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从80末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2章 野望

柏林电影节的开幕式……呃,应该说国际上大部分的电影节开幕式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几十年不变。

一上来便是电影节官方主席致辞,巴拉巴拉一大通,什么全球形势,世界格局之类的宏大叙事;然后就是各种彩虹屁,回顾、致敬啥的;最后就是感谢,感谢远道而来的各国电影人,齐聚柏林共襄盛事!

搞的跟武林大会似的。

主席致辞完毕之后,就是介绍评委会成员。

本届柏林电影节一共十名评委,实行双主席制。两位主席分别是德国著名摄影师迈克尔.包豪斯和法国电影制作人玛格丽特.门内格兹。

赵坤听说过前者,迈克尔.包豪斯作为三度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的著名摄影师,曾长期和好莱坞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合作,掌镜过《纽约黑帮》、《无间行者》、《纯真年代》等电影。

后者却很陌生,包括另外八位评委,唯一熟悉的名字只有意大利喜剧演员罗贝托.贝尼尼。

这哥们未来凭借一部自导自演的《美丽人生》,囊括了奥斯卡影帝和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也将成为未来网络小说中争相抄袭、改编的对象。

等到开幕式的流程走完,赵坤还得跟坐在身边姜闻当翻译,翻译开幕电影的英文字幕。

电影节上电影来自世界各地,说的都是本国的母语,所以必须要打上英文字幕,如果你不会英语的话,那么只能看画面,做看图说话的游戏。

终于挨到电影结束,幸好晚上还有主办方组织的欢迎酒会,几个人趁机大快朵颐一番。

说实话,从去年八月份来到这里,已经将近八个月了,赵坤还是头一回吃上正宗的牛排。

真香!

吃了一块不够,再来一块。

看得谢飞老师和姜闻直辣眼睛,越是穷的人,出门在外越是要得体,怕丢人。尤其他们此时身在国外,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代表的可是国家的脸面。

正当谢飞老师忍不住要出言提醒的时候,就见于大姐端着酒杯兴冲冲地走过来。作为带队参加过十届柏林电影节的中影集团的代表,加之又有在德国留学的背景,她和主办方的官员都很熟,之前一直在跟那些人谈笑风生。

于大姐坐下后,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据可靠消息,咱们的《本命年》评委看过之后,得出了一致好评。”

可能是担心他们听不懂,接着又强调道:“前年的《红高粱》,去年的《晚钟》,我都事先打听了,结果和现在一模一样。”

前者斩获金熊,后者获得了评委会银熊奖。

比起强装镇定的谢飞老师,姜闻首先沉不住气,问道:“这么说《本命年》这次也很有可能获奖?”

于大姐等的就是这句话,虽然表面故作矜持,但上翘的嘴角早已出卖她此时得意的心情。

“能不能获奖我不敢保证,我只能说评委很喜欢《本命年》这部电影,和之前两届的评委喜欢《红高粱》和《晚钟》一样。”

所有报名参赛电影的拷贝都在报名日期截至前,也就是电影节开幕前两三个月就已经送达组委会。

在这段时间里,组委会经过筛选确定入围电影,同时评委们也会提前来到柏林,观看入围的电影。

也就是说,在电影节开幕之前,所有评委基本上都已经看过或者大部分看过入围主竞赛单元的这些电影,接下来就是讨论具体的获奖名单。

于大姐说评委们都很喜欢《本命年》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说明获奖已成定局,剩下的就要看具体能获什么奖了。

金熊大概率希望不大,毕竟两年前张一谋的《红高粱》刚刚斩获金熊,不太可能三年两度将金熊颁给华语电影。

至于二等奖的评委会大奖,去年吴子牛导演的《晚钟》又刚刚拿过。

按照分猪肉的习惯,剩下有分量的奖项就剩下最佳导演奖和最佳个人表演奖了。

难怪当听到这个消息后,谢飞老师和姜闻都表现得很不淡定。

既然拿不到金熊,那么个人奖项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褒奖。

要知道还从未有过华人能够在柏林电影节上暂获个人奖项。

第一位华人柏林最佳导演,第一位华人柏林影帝,想想都觉得带劲!

看到姜闻那满是憧憬的目光,赵坤倒是挺能理解的。毕竟演员嘛,追求的就是最佳表演奖,更何况这是柏林影帝,那是仅次于奥斯卡的存在,尽管可能含金量上不如戛纳影帝,但欧洲三大电影节历来是一体的。

咦,话说第一位华人柏林影帝是谁来着?《盲井》,靓仔青……

tui!应该是李冰的同学廖凡好伐。

可那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他获奖的那部《白日焰火》还夺得了当年的金熊奖。

那是一部悬疑犯罪爱情片,讲诉的是一个发生在东北的故事。这部电影倒是挺适合拿来抄一抄,呃,可以创作一下的。

正当赵坤陷入发散性思维的时候,就听到姜闻问道:“坤儿,你说咱们这次会得个什么奖?”

很显然这货已经开始在意淫柏林影帝了,自己不好意思说,便想借赵坤的嘴说出来。

在姜闻满是期待眼神地注视下,赵坤毫不犹豫道:“如果能得奖,那我觉得必须是最佳……导演奖!”

姜闻那满含期待的表情瞬间变得幽怨,悻悻道:“你这孩子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再说你看过电影么?”

“没看过啊,但我对我的老师有信心!”

一句话就让谢飞老师“龙心大悦”,眼角皱成一片,只是碍于他打小受的教育,摆摆手谦虚道:“现在谈论这个还为时过早。”

其实谢飞老师参加此次柏林电影节压力还是蛮大的,前年金熊奖得主张一谋,北电78届摄影系;去年银熊奖得主吴子牛,北电78届导演系。

作为北电78届导演系的老师,且不说张一谋,可吴子牛可以算得上是他的亲传弟子,要是老师不如弟子,这让老谢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呀!

此时在座的只有赵坤的心情是笃定的,《本命年》确实最后获奖了,却不是谢老师期望的最佳导演奖,更不是姜闻意淫的影帝,而是授予了谢飞老师杰出艺术贡献奖。

这么说吧,本届柏林影展主竞赛单元一共设置了七个奖项,最佳影片金熊奖、评委会大奖银熊奖、最佳导演银熊奖、最佳个人表演奖(主角)银熊奖、最佳联袂表演奖(配角)银熊奖、杰出艺术贡献奖银熊奖,以及终身成就荣誉金熊奖。

其中终身成就奖已经提前公布了,授予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此次他执导的电影《生于七月四日》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生于七月四日》的入围只是授予导演奥利弗.斯通终身成就奖的一个添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同时也是借助柏林电影节这个平台做宣传,跟奖项无缘。

这也是为什么阿汤哥没有出席电影节的开幕式,而是要到电影首映的那天才会出现,估计大概率也不会出席闭幕式。

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可以理解为最佳影片银熊奖,就是仅次于金熊奖的第二名。

而本届电影节最大的改变就是将原来的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奖,也就是俗称的“影帝”、“影后”改成了最佳个人(主角)表演奖和最佳联袂(配角)表演奖。

不过这两个奖到下一届又重新改为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然后一直到2021年又再次将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改成了最佳主角银熊奖和最佳配角银熊奖,之后就再没变过。

至于谢飞老师获得的杰出艺术贡献奖,可以理解为鼓励奖。但不管怎么说,谢老师最后还是保住了面子。

至于后面谢飞老师凭借《香魂女》斩获金熊,那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