水。

尼玛,这就很难办了。

而且吧,这种事还没办法申述,或则是说明情况。

没有处罚文件,口头通知都不给。

就算你去找,也没人承认。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低调。

舆论热度越高,电影审查机构面对的压力就越大。

很多电影人,躲在后面煽风点火。

网络上,掀起了一轮大讨论。

人怕出名猪怕壮。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降低影响,陈锋没有跟剧组一起返回国内。

他和池晓拧等人在戛纳多待了两天。

一方面,还有其他地区的版权可以出售。

另一方面,则是和沃特滨田聊一聊长期合作的事情。

天河影视能够跟华纳影业搭上关系,对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

起码电影的全球版权,可以找到一个靠谱的发行渠道。

至于小丑电影的邀请,陈锋没有答应,也没拒绝。

尽管全球电影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要挤入好莱坞,但他还真没这个想法。

名和利,他都不缺。

去不去好莱坞镀金,没什么影响。

一个非英语国家的导演,跑到好莱坞大概率会水土不服。

况且,华纳影业给出的项目还是漫改电影。

如果把所有电影分类划级的话,艺术片曲高和寡,属于金字塔尖。

商业片属于中坚力量,是金字塔底部。

而漫改电影,即便在商业片中也属于鄙视链的底层。

一个接连斩获金熊和金棕榈大奖的艺术片导演,去拍摄一部小成本的好莱坞漫改电影。

这可不是什么增光添彩的事情。

说白了,这就是在消耗他刚刚积累的名气,换取项目利益。

只要陈锋接拍这部电影,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论就不会停止。

面对华纳影业的邀请,他内心想法是抵触的。

假如一个正常的商业片项目,或则是带点文艺属性的商业电影,陈锋还有可能认真考虑一下。

漫改电影嘛,那就算了吧。

况且,从华纳影业给出的预算资金来看,才三四千万美元。

在好莱坞,这属于很普通的B级制作。

同样是华人导演的李桉,前几年也拍摄了一部漫改电影《绿巨人》。

制作成本1.37亿美元,妥妥的A级大制作。

结果呢,上映后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不仅票房没有收回成本,口碑也是一塌糊涂。

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网里影评人的评分勉强及格,而代表观众口碑的爆米花指数却仅仅29%。

文艺片导演拍漫改电影,不仅影响名声,失败的风险也很高。

可话说回来,陈锋现在面对禁导的处罚。

具体的时间期限,还不清楚。

他这个年纪,不可能一直赋闲。

真要是没办法在国内拍电影,那么华纳影业的邀请也算是一条后路。

出于这点考虑,他没有直接拒绝。

直到回国以后,陈锋也保持了低调。

等风头过了,再看能不能缓和一下,撤掉处罚。

他和娄叶以及贾科长不一样,在程序上起码没有问题。

因此,陈锋的心里还存有几分希望。

就连冯裤子等人追着在媒体上喷他,他都忍了。

“我是小品导演?这尼玛纯属是放的罗圈屁。”

《夜宴》的宣传活动上,冯裤子直接急眼了。

有个记者直眉楞眼地问他,怎么看待陈锋对他的评价。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这句话,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我84年入行,在电影圈里的工作时间都赶上那个小兔崽子的年龄了,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说我只会拍小品,我拍摄的《一声叹息》他看过没有?00年在内地的票房就3000万,还得了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金奖。”

冯裤子直接被带偏了,顾不上聊《夜宴》,一门心思为自己辩解。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陈锋在戛纳颁奖礼后的那番话,确实有点损。

更可恨的是,这个评价还挺精准,切中实际。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艺,那个小兔崽子连人都没学会做呢。”

“我执导的电影累计票房超过四个亿,让那个小兔崽子什么时候能拿到过亿票房,再过来评价我吧。”

冯裤子是真的生气了,从来都没有这么愤怒过。

年轻的时候,跟在大院子弟的后面,被人嘲笑是在所难免。

自打成为贺岁片之王以来,还真没什么人敢这么损他。

尤其,对方还是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

最可气的是,这个小伙子还连拿了金熊和金棕榈。

从艺术的角度上,完全有资格居高临下地点评他。

残酷的真相,才是让冯裤子彻底破防的原因。

换做一个普通的新人导演说那种话,他压根不稀的回应。

“我们这次带来的新电影《夜宴》,已经定好了档期,将在两个月后,也就是八月初和观众们见面。”

旁边的王忠均,赶紧岔开了话题。

再这么骂下去,精心准备的《夜宴》宣传会,眼看着就要变成陈锋的批判大会。

“王总,请问《夜宴》的海外版权出售顺利吗?据海外的消息,《寄生虫》的欧美版权卖了一千万美元……”

不等记者把话说完,冯裤子就抢过了话筒。

“现在的年轻人太大胆了,在电影宣传上什么牛皮都敢往外吹,你们动脑子想想,一部华语剧情片能卖出一千万美元的价格吗?”

“《霸王别姬》也是金棕榈电影,而且制作成本更高,当年的版权才卖了300万美元,那个姓陈的兔崽子,凭什么卖一千万。”

“一部三千万投资的电影,在港岛上映的第一周,票房还不到一千万,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我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主要的判断依据不应该是奖项,而是票房表现,只有观众喜欢,并愿意花钱支持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冯裤子的怨念太深了,有点控制不住情绪。

他这辈子最大的痛点,就是被人当成俗气的商业片导演。

以前,被老谋子和陈诗人压制也就算了。

现在可倒好,一个毛头小子也能骑在他头上撒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奖项方面,冯裤子自知比不上陈锋。

别说他了,内地导演有一个算一个,现在也没人能在这方面稳压陈锋。

一座金熊奖,一座金棕榈,这是多少导演毕生的梦想。

既然专业奖项比不了,冯裤子就只能比票房成绩了。

“我拍的电影,从来没有一部在票房上赔钱的,不算海外版权,我也能依靠内地票房实现盈利。”

“你去问问陈锋,他能做得到吗?拍了两部故作深沉的电影,侥幸拿了奖就以为自己多牛。”

冯裤子的怨气之大,透过镜头画面直逼人心。

自从戛纳颁奖礼以后,他每次接受采访,甭管什么内容,都会忍不住喷陈锋几句。

事实上,破防的导演可不止他一个。

所有的六代导演,心里都很憋气。

从导演椅到金棕榈的这段路,一辈子都走不完。

陈锋的这句话,越琢磨越他妈气人。

拿奖就拿奖吧,还在颁奖礼上直接损人。

丢人都丢到国际上去了,谁心里能舒服?

可问题是,他们还没办法去反驳陈锋。

冯裤子好歹还有票房成绩上的优势,能找到反驳的论据。

那些六代导演,可就没啥可说的了。

专业奖项,肯定是拼不过。

那家伙就是一怪胎,出道两部电影就拿了金熊和金棕榈。

甭说他们,放眼全球也找不到几个能与其相比的导演。

票房成绩,《心迷宫》的国内票房破了三千万。

单单这一部电影的票房数据,就能让六代导演集体哑口无言。

奖项和票房都比不了,他们是苦在心头,口难言。

既然这样,索性从别的方面去找茬。

所以贾科长和娄叶最近这段时间,像是魔怔了一样。

每天睡醒起床,吃了早饭就往广电办公大楼跑。

不为别的,就问一件事。

陈锋能跑到港岛拍禁片,他们是不是也能依样画葫芦?

只要有人点头说是,这帮家伙就敢去花样作死。

真正的诉求就一个,必须禁导陈锋。

一连闹了一周,眼看着贾科长和娄叶要偃旗息鼓了。

港岛传来的新消息,又让他们的恨意平添了几分。

《寄生虫》的第二周票房,实现了逆势大翻盘。

单周票房,突破了一千五百万。

奖项和票房,实现了双赢。

这个好消息,让一群导演都难受的要命。

紧接着,好莱坞权威媒体确认了《寄生虫》的欧美版权价格。

确实是一千万美元,华纳影业的负责人接受采访的时候,公开承认。

一个接一个的晴天霹雳,都快把贾科长和娄叶给劈傻了。

一千万美元,约等于八千多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单凭欧美的版权收入,《寄生虫》不仅收回成本,还爆赚五千万。

这个消息,让娄叶等人心都碎了一地。

命运,太不公平。

同样都是北影毕业生,同样都是导演,凭什么那小子能名利双收。

本来大家一起饿肚子,谁知有人不光吃肉,还他妈吧唧嘴。

这谁能受得了。

心中的愤怒化作动力,两人再接再厉,继续去闹。

要禁大家一起禁,绝对不能放跑了那小子。

整个导演圈里,掀起了一股反陈锋浪潮。

有些导演明面上不说,心里也在憋着坏。

比如路师兄。

要说伤害,数他被伤的最重。

冯裤子只是被嘲笑成小品导演,贾科长也只是被贬低技法不行。

可陈锋在戛纳谈论路川的时候,一口气把老底全都揭开了。

头一部作品是姜纹的,第二部作品是抄袭的。

这句话,一竿子把路川从云端捅到了地底下。

本来抄袭案的风头已经过去了,路川依旧保持青年才俊的人设。

现在嘛,网上到处是嘲笑他的帖子。

甚至还有网友发起了网络投票,要求路川滚出娱乐圈。

原本今年的特奥会邀请他做开幕式艺术总监,后来也没信了。

更惨的是,以前那些追逐他的投资人,一个个都开始不接电话。

下一部电影启动的话,连资金都是问题。

总不能,再回家请老爹帮忙吧。

那可真成拼爹侠了。

路师兄心里恨极了陈锋,却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大放厥词。

明面上,他不再招惹陈锋。

暗地里,他可没闲着。

不停地找关系,配合贾科长的动作。

禁导那个混蛋,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这时的陈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老实。

什么圈内的聚会邀请,什么电影的招待酒会,统统不去。

他连公司都不回,生怕被记者给逮着。

平时,要么去于姐姐家里躲几天,要么去陪几天江依艳。

小麋鹿居住的小区,时不时地也能看到他的身影。

偶尔,还会找陈晓依诉诉苦。

唉,导演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六月底天河影视投资拍摄的新片《疯狂的石头》上映,陈锋都没有现身。

他现在一门心思地玩低调,最好让外界能彻底忽视自己的存在。

至于冯裤子在媒体上炮轰他,那都是小麻烦。

只要能躲过这一难,以后有的是时间算账。

陈锋连续低调了一个多月,眼瞅着舆论热度开始逐渐消散。

他还幻想着,这一劫能平安度过。

但《寄生虫》海外票房的意外大爆,让这份希望最终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