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基本概念
LDPC码的特征是校验矩阵为稀疏矩阵,即1的个数很少,0的个数很多。Gallager最早设计的 LDPC 码是一种规则编码。给定码率,码长N=10的(3,6)规则LDPC码,其校验矩阵如式(2-1)所示。
这里,校验矩阵H包含5行10列,每一行对应一个校验关系,称为校验节点,每一列对应一个编码比特,称为变量节点。(3,6)是指校验矩阵H的每一列含有3个1,每一行含有6个1,即列重为3,行重为6,行重与列重的分布相同,只是1的位置不同。只要码长充分长,则行重与列重显著小于码长N与信息位长度K,因此 H具有稀疏性。需要指出的是LDPC码构造具有随机性,只要在校验矩阵中随机分布的1的位置满足行重与列重要求即可,这样得到的是一组码字集合,而并非单个编码约束关系,并且,校验矩阵不严格要求满秩。
上述(3,6)规则LDPC码的校验矩阵可表示为Tanner图,如图2-1所示。
图2-1 (3,6)规则LDPC码的Tanner图(N=10)
图2-1中含有10个变量节点,分别对应校验矩阵的一列;含有5个校验节点,分别对应校验矩阵的一行。集合 表示第i个变量节点连接的校验节点集合,集合表示第 j个校验节点连接的变量节点集合。例如,对应式(2-1)所示校验矩阵的第一列,对应校验矩阵的第2行。
校验矩阵的行重对应变量节点的连边数,称为变量节点度分布;列重对应校验节点度分布。对比式(2-1)与图2-1的Tanner图,可以发现二者是一一对应的。Tanner图中的环与式(2-1)中的1构成的连接关系完全对应。例如,图2-1中虚线构成了长度为4的环(v2→c3→v4→c1→v2)对应式(2-1)中含有4个1的虚线环。
定义2.1 Tanner 图中一条闭环路径的长度定义为环长,在所有闭环中,长度最小的环长称为Tanner图的围长。
一般地,对于(N,K)规则的LDPC码,行重与列重分别为dc 与dv,我们通常称这样的LDPC码为(dv,dc)码,它的行重与列重满足关系式(2-2)。
这样,对应的 Tanner 图可表示为,其中,V是变量节点集合,节点数满足;C是校验节点集合,节点数满足;ε是边集合,边数满足。进一步地,(dv,dc)码的码率可表示为
上述概念可以进一步推广到不规则 LDPC 码,其中,dc 为最大行重,dv为最大列重。
定义2.2 Tanner图的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的度分布生成函数为
其中,λi与ρi为度分布系数,表示度为i的节点连边数占总边数的比例。进一步地,可以定义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的度分布倒数的均值分别为
由于总边数相等,因此有
由此,给定度分布(λ, )ρ,非规则LDPC码的码率为
本质上,LDPC码的设计符合信道编码定理中随机编码的思想。Tanner图中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具有随机性,我们可以把度分布系数λi与ρj看作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连边的概率。因此,Tanner图实际上是符合度分布要求的随机图,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之间的连边关系也可以看作一种交织操作。只要码长充分长,Tanner图的规模充分大,这种随机连接就可以反映随机编码特征,暗合了信道编码定理证明的假设:(1)码长无限长;(2)随机化编码。因此,LDPC码与Turbo码在结构设计上,具有类似的伪随机编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