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魔修仙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3章 中品丹药

杨巨紧紧凝视着手中这枚筑基丹,那丹体仿若羊脂玉雕琢而成,通体肤白,温润细腻,流转着柔和的光泽。而在丹体之外,一圈若隐若现的银色光晕,如同梦幻般萦绕。

这圈光晕绝非寻常之物,乃是丹药药力浓郁到极致,致使药灵之力外溢后,悄然凝聚而成。在炼丹的神秘世界里,这种由药灵力外溢凝成的灵圈,被尊称为丹纹,它无疑是衡量丹药品级的关键标识。

一道丹纹,便足以昭示此丹药已然踏入中品之列。须知,下品丹药并无丹纹显现,而上品丹药则会有两道丹纹,至于那传说中的极品丹药,更是能拥有三道丹纹,每一道丹纹都仿佛在诉说着丹药的不凡。

就以筑基丹为例,下品筑基丹仅能让筑基成功的几率提升一成,中品筑基丹却可将这几率拔高至两成,若是上品筑基丹,竟能达到三成之多,这每一成的提升,在艰难的筑基之路上,都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被削低了些许。

杨巨望着这枚中品筑基丹,眼神中似有两团炽热的火焰在燃烧,语气激动得难以抑制:

“中品筑基丹,竟能增加两成筑基的把握啊!”

言罢,他右手紧紧握住这枚珍贵无比的中品筑基丹,那力度仿佛要将其融入掌心。紧接着,他缓缓抬起左手,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血焰魔火如同一头被唤醒的凶兽,在他手心熊熊燃烧起来。

他左右顾盼,眼神中透露出的兴奋之情,如决堤之水般难以掩饰,再次激动地感慨道:

“血魂魔火,不愧是魔道灵火中的翘楚,我这几十年如一日的苦练,终究没有付诸东流!”

以炼气期的修为,首次尝试炼制筑基丹,便能炼出中品筑基丹,这一事实,足以见证血魂魔火那堪称神奇的力量。

一时间,杨巨兴奋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手中的丹药,几乎忘却了丹炉中还存放着另外两枚筑基丹。

他就这般手持着那枚中品筑基丹,在石殿中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凌乱,嘴里还不时激动地自言自语,仿佛在与这世间分享他的喜悦。

直到过了半个时辰,杨巨才在兴奋的浪潮中稍稍冷静下来。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青色小玉瓶,这小玉瓶质地温润,瓶身隐隐有灵力流转。

要知道,像筑基丹这般珍贵无比、药力磅礴的丹药,岂是能用寻常能装几十粒丹药的丹瓶来存放的?必须得用这种精心特制的小玉瓶,方能妥善保存其药力,使其药效不致流失分毫。

他将中品筑基丹缓缓放入瓶中,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个新生的婴儿,仿佛这枚丹药便是这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收好这枚中品筑基丹后,杨巨这才如梦初醒般再次走到丹炉旁。

他神情专注,将里面的两枚筑基丹逐个取出,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鉴赏家,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从丹药的色泽、纹理到药力的流转,都一一确认无误后,才放心地将它们也都一一收进了青色玉瓶之中。

查看完这几枚筑基丹后,杨巨敏锐地察觉到,这些筑基丹似乎都沾染了血魂魔火的些许奇妙功效,那丝丝缕缕的特殊气息,如同隐秘的线索,勾起了他对血魂魔火奥秘的更深探寻。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修炼血魂魔火时,那段惊心动魄的历程。那时,他耗费了九万生魂精血,又融入了血焰煞和本命之灵这三种邪物,每一种邪物都带着诡异而强大的力量。

而这血魂魔火,也继承了这三种邪物生精益血、壮灵拔魂的独特效用。此刻看来,日后只要是用血魂魔火炼制丹药,炼出的丹药或许都会带上那么一丝丝特殊的功效,这一发现,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他的修炼之路指引了新的方向。

察觉到这一点后,杨巨对自己辛苦修炼的血魂魔火,越发感到欣慰和自豪。

他的思绪如脱缰之马,更是很快联想到,既然能够凭借血魂魔火炼出中品筑基丹,那么炼出其他的上品甚至极品丹药,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

倘若自己筑基之后,依靠这血魂魔火,能够炼制出大量的中品、上品丹药来服用,那自己的修为,必将如同火箭般一日千里,飞速进步。

杨巨已然深深感觉到,这血魂魔火,极有可能成为他打通修炼之路的关键所在,如同命运的钥匙,即将开启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

此次炼制筑基丹,前后耗时近三天三夜,在这漫长而紧张的过程中,杨巨全身心投入,几乎耗尽了所有精力。

但此刻沉浸在兴奋之中的他,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支撑着,丝毫不觉得疲惫。

整整一天,他都如同置身于云端,处于一种极度兴奋和宽慰的状态,脸上始终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

接下来,由于杨巨马上要前往绿水镇,去完成和胡迥的交易,所以他强压下内心对筑基的渴望,并没有立即尝试冲击筑基。

在这期间,他每日都会在灵脉洞眼上修炼几个时辰,借助灵脉那磅礴的灵力,滋养自己的经脉。其余时间则在洞府中,以及岛上各处,细心修补因炼成血魂魔火而造成的破坏。

他如同一位勤劳的工匠,精心呵护着自己的修炼之地,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好准备。

就这样,时光悄然流逝,过了九天之后,杨巨再次来到码头。码头之上,人来人往,喧嚣嘈杂,但他却仿若置身事外,心中只有即将前往的绿水镇。他登上自己的破浪舟。

随着他输入灵力,破浪舟如离弦之箭,一路朝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船头劈开波浪,溅起层层水花。

又是历经两天的行程,他顺利抵达了陈国的绿水镇。绿水镇坐落在山水之间,宁静而祥和,镇中街道纵横交错,行人熙熙攘攘。杨巨比和胡迥约定的时间还早到了一天。

当晚,杨巨并没有进入镇子,而是选择在镇南三十里处的一块海边岩石上,盘膝而坐。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身上,海风轻轻拂过,带着咸湿的气息。

到了第二天上午卯时三刻,晨曦初照,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杨巨换上一件普通的便衣,这便衣质地朴素,但穿在他身上却自有一股沉稳之气。他朝着绿水镇赶去。

一进入镇子,他便神色自若地稳步行走,步伐不紧不慢,看似悠闲,实则每一步都暗藏玄机。同时,他将神识悄然外放,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仔细探查着镇子中任何一丝灵力波动。

很快,他就察觉到,胡迥已经抵达,并且还带了一个帮手。

此刻,胡迥和他的帮手正在镇上的“海客楼”中,身处二楼。杨巨还感觉到,这“海客楼”中,除了他们二人,再无他人,看来是特意清场了。

“海客楼”是绿水镇中颇有名气的酒楼,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平日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此刻却格外安静。

就在杨巨探查到他们的同时,胡迥和他的帮手显然也察觉到了杨巨的到来。

杨巨稳了稳心神,心中暗自思忖,表面却不动声色,朝着“海客楼”大步走去。

来到酒楼门口,他抬头看了一眼门匾,“海客楼”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不久前他才刚来过此地,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杨巨一进门,一位二十来岁的红衣掌柜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那笑容热情而不失分寸,身后还亦步亦趋地跟着两名青衣小厮。

只见那掌柜恭恭敬敬地朝着杨巨拱手拜道:

“这位爷,实在是对不住了,小店今日被人包场了,今日恕不接客。”说着,那掌柜便朝着门外,向杨巨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动作优雅而得体。

杨巨脸色微微一动,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平静地说道:

“二楼上那两位,正是来等我的。你们在下面守着,不要让任何人再进来。”

说完,他便径直朝着楼梯处走去,步伐坚定有力,留下那三人在门口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疑惑。

二楼上确实有两人,正是胡迥和他的帮手,也确实是他们包下了场子,并且吩咐过要在这楼中等一个人。杨巨稳步登上二楼,木质楼梯在他脚下发出轻微的声响。一眼便看到了胡迥。

胡迥还是身着那身白衣长袍,衣袂飘飘,显得气宇轩昂,正神色坦然地坐在二楼正中的一张桌子前,悠然自得地喝着茶。

桌上的茶具精美绝伦,茶香四溢。而他那位帮手,则独自一人坐在东北角落的一张桌子上。

此人一身黑衣,身形瘦小,头戴斗笠,黑巾蒙面,看不清面容,只是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宛如一尊雕像,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杨巨快速扫了一眼此人,顿时心生警惕,一种强烈的危险感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距离如此之近,他也不便再用神识窥探,以免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