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5章 婚事成了,出师的谢小娘

谢老四还带着一块手表。

看来这家真的如赵婆所说,条件很不错啊!

现在京都人家说媒议亲,女方都打探男方是何家底。

手表、缝纫机、煤油灯。

这三样东西,全是经济条件的象征。

缝纫机,这也是一名巧匠发明出的机器。

这也是朝廷颁布知识产权以后,第一个专利产品。

这台精妙的机器发明出来以后,立马供不应求。

工坊门口全是等货的马车。

这块巧匠索性授权别的工坊生产,自己每天只要拿着专利费都可以过上富饶的生活。

谢老四家的缝纫机是给女儿买的,有了这东西后,家里的补织方便了许多。

煤油灯,也是近期流行起来的东西。

能使用煤油灯,就证明家里不缺钱,晚上肯亮灯!

而手表这东西,早就成了财富的象征。

其实手表是跟工业时代一同出现的。

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不需要准确的时间。

可是在工业社会,时间就得准确到分秒了。

火车停靠必须得时间精准,否则会出现列车相撞的情况。

炮兵发射必须得校对时间,否则会打草惊蛇。

工坊里的各种机器,也必须得精确到秒。

这就促使了,不方便的怀表,逐渐进化成了手表。

最早佩戴手表的,是工坊的技术员、列车的司机、部队的军官这一类职业。

这些职业全是体面的高薪工作,而手表也渐渐流行起来。

看见谢老四家里样样俱全,赵婆带来的妇人可算放心了。

看来这个谢老四的确和赵婆所说的一样,是个可以过日子的人。

赵婆笑着介绍道:

“老谢,这是我上次跟你说的,吴娘子。”

“吴娘子去年合离了,现在已经是单身。”

“她那个前夫,自己没法生孩子,反倒说我们的娘子不好。”

“这要不是医馆的秦大夫诊断,吴娘子的名声都要毁了!”

赵婆身后的妇人才三十几岁,脸皮也很薄。

而且前夫没法生育,她到现在也没生过孩子。

当然没法和赵婆一样彪悍。

说起生养的话题,这位吴娘子瞬间脸色一红。

俏红的脸庞,在煤油灯光下愈发的诱人。

谢老四一下就看中了!

自己已有一儿一女了,能不能生育也不要紧。

谢老四立马说道:“赵婆,我家里的情况你都跟娘子说了吧?”

吴娘子点点头。

谢老四说道:“我已经存好了女儿的嫁妆,也在京郊给儿子买了宅子。”

“这以后赚的钱,全是我日后的养老钱。”

“我谢老四也是个直性子,这以后有我口饭吃,就少不了吴娘子一口肉吃。”

谢老四这么一说,吴娘子的脸色更红了。

不过她微微颔首。

赵婆是察言观色的老油条。

见二人都有意思,立马说道:

“这样,明日去我的茶馆坐坐,你们相互了解一下。”

“大家全是京都人,知根知底的,要是合适,这流程我赵婆子就包办了!”

赵婆在巷子口开了一个茶楼,生意非常不错。

人家帮着说亲,去光顾一下生意也算理所当然。

如果亲事成了,还得给赵婆包一个大红包。

谢老四点点头。

赵婆也是聪明人,她借口说去厕所,又让谢老四跟吴娘子单独聊了一会儿。

等到赵婆回来,就知道这对成了。

赵婆的眼光多老辣啊,一看就知道二人互相看上了。

赵婆还是打断了二人的聊天,带着吴娘子回了家。

过了一会儿,谢老四的女儿回了家。

她在京都最大的成衣店,梁锦怡的店铺里当学徒。

梁锦怡的店铺,已经是京都最有名的成衣品牌。

达官贵人全以穿她家的衣服为荣。

谢老四的女儿备受梁锦怡看重,明年就可以出师了。

原本学徒是住在师傅家的,谢家女儿也是听说父亲晚上相亲的事儿,才告假回来的。

看着父亲满意的表情,谢家女儿也露出笑容。

梁锦怡的店铺,现在开到了城中心的位置。

那条街面,也变成了一条服装街。

服装街,是最早聚集起的街道。

因为各色服装店开在一块,顾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曾经京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豪门贵女。

现在也热衷于一起逛街。

梁锦怡家的店铺,招牌非常普通。

和那些新开的门面,花里胡哨的招牌相比。

梁锦怡的门面看着很低调。

不过梁锦怡的店铺,仍然是这条街上生意最红火的店铺。

每次梁锦怡的店铺上新,那些豪门贵女,就会约着过来逛街。

谢小娘是梁锦怡的学徒。

师徒关系,在当今时代处在很奇怪的状态。

在许多地方,师徒关系仍然很牢固。

像工坊里,裁缝铺,仍然是师傅带徒弟。

师傅是徒弟的引路人,是师傅在工作上的助手。

在工坊里,师傅就是跟父亲差不多的亲密关系。

师傅教导徒弟,教会徒弟技术。

徒弟就会反馈师傅,以后还要帮师傅养老。

而在手工领域,师徒关系就更为紧密了。

梁锦怡把谢小娘喊来。

“小娘,你跟着我学习多久了?”

“师傅,我跟了您一年了。”

谢小娘略显紧张,难道是因为这几日时常请假,师傅不高兴了?

谢小娘小脸涨红,眼中满是泪水。

“师傅,是不是我近日请假太多了?对不起师傅,我以后绝对不这样了!”

梁锦怡拿出手帕,笑着说道:“你不用紧张。”

“你在我的徒弟里,是最有天赋的。”

“按照行内的规矩,一年以后你就可以出师了。”

“到时候我会借你钱,自己开店。”

梁锦怡慢慢的说着。

谢小娘点点头。

现在街上的裁缝铺全是这个规矩。

徒弟拜师学习,是得家里出钱的。

梁锦怡对徒弟算是比较好的,偶尔还会给谢小娘一些零用钱。

可是这种师徒关系也是十分紧密的。

徒弟出师后,师傅会借钱给徒弟,当做徒弟的开店起步资金。

还会把自己的客源分给徒弟一点。

这种关系下,师傅能得到免费的劳动力。

而徒弟也可以学到一门手艺。

梁锦怡继续说道:“其实以你的手艺,已经能独立开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