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黄金大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改革!

小梁河水电站的承包合同正式签订,林正峰就已经算是名义上的承包人了,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他会和乡供电所这边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接,从元旦那一天起,水电站的每一分钱的收入都将是林正峰的了。

“赵哥,我这大外甥以后交给你了!”

“小杰,还不快叫师傅!”

交接的过程中,大外甥徐杰也正式顶了林正峰的岗,进入乡供电所当学徒工,

只不过,林正峰不可能真的让自己的大外甥放在那里就不管不问了,而是将他安排到了小梁河水电站,并且还给他找了一个师傅。

在这个年代,想要学到真本事,那还真得认一个师傅,

徐杰年纪不大,刚刚初中毕业且没有任何基础,单靠自己买一些电力方面的书籍自学,真的有点太为难他了,

林正峰索性给他找一个资深的老电工手把手的教导,这样学得快、学得多,还能尽快上手,对于他以后在供电所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赵建国对于自己莫名的多了一个徒弟,倒也没有不乐意,

徐杰这孩子一看就老实、听话,而且还是小梁河水电站的新老板林正峰的亲外甥,这关系要是处好了,他赵建国自然是少不了好处的。

于是呢,林正峰牵了线,赵建国也是乐呵呵的收了徒弟,三方共赢、其乐融融。

“赵哥,这边人员调整完毕之后,你就是这里的站长,所有的工作安排都由你来负责,供电所那边的编制我一个外人肯定没法过问,但在我这边,你每个月的工资补助加10块!”

聊完了徐杰拜师的事情后,林正峰特意将跟赵建国交了一个底儿。

原本小梁河水电站这边的10名员工,林正峰是不打算变动的,

可耐不住有些人不乐意自己的头上多了一个个体户老板,主动选择调回供电所,一下子空出了几个位置,林正峰想不变动都不行了。

好在离开的那几个,都是供电所的关系户,

而留下来的都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工作的,倒是让林正峰省心了不少。

赵建国和林正峰的关系本来就不错,现在又是他大外甥的师傅,这关系自然是更进一步,安排他来当这个站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赵建国的哥哥赵解放是荷花村的大队书记,而且林正峰没记错的话,他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在荷花村的威望极高,说一不二的那种。

林正峰接下来会有点小动作,需要和赵解放拉一拉关系,现在提拔赵建国也是一种提前的示好。

对于自己的“升职涨薪”,赵建国当然是非常高兴的,直接就拍着自己的胸膛表示以后这小梁河水电站的一切工作,他都会办得妥妥当当、服服帖帖的,绝对不给林正峰留下一丁点的纰漏云云。

这一点,林正峰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因为前世的承包人也同样是这样安排的。

只不过,前世的赵百万本身就是荷花村的人,和赵建国还是本家的同辈兄弟,等于是天然的自己人,

而现在变成了林正峰提拔赵建国,在赵建国看来就是看重了他的个人能力以及两人之间良好且亲近的关系,意义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赵建国,都有那么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至此,小梁河水电站这边的交接和过渡,算是顺利的完成了。

留下的供电所员工们在从林正峰的口中明确知晓,他们的工资待遇一分钱都不会减少、甚至水电站赚钱还会额外多发奖金之后,他们对于头上多了一个个体户老板这个事情,倒是没有太大的抵触,也基本算是默认了水电站所有权从供电所到林正峰的平稳过渡。

反正他们的编制还在供电所,干的也还是原先的活儿,拿的工资只多不少,那又何必给林正峰这个新老板添堵、给自己惹麻烦呢?

对于水电站这边的平稳过渡,林正峰其实一开始就并不担心,

真正让他有点不太放心的,其实是小梁河水电站所覆盖的那个五个村子的电工——

因为收电费难、偷电严重等问题,村里的电工为了自己不亏钱,一般都是采用涨电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可能存在的损失,

电工是没有损失了,但是正常用电交电费的村民就有损失了,

电费太贵,就会倒逼自家少用电,

少用了电,也就等于是减少了小梁河水电站的电费收入,

这就等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虽说理智让林正峰不要去搀和这个事情,但作为一个几十年的电力人,以及用电用户,他还是让人将这五个村子的电工都叫到了小梁河水电站这边来,

一方面是双方认识一下,做一个简单的交接,

一方面林正峰打算对这个电费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整。

“林……林老板,你确定要这样?”

当林正峰提出自己的整改方案的时候,在场的五个电工都完全震惊了。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个整改方案太疯狂了,

这年头大家都很穷,尤其是农村更是穷的叮当响,

哪怕是当初的集体、大锅饭的年代,他们也只见过往自己兜里拼命捞钱,可真没见过从自己兜里往外掏、大撒币的。

但他们今天却见到了。

作为小梁河水电站的新老板,林正峰居然打算将每个村电费的10%拿出来,作为他们这些电工的收入。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是这些电工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收入。

作为村里干了很多年的电工,他们对于村里每个月的电费总额多少是很清楚的,

这五个村子的规模都差不多,每个村子大约1500户,月平均供电量在3000度左右,折算下来电费就是480块,

那么10%就是48块了,

这要是都进了电工的口袋,那收入比赵建国这种供电所的老员工的工资加奖金都要高不少了,更是村里这些电工原先收入的三倍以上,

当然,这笔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他们这些电工除了正常的收电费且不准乱涨价之外,还需要认真的维护村里的输配电设备、维护电力安全等等,还要解决村民们的用电难题,力求提供最好的服务,

比如谁家灯坏了、保险丝烧了,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得负责上门帮忙维修,

比如配电房的闸刀被人偷了导致停电,他得第一时间赶过去重新装上、保证通电……

要干的事情比之前多了一些,但这收入也翻了好几倍,

这干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升了十倍不止。

“我非常确定以及肯定!”

在六个农村电工无比渴望的眼神注视下,林正峰给予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

方案是他自己亲口提出来的,那就没有光说不练,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道理。

况且农村这点用电量本身也不是他真正关注的重点,但在真正的大客户到来之前,稍稍稳定了一下收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给自己在家乡捞一个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