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教育书:孩子归爱所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逆反期的症候和应对

逆反期的症候和应对

蔡彬

小t同学,是班里头一号调皮的孩子,上课45min能安静定下来听课的时候大概只有10min,跟左边的同学聊聊游戏,跟右边的同学聊聊今天老师的新发型,或者管自己在课本上的人物开始添胡子,在课本上大黄鸭。自修课时,大家都静下来时,他就开始找人聊天;做操时,大家认真做,他就开始东扭西扭,大家蹲,他就站起来。老师在给予指令时,他就非常不屑地在下面煽动同学不服从老师的指令。初一下,在某一次数学考试前,还带头去老师处偷来考试答案,分给全班同学让大家都得到数学答案,带头作弊。

针对这个孩子叛逆的情况,我作为班主任,就特别苦恼,对于这样的孩子对班级带来了许多负能量,只要每每有活动,只要老师一开口讲话,他就与你唱反调,甚至还梦见该生在课堂上拍案而起,暴走出教室,课堂上与你唱反调。我找他谈话,想培养他的责任感,以及他的言而有信的品质。因为他家里有个妹妹,让他站在一个哥哥的角度,思考自己该如何做好妹妹的榜样,希望培养他在一个集体里的集体主义自觉。一方面,与他定下口头协议,让他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约束力,他签下保证书,答应做到,1、上课不随意插话;2、遵守班规和纪律。先做到三天,则给予奖励。第二次定下协议保证书,时间则延长至五天。我给学生一个他能够做到的目标,够得着的目标。

另一方面让他做了一天值日班长,写一篇观察日记,让他站在一个班级的管理者角度,思考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他并没有认真去做,他坐在讲台上,他只管自己写作业。碰巧,那天领导带着老师来检查班级的自修纪律,还没有到下课时间,他就拿着自己的作业走了,班级里乱成一团。我就很失落地告诉他,刚才领导检查,说我们9班纪律很差,班风学风需要整顿。他听了后若有思考,虽然口头没有告诉我什么,但是在之后每天的午休时间,他都非常安静,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休息。

为了培养他的责任感,只要有机会,我就给他小任务,给了他两个职务。据观察,发现他到班时间很早,于是我布置给他班级钥匙管理员,每天早上到班为同学们开门;而且他也是一个有专注力的孩子,他擦的玻璃比别人要亮,于是我交给他班级窗户维护员,负责窗户的干净和清洁。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我之后从来没担心过教室门没按时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学生到学校的学习,除了获得知识以外,更多的是学习与人交流,包括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的技能。以小t为例,他的行为规范的欠缺,主要有两种原因,一则是从小习惯没有培养好,二则是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少,难找到爱和归属感。站在老师的角度,如何悦纳和包容孩子,是帮助孩子进步的第一步,这也显得异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

初二是学生青春期的关键期,初二的学生自我意识高度膨胀,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不再像个体对新环境磨合和适应期那样文静,情绪波动幅度大,因为他们试图独立尝试一切了。初二学生的叛逆,包括像该生出现的各种对老师的叛逆,是由于内心渴望独立和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而却迫于现实的约束的矛盾,引起其情绪的波动,而老师此时,或许要改变其教育、交流方式,从告知其应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改变成,用他们一种能够接受的方式,或者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点破和处理,或许留些时间,给学生搭个台阶,留些时间让他们考虑,当出现这种矛盾时如何去处理,怎么样舒缓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