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0章 重返越南漫记
此前,我曾以大量篇幅,饱含深情地详述了我与越南的往昔故事。那些过往,宛如一幅陈旧却色彩斑斓的画卷,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如此奇妙,从那以来的37年后,缘分的丝线再度悄然缠绕,让我与越南有了新的交集。正因如此,我在此再度提笔,将目光聚焦越南,权且当作是对战争与和平这一宏大且永恒话题的延续。
那是2016年9月的中秋节放假期间,我已退居二线,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清闲时光。在这阖家团圆的节日里,我怀着别样的心情,加入了“嗨森芽庄之旅”旅行团,与同行的二十余位伙伴一道,踏上了前往越南芽庄的旅游之路,开启了为期4天的奇妙之旅。岁月悠悠,如沧海桑田般变迁,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这一趟越南之行,我感到了一种全然不同、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带给我全新的视角。
与上一次跨过界河从水上进入越南截然不同,这次我是随旅行团从空中前往越南的。那天越航飞机晚点,原定凌晨1点20分的航班到3点15分才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早晨6点多钟到达越南芽庄附近的金兰机场(越南与中国的时差晚1个小时)。机场到芽庄的公路上可以看到巍巍的青山和蔚蓝的大海,空气温润潮湿,大约在9点左右到达芽庄市区入住酒店。导游说这里不流通人民币,所以在酒店大堂用人民币兑换了越南盾。越南盾的面额很大,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3200。
芽庄的名字源于占婆语,意为“竹林河流”。它是一个海滨小城,位于越南中部海岸线最东端的地方,是越南庆和省的省会。城市背山面海,大小不一的39座岛屿从城市的东南方向延伸在蔚蓝里。城市老城区路况复杂,道路多是坑洼不平,电线杆上的电线像蜘蛛网,街边房屋低矮、斑驳陆离。主干道两边高大漂亮的欧式老建筑也有一些,这些外观华丽的高楼充溢着法兰西风情(越南曾是法国殖民地),这种欧洲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融合,也是一种特色。
芽庄的街道环境简陋,马路狭窄,没有明确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划分,但很少捅堵。因为轿车很少,公交车也不多,旅游大巴倒是不少,车辆很新,多为丰田、现代、福特、奔驰等车型。马路上到处游走着出租车和人力三轮车,出租车除国内常见的4座外,还有7座甚至9座的。人力车很奇怪,客人坐在骑车人前面座位上,感觉不大安全,被人戏称为“客先死”。
芽庄最多的还是摩托车,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大都为弯梁车和踏板车。骑车的男人多戴头盔,我还注意到身穿西装、脚穿凉鞋或拖鞋骑摩托车的男人不少,与我几十年前见过的身穿对襟衫、脚穿塑料凉鞋或拖鞋的越南村民略微不同;很多骑车的女人上穿开叉很高的奥黛(类似中国的旗袍),下穿长裤,带口罩和尖顶斗笠(据说是为了防晒)。摩托车成群结队,与汽车混道行驶,尤其是早晚时分,鸣笛而行,速度也快,骑手们驾驶水平普遍挺高,不时绕来绕去避让行人。但他们见怪不怪,我们却胆颤心惊。由于很少见到红绿灯,也无交通指挥,大家过马路尽量寻找斑马线。
芽庄的街边随处可见啤酒店,街头也有类似重庆大排档和串串香的小吃摊和酸辣口味的火锅。与重庆不同的是,小吃摊常将木餐桌和小凳子摆到人行道上占道经营,也没有见到过有城管进行规范管理。越南菜的烹饪方式简单,往往当着顾客的面直接现做。而越南火锅主要以海鲜和牛肉为主食,配以蔬菜、米粉和本土啤酒。
与我当兵时在越北边境村寨见过的越南人一样,几十年后在芽庄见到的越南人,仍然普遍矮小精瘦。行走在芽庄街头那些肥胖的人,基本上都是外来游客。街上除了无处不在的中国游客,最多的似乎是俄罗斯人,拖儿带女,成双成对,据说因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前苏联长期租借附近的金兰湾军港,所以芽庄成了俄罗斯人的传统度假圣地,我逛街时甚至遇到好几家店铺的老板是俄罗斯人(当然照例也有一些中国老板)。
芽庄阳光明媚,日照很强。当地的越南人生活悠闲,不时在街边可见帆布棚或遮阳伞,伞下的桌上摆放简易的铝制滴漏器,朝向马路的躺椅或吊床上闲坐或躺着几个男人,一边品尝冰咖啡、啃瓜子,一边闲聊。越南女人身材纤细、匀称健康,吃苦耐劳、非常勤奋。但街上的越南当地人早晨和晚上比较多,中午至下午太阳大天气热,则一般少有上街。由于没有中文服务,交流有点麻烦,所以我们一般都是集体出行。
芽庄市内的景点规模不大,景色一般。到达的当天下午,我们首先游览了“婆那加占婆塔”,位于芽庄以北2公里处大河左岸一座海拔50米的小山顶上,是四座坐西向东的印度教砖塔,有20根巨型的门柱,还有几块中国明朝年间遗留下来的中文石碑,上面写着神庙的历史。据说建于公元7-12世纪间,是印度教的宗教建筑。这里供奉的是天依女神(PoNagar),相当于海峡两岸中国渔民信奉的妈祖。游人进入塔内需要脱鞋,女性需穿有袖和过膝的裙子或者长裤。塔内空间不大,没有窗户,光线很暗,雕刻不细致,神像也比较粗糙。我们还在这座小山上欣赏了碧蓝的海港景色。
第二个景点是五指岩,又叫“钟屿石岬角”,是海边一座小小的岬岛,退潮后可见岩石上遗留的恐龙足迹,因从空中俯视岩壁有如五指手印而得名,是著名的观赏日出日落的景点。我们白天去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但海边咖啡厅里有当地特色——滴漏咖啡,2万越南盾(约人民币6元多)一杯。越南人非常喜欢喝咖啡,滴漏咖啡是芽庄的特产,做法不是用咖啡壶煮,而是将现磨的咖啡粉放在滴漏杯里面冲开水,咖啡会一滴一滴慢慢滴到下面已经事先放了一层炼奶的咖啡杯中,然后放入一些冰块搅拌均匀。我们在咖啡的氤氲香气中悠闲地边聊天边品尝美味香醇的咖啡,很是惬意。
市内游的最大亮点是“THAPBA”矿物泥浴,也叫热矿泥浴,是用泥类物质以其本身固有温度或加热后作为介体,敷在人体上将热传至肌体,与其中化学成分、微生物等共同作用而达到健身防病的效果。我们两个人一个池子,泡在粘稠的泥浆中,将温暖细滑的矿物颗粒涂满全身,然后再泡了温泉。据说该地富含有大量矿物质元素,尤其对清洁皮肤具有显着功效,很独特。
芽庄旅游的精华是海岛联游。第二天是中秋节,我们在酒店吃了越式早餐,越南的米粉、烤肉、春卷、酸奶味道很好。早餐后我们一行来到码头坐船出海。导游是个中韩混血儿,开始她诱导我们,说大多数人坐船出海都要晕船,惊得我等几个没有出过海的人眼镜差点掉在地上。见我们有点犯悚,导游笑嘻嘻地开始下套,“每个人交100元去坐快艇”。马上有团友点醒大家,“导游为赚提成”,我等才恍然大悟(果然各个小岛之间乘船也就大概二、三十分钟不等,一点都不晕,真是旅途处处有陷阱)。
芽庄的码头小又杂乱,游船进进出出没有什么章法,木船、渡船、机动船、游艇都有。我们乘坐的游船不大,有点破旧,中间几排长椅,四周还能围坐一圈人,可坐30人左右。我们游览了芽庄海外的3小岛(黑岛、蚕岛、墨岛),这3个岛离芽庄都很近,岛上的风光也不出奇,但海滩是完全免费开放的,沙子细软,潮平水清,海水呈翡翠色。在清澈透明的海水中游泳真是一种享受。喜欢潜水的,这里海底的珊瑚礁美丽多姿,大家玩得尽兴而归。晚上团主陈老板做东邀请全团在芽庄一家中国人开的海鲜餐厅里吃海鲜,点了龙虾、贝类和海螺等,非常的新鲜,价格也公道。在异国他乡庆祝中秋佳节,别有一番情趣。
第三天早晨我们乘坐快艇到竹岛游览,竹岛是芽庄最大一个海岛,其中的珍珠岛度假村号称亚洲最大水上乐园,岛上的各种娱乐设施过山车、旋转木马、海盗船、秋千椅等基本免费供人游玩。有一个室内大型电玩城,还有4D电影可以看。其中的海洋馆搜集有一千多种鱼类,有一个海底长廊,各式各样的热带鱼、鲨鱼、海龟环绕其间,让人大开眼界。水上世界公园有多种水上游戏,水上乐园的沙滩与海相连,长长的海岸线,有很多躺椅随便你躺,海风轻拂面庞,心绪宁静地在沙滩的椰子树下乘凉、踩沙、踏浪很有特色。回来时我们坐的连接陆地与竹岛之间的跨海缆车,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缆车。缆车上游客们有的俯瞰深蓝大海、有的举起数码相机拍照,时间大约20分钟,很方便。
第四天上午我们游览了位于市区的龙山寺。龙山寺是一座建于19世纪后期典型的中国南方寺庙建筑风格的佛寺,据说芽庄信佛教的信徒很多,我们到达时众多的和尚和信众刚刚做完法事纷纷离开。我们沿着500多级台阶爬上寺后的小山,半山腰有一尊白色的卧佛,山上有一尊白色的大坐佛雕像,端坐于莲花之上,目光向下,面向大海。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芽庄。下一个景点是当地著名的大教堂,据说从法国殖民地以来,不少当地人受到基督教派的影响信奉了基督。教堂位于繁杂吵嚷的街边,与这坐小巧玲珑的城市一样,颇具法国哥特式风格的“芽庄大教堂”其实也不大,教堂由石头建造,有钟塔和美如锦花、绘满《圣经》故事的天窗玻璃。下午导游安排了芽庄沉香店、珠宝店和乳胶店三个购物店,然后前往金兰机场,晚上9点乘越航班机于凌晨0点返回重庆。
芽庄风光优美。这次中秋重游越南之行,总的来说是愉快的,如果不算两个小插曲的话。一个发生在飞往芽庄的越航班机上。那天我有点感冒,加上头天起床后已有20多小时没有休息很疲倦,大约在凌晨5点左右,飞机大概已经进入越南领空了,坐在我旁边刚刚结识的陈老板请我们同坐一排的3人喝点啤酒提神。空姐送来了3罐越南啤酒和3个装满冰块的纸杯,为此陈老板花了十美元。谁知我喝完啤酒后肚子痛得厉害,八成是感冒作怪,加上冰块刺激了饥饿的肠胃,造成我在万米高空吐了一场,连累越南空姐们一阵手忙脚乱。机上的同胞热情相帮,有送霍香正气水的、送风油精的、甚至有送救心丸的,我双手抱拳一一谢过。大约折腾了20分钟,吐完了人也清爽了,但这一折腾后睡意全无,我心中颇为无奈:几十年前我来越南时确实没有经过海关,当时人太多也没有办理签证,大家一过来就相互大打出手也确有其事;可我如今只不过是重游旧地,在花前月下的中秋节过来月下花钱的游客,兜头来一个下马威至于吗?
另一个事发生在离开越南时的金兰机场。我利用候机的时间逛了机场商店,当服务员见身背旅行包的我在盒装的绿豆糕标签上数越南盾有多少个0时,她憨态可掬的说“人民币”并用手中的计算器敲出“40”这个数字。芽庄会说英语的人似乎比会说汉语的人要多,可这三个汉字似乎人人会说。我买了几盒,回来作为礼物送了出去。没想到收礼的人家反馈说,其中一盒24块装的绿豆糕里面少了一排,只有20块,让我大失面子。在金兰机场登机后我跟上一次离别越南一样,没有心情在自己乘机离开越南的时候朝她摇摇手,我只在心里默默地跟她告别:拜拜越南,这个风情万种而又笑里藏刀的南国美人,期待我们下一次相逢再谱一曲友谊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