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刚封狼居胥,又黄袍加身](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66/53133166/b_53133166.jpg)
第55章 送别
梨香院里,薛姨妈着急忙慌的回来,宝钗正坐着纳针线。
“老太太要给琮哥儿议亲了,说只要高门大户家的女儿。”
听到这话,宝钗手一抖,指尖上冒出血来。
她将手指含在口中,吮了一口。
薛姨妈又抱怨道:“凤姐儿说了你舅舅家的朝云,朝云有什么好的,相貌、才情、品性,哪点比得上你。”
“母亲,快别说这种话。”
“我的儿,你给我透个底细,宝二爷,琮三爷,究竟咱家要选谁?”
宝钗看了一眼房中,莺儿、香菱等都不在,四下无人,她才笑着回道:“母亲,这不是咱们挑别人,是别人挑咱们。”
“咱家现在是没落了,可还有大把的银钱,那些勋贵多的是空壳子!你就说这荣国府,眼下已是四面漏风,稍稍下场雨就要淋个落汤鸡,还有脸挑咱们家!”
薛姨妈见王夫人与凤姐不肯介绍宝钗,心中满是怨气。
宝钗只静静听着她娘的抱怨,依然纳起针线来。
屋外响起脚步声,莺儿隔着帘子喊道:“姑娘,林姑娘要回扬州,一会儿就启程,二姑娘三姑娘她们都在践行呢。”
香菱也进来了,说道:“是扬州来的信,说是林老爷病了,让林姑娘回去侍疾。”
宝钗赶紧放下针线,对薛姨妈说道:“若是普通的病绝不会喊林丫头回扬州,怕是林老爷不好了,我去送送她。”
“林丫头也是苦命的孩子,快去吧。”
宝钗站着想了想,吩咐莺儿:“拿两支老参仔细装好,再拿一包防蚊虫的香丸,走水路只怕有虫子。”
莺儿答应着,和香菱一块去找东西,包好了出来。
宝钗带着两人过去荣庆堂,刚走到穿堂处,见茜雪正在张望。
不由笑道:“你怎么不进去?”
茜雪也笑道:“我正等我家三爷吃饭,他被叫到宫里去了。”
宝钗点头会意:“你快回去吧,还怕宫里没有饭吃。”
“哎,多谢宝姑娘。”
进了荣庆堂,屋里堆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老太太拉着黛玉泪流不止,宝玉痴痴呆呆地站在旁边。
迎春、探春都在强做欢颜,惜春也愣愣地看着。
宝钗笑着递上东西,说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我恨不得陪着林丫头一块儿前去,在那瘦西湖上吹箫,大明寺前听雨,偏你们这么依依不舍的。”
“宝姐姐说的极是,此时南下正是顺风顺水,运河两岸又多是美景,林姐姐看看风景就到家了。”
探春奋起精神附合着宝钗,屋中愁绪尽去,大伙儿都笑起来。
宝钗又道:“听说琮三爷被召进宫了,不会又要高升了吧?”
贾母只当没听见,一味催着开饭。
姑娘们皆是低头不语。
见此情况,宝钗目光微动,却不好相问。
乾清宫。
曹正南、夏守忠都在。
行刺案发生后,曹正南明着用五城兵马司挨家挨户的搜索,暗中用锦衣府侦缉,这伙贼人就像凭空消失一般,怎么都查不到人。
反而是贾琮长随单福的案子有了进展,顺天府衙根据千金坊的线索,搜出了那个无人的院子。
可惜院子里的痕迹已被全部抹去。
永兴帝愠怒:“这么说,成了无头悬案?”
“对方早有准备,就是冲着武安爵爷来的。”
贾琮急忙纠正曹正南:“可不是冲着我来的,随我前去铁槛寺的还有林家表妹,她父亲正是陛下亲点的巡盐御史林如海,贼人除杀我之外,千方百计也要杀了林家表妹,连在一起,可不是冲着陛下来的么。”
曹正南气得骂道:“混帐!”
永兴帝脸色更加阴沉了。
林如海是他登基后一手提拔的宠臣,也是大梁立国百年来,在职最长的两淮盐政,任期已有五年。
林如海清廉又有能力,每年为国库上缴的银子不计其数,两淮那些硕鼠视林如海为眼中钉,针对他的弹劾不计其数,若非永兴帝强压下去,只怕几个林如海也被下狱了。
想到林如海唯一的儿子早夭,妻子病逝,他自己也是强撑病体,如今贼人又针对嫡女追杀,永兴帝不免感怀。
“查!务必给朕查到底!”
曹正南无奈,并非他不想查,如今的确断了线索。
夏守忠沉吟道:“奴才倒有个法子,就是需要委屈武安都尉了。”
“说!”
贾琮跟着笑道:“末将委屈不算什么,夏公公尽管说来。”
“如果贼人真要除武安都尉而后快,咱就给他们设计一出引蛇出洞……”
听完夏守忠的计谋,曹正南连连点头:“正好你家在给你议亲,你顺势搬出来住,就说准备成亲要修葺府邸。”
贾琮内心冷笑,永兴帝不把臣子当人看,你们两个死太监也不把别人的命当命。
脸上却愁道:“我哪里来的府邸,临时租赁也瞒不过贼人。”
夏守忠和曹正南都不说话了。
永兴帝叹道:“贾琮,朕听说过你善于要东西,现在竟要到朕的脸上了。”
“陛下,绝没有这回事。”
“夏守忠,拨一栋现成的宅子给他,按子爵品阶,打上‘敕造’的名号,多给他嚷嚷,最好嚷嚷得全天下都知道。”
“陛下这是铁了心让末将为国捐躯啊!”
“放肆!”
不过,贾琮并不仅提这么一个要求,又道:“林姑父既然是替陛下搂银子的,就不能让他出事,不如派个厉害的太医,随着林家表妹一起回扬州。”
“什么叫替朕搂银子的?”
“末将说错,是替国库,替国库。”
永兴帝被贾琮气得直挥手,夏守忠急忙去太医院传召。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的交通枢纽,只见江中点点白帆,船只往来不绝。
御河码头上,贾琏正指挥着下人往船上装东西,忽见两匹马直冲到面前,把他吓了一跳。
“二哥。”
“你怎么来了?”
贾琏大感奇怪,贾琮指着翻身下马的一个白胡子老翁说道:“这是皇上特派的御医,要去给林姑父瞧病的。”
那老翁走过来抱拳道:“贾公子,老朽张玉桢,奉圣上旨意前往扬州,为林大人诊脉。”
“那再好不过,快请上船。”
贾琮又道:“皇上还有话要我转告林姑父。”
“那你也快上船,一会子就开了。”
贾琮大步上船,来到内舱外,朝里问道:“紫鹃可在?我有事情要嘱咐你们姑娘。”
黛玉在里面听得真切,顿时跟做梦一样,慢慢扶着紫鹃的手走出内舱。
两人来到甲板上,风吹着两岸青山,船摇着一江白水。
“林妹妹,圣上对姑父很看重,特派了御医跟着你们回去。”
“嗯。”
“你是个聪明的,听我一句劝,朝廷的事再大也大不过自己的性命。”
“我知道了,回去定劝父亲辞官休养。”
贾琮想了半天,好像有许多话要说,又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便笑笑下了船,跟贾琏打过招呼回家去。
背后,黛玉站在甲板上,久久凝望着江水。
水中似乎还有贾琮的影子在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