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0~3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宝宝第一次对我笑——完整 和谐的互动让宝宝看到美好 可爱的自己

豆妈记录:一笑倾妈妈,再笑倾全家/第30天

此刻,我躺在妈妈的怀里,她的臂弯那么柔软,那么温暖,使我感到心满意足,抬起头,我看见妈妈明亮的眼睛,她正注视着我,一阵快乐涌上我的心头,我忍不住朝她笑起来。

看得出来,她高兴极了,她朝爸爸嚷嚷着什么,爸爸也凑过来了,他们俩轮番亲我的脸蛋儿,弄得我痒酥酥的,我更开心了。

现在,宝宝的微笑越来越多,这是我们之间最愉快的交流方式。我想,对于每一个妈妈来说,宝宝的第一次微笑都是毕生难忘的。

昨天午后,豆子睡醒了,我把他抱起来,放在双膝之间,用手托着他的头,我们小脸对大脸,又开始玩宝宝和妈妈之间的游戏了。

虽然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会说话,然而我相信宝宝和妈妈之间是有一套专用语言的,我们不需要通用的词汇,甚至不需要用很多的语音就能表达和理解彼此的感受。

用豆爸的话说,我又在朝豆子挤眉弄眼,像朵水仙花似的自恋着。请允许我卖弄一下,水仙花的英文是narcissus。在古希腊神话中,Narcissus是个美少男的名字,他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投水而死,化身成为水仙花。自恋的英文narcissism和水仙花的英文narcissus皆由此而来。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自恋情结,我把小小的豆子捧在手里当镜子,端详他,从他的小脸蛋上搜寻有关我的信息,呃……眼睛……这么小,不像我;睫毛……有点短……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长长;哎哟哟,找到了,你看他的下巴尖尖的、翘翘的,这不就是他娘的下巴吗?还有这小鼻子,鼻头微翘,漂亮啊,像他妈……哈哈,看得我内心一阵愉悦,恨不得咬他一小口。

端详着端详着,豆子一直看着我的眼睛突然弯了一下,哟!他对我笑了,好激动!

我将永远记得这个日子,儿子第一次对我微笑。

这一瞬间,我突然就明白了,世界上真的有天使,豆子的微笑就是天使的微笑,像水晶一样纯净,又像一层薄薄的阳光一样洒在我心上,我顿时有一阵暖烘烘的酥麻感。我很想如实地跟你描述那种感觉,然而我把脑子里的储备翻了个底朝天,还是很难找出确切的词,你还是去找个小天使,看他的微笑吧。

生活中的笑有很多种,开怀的、假意的、含蓄的、爆发的、真诚的、虚伪的……记得心理学老师讲过,有种特殊的笑是“欣快”的,那是病理性的,我们在痴呆儿和精神病人的脸上可以看到。他们笑得很厉害,然而那种笑没有感染力,无法使看到的人感到愉快。同样,成年人世界中虚伪的、奸猾的、阳奉阴违的笑容也是缺乏感染力的。

亲爱的豆子微笑了,他纯真的笑容像投进我心里的一颗小石子,立刻激起了我心中欢快的涟漪。好有感染力的笑容,我立刻笑成一朵大波斯菊。

豆子学会了微笑,他开始使用新的工具社交。每个看到豆子笑容的人都抵挡不住这强劲的感染力,被一一放倒。在我之后,家里每个人都争先恐后逗引豆子,要亲身感受天使的微笑。

首先被放倒的是豆子爷爷,今天清晨,爷爷把豆子捧在手里,嘴里唤着:“豆子,笑一个,豆子,笑笑!”爷爷锲而不舍地逗了豆子好一阵子,豆子的嘴角终于弯了。“哈哈哈哈……”头发花白的爷爷开怀大笑。我的天,那个爆发力,笑声撞到墙壁上估计可以反弹回来。

接下来是豆子外婆,她从我怀里接过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豆子,豆子朝外婆甜甜一笑,于是,外婆这一天如沐春风。

在和大人们的互动中,豆子笑得越来越多,从微笑到月牙儿弯弯的笑,从浅浅一笑到咯咯地笑出声,他的笑容和笑声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也让我们感到安心,健康的宝宝才爱笑啊!

愿我们的豆子天天开心!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给宝宝一面光洁美好的“镜子”

照镜子时,我们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在人际互动中,我们从他人的反应中也能“看到”自己。好妈妈像平滑、光洁的镜子,能让宝宝看到美好、可爱的自己;内心不稳定的妈妈,会让宝宝“看到”变形的自己。

宝宝的微笑对于身边的亲人来说,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礼物。宝宝出生后,先会哭,再就是会笑。如果说哭是生存本能,那么笑也是生存技能之一。

喜、怒、哀、乐、惊、恐、悲是原始情感,其他的情感都是在这几种原始情感上发展起来的。宝宝1个月左右,情感就开始丰富了,也有能力将情感表达出来了。

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能够超越一切障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笑代表着内心快乐,也代表接纳了别人。宝宝很敏感,也很纯净,他们敞开内心接纳一切。如果让这样的能力持续下去,宝宝就可能成长为很阳光的人。而这种能力最初是在与妈妈的互动中获得的。

好妈妈是一面平滑光洁的“镜子”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镜子理论”,意思是你所看到的外在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射。好妈妈就是平滑、光洁的镜子,而内心有缺陷或者心理状态不是很健康的妈妈就像“哈哈镜”,会让宝宝“看到(体会到)”变形的自己。

当孩子看到妈妈的笑脸对着他时,他就会认为妈妈因他而笑,他会因此而产生存在感,这就是“镜映”。对于宝宝来说,妈妈对自己笑,那么就说明自己是让妈妈愉快的、有价值的好宝宝。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基础,就建立在妈妈的认同和接受上。宝宝在充满笑容的环境中成长,往往也能充满笑容地面对周围的环境。

在宝宝的心中,妈妈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妈妈,没有区别。生命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宝宝与妈妈之间心理上的联系会令他们建立最初的情感认同。宝宝和妈妈之间虽然已经没有脐带相连,但情感的脐带紧紧连在一起。

宝宝与妈妈之间联系紧密,就好像一个人一样。所以,妈妈笑,宝宝也笑;妈妈哭,宝宝也哭。这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因为“血脉相连”,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在现实中,很多妈妈有复杂的情绪和感受。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有些妈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让一些负面情绪在脸上表现出来。这会给宝宝带来矛盾体验,是养育大忌。

给宝宝的一生带来美妙的最初人际关系体验

有句广告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话很有意思,豆子的微笑能给整个家庭带来震动,真的是让大家好了。这是心灵之间最完整、最和谐的互动。这样的互动给豆子带来美妙的最初人际关系体验,而这一切缘自家人对豆子的爱。

我每次抱豆子时,都阳光灿烂地对着他。出于对豆子的爱,我总会在见到他的第一时间把烦恼全部扔掉,全身心享受与他的互动。有时候豆妈会因为体力和精力问题,在照顾豆子时有点小情绪,每到这时,我都会第一时间把豆子抱起来,面对着他,给他甜蜜的微笑。这样的微笑不是强装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充满爱意的。

有意思的是,当我这样做时,吵闹的豆子会很快安静下来,露出微笑。有时,这样的状况还给豆妈带去一点小小的挫折感。其实豆子会在我的安抚下安静的原因很简单:豆妈还在学习做妈妈,当豆子因为没有被满足而哭时,满心想当好妈妈的豆妈会感到很无力,也会产生焦虑。在这样的情况下,豆子好像能感受到妈妈的焦虑,会哭得更厉害。这时,我赶去安抚豆子,可以让豆妈和豆子从焦虑中脱离出来。

看到我安抚好了豆子,豆妈会在一旁叹气,似乎很无奈,很受挫。这时,我会安慰一下豆妈。我知道,我的安慰对豆妈来说很重要。再次强调前文提过的一句话——因为我真的很认同——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缺席的父亲,几乎百分之百会培养出有情绪障碍的孩子。

这个时期的宝宝可没有什么喜欢谁不喜欢谁的倾向。说宝宝更喜欢自己,是大人之间的竞争,完全是大人们满足自恋的游戏而已。如果想让宝宝更喜欢自己只是玩笑,那对宝宝没有太多影响。如果家庭中本身存在矛盾,大人们真的想让宝宝和自己更亲近,那么宝宝就可能成为大人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我见过太多孩子在夫妻矛盾、婆媳矛盾或者两个家庭的矛盾中成为牺牲品,那是让人很痛心的事情。

生命的延续,可以抵消人们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对幼小生命的热爱也常常来源于此。宝宝的笑总是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样的笑,肯定了我们的价值,预示着我们被新生命接纳。所以,婴儿的笑,很难不让我们兴奋。哪怕是别人家宝宝纯真的笑,也能深深感染我们。

给宝宝充满信任、爱、互相关心的人际关系模式

当宝宝能被我们逗笑时,关系就在宝宝的内心发展起来了。初次印象很重要,一个笑脸,会让宝宝感受到被接纳。如果我们对宝宝的笑及时给予正面回应,宝宝就会开始喜欢笑。

给宝宝一面光洁、美好的“镜子”有多重要呢?以下是我经常讲的一个自嘲的笑话:我出生时4.3千克,属于巨大儿。我妈妈受尽苦楚才将我生下来。(那时候乡下没有剖宫产,为此,我一直对妈妈有一种愧疚感,这是后话。)那时的我全身毛发浓密,皮肤黝黑(像外公),很丑。所有人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都是:这孩子怎么这样丑。我想我当时一定听到了,直到今天,我对自己的长相都没有自信,哪怕有人说我帅,我也不敢相信。

这看似很荒唐,其实是合理的。对母亲的认同是婴儿的本能行为。我妈妈比较容易焦虑,她经常皱着眉头和我说话,慢慢地,我也认同了这样皱着眉头说话的方式。

宝宝的笑是单纯的,维持这样的愉悦则需要家庭和宝宝所处环境中其他人的努力。因此,用充满爱的心和最真诚的笑容面对宝宝,会帮助宝宝建立充满信任、爱和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