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烽火词条开始崛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被偷家,血战日寇

杨硕带着一营的人马分毫松懈不敢有,对追兵的忌惮,因为抢来大批迫击炮军火的兴奋,冲淡了所有的疲惫和倦意,战士们个个严阵以待。

东方初现鱼肚白时,晋阳城方向总算传来动静。

杨硕冻紫的指头反复摩挲着扳机护圈,原地来回踱步,眼底透着些许担忧。

“来了!”

突然,趴在瞭望树杈上的观察员突然哑着嗓子嚎了一嗓。

整个山口都被这一声扰动,战士们马上睁大眼睛朝晋阳城看去,西北方土坡后先是腾起尘雾,接着冒出成片灰蓝色的人浪,正是17团战士的装扮。

“吼吼!干得漂亮,咱们的人冲回来了!”胡四海带头跳起来呼喊,天龙山脚立刻爆发出阵阵欢呼,与远处的人浪呼应着。

“老胡!收拾家伙准备跑路,一营打头阵,留下侦察兵在中间与二营、三营联络。”

杨硕揪着的心缓缓放下,嘴角重新露出笑容,下达了撤军命令。

胡四海显得有些犹豫,“团长,咱们不是还有军车?要不,让二营三营的兄弟也感受感受?”

杨硕笑骂:“感受个屁!油差不多耗尽了,再说咱们是逃命,你以为搬家啊?搞这么大动静,生怕晋绥军不知道咱们在哪?”

胡四海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走开,参军这么多年,他啥时候坐过军卡?

这才兜了两圈又要还给敌人,他一万个舍不得。

17团的行军速度很快,夜里杨硕带着一营原地驻守时,已经派出侦察排的战士去前方开路。

沿途走哪条隐蔽的山间小道,如何躲开晋绥军的出入境哨卡,都已被摸的清清楚楚,大部队只需要在后面跟着跑就行。

相比来时,17团的速度提了至少一倍,裹着这么大一份家当,战士们当然迫不及待的把东西运回家守着,生怕沿途出一点问题。

第三日上午,一营先头部队已经回到广陵地界。

晨雾裹着广陵县界的界碑,碑面上“广陵”两个阴刻大字凝满露水,杨硕伸手抹了一把,微微一笑。

看到这熟悉的两个字,全团上下紧绷的心神都放松下来,广陵是自家地界,17团的名声在全县人尽皆知,目前晋绥军也没法将手伸向广陵。

下了山,杨硕直接带着大部队踏上主路,十七团的队伍像条疲惫的灰龙蜿蜒在官道上。

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已经忍不住想象带着二十门钢炮回去,乡亲们大开眼界的惊叹表情。

可走着走着杨硕就察觉不对劲,太安静了,连续经过两个村庄都不见一个百姓。

以往看到17团的队伍,哪个村子不是夹道欢迎,热情的招呼着战士们留下喝茶吃饭,队伍走道都困难。

但今天,路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杨硕眼皮轻跳几下,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去打听打听,出什么事了。”

杨硕沉声吩咐黄大龙,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散开!”

说完,杨硕突然低喝,像是突然发现什么。

望远镜刚举到眼前,镜片被官道边上河面反射的冷光刺痛,前方渡口的芦苇丛里漂着半截竹筏,筏头拴着的渔网正缠住一具泡胀的尸首。

那具浮尸的青布制服,赫然是17团的军服!

杨硕眼角抽搐,如遭雷击一半愣在原地,下一秒怒火中烧,立刻指挥战士打捞尸体。

晋绥军趁机偷袭了17团的大本营??这是杨硕的第一个念头。

可第一旅、第三旅的兵马都调往了黄河,这是他们的侦察兵亲眼看到的,除了他们,还会有谁对17团出手?

眼神慌乱间,杨硕余光瞟到地上有几粒染血的玉米,这是陈集村独有的紫金糯品种,去年秋收时总被老乡们塞进战士们的干粮袋。

“不对劲,”他哑着嗓子沿循玉米粒朝前探去,两道深深的车辙印让他瞳孔缩成麦芒。

胡四海几名营长见状也是一惊,知道有大事发生,急忙凑过来问:“怎么了连长?”

“这车辙印,胶轮印深三寸,有军卡来了广陵......”杨硕声音低沉的可怕。

话音未落,西北方突然传来闷响。

杨硕的望远镜急转三十度,捕捉到陈集村方向腾起的诡异青烟。

与此同时,黄大龙已经带着两人匆匆回来,脸上写满了惊恐与不安。

“团长,不好了!”一个警卫员气喘吁吁地说道,“日本人杀过来了,目标就是咱们在广陵的根据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队伍中炸开。杨硕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示意部队调转方向,直接朝着陈集村的方向进军。

身后,17团的战士们快步跟上。

当他们赶到陈集村时,眼前的一切让杨硕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村子已经被洗劫一空,曾经热闹的村子如今空无一人,只有断壁残垣在阳光下投下凄凉的影子。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那是被焚烧后的房屋发出的气味。杨硕缓缓走进村子,他的脚步沉重得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心上。

“胡...胡营长??”

忽然,一户人家的大门嘎吱一声挤开一条缝,黄大龙几人瞬间如临大敌,下意识举枪瞄去。

杨硕听出是老乡的声音,立刻示意战士们放下枪,胡四海快步走上前,迎面一名灰头土脸的老者推门走出。

看清是胡四海后,踉跄着扑上去哭的老泪纵横,“胡...胡营长,天杀的日本人来了...”

一瞬间,胡四海只觉得浑身血液冲向天灵盖,眼底是掩饰不住的汹涌杀意。

“乡亲们呢?我们的战士呢?”胡四海极力克制着失控的情绪,沙哑着声音问道。

“小陈连长跟日本人干了一仗,被打死扔到河里,其他战士带着能跑动的乡亲们离开,把日本人也引走了...”

胡四海心里又是咯噔一声,瞬间红了眼眶,老者口中的小陈正是一营留下来看家的三连长,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眼下唯一还能接受的消息是,听老者的描述,三连的战士及时出手拦住日本人,老乡们伤亡应该不算重。

“团长,我...”

胡四海悄悄抹了把眼泪,后槽牙都快要咬碎,满目狰狞的刚要开口,杨硕便示意他不用多说。

“老人家,人都往哪个方向跑了?”

老者还在流泪痛哭,听到杨硕的声音颤抖着抬起手指向西南方向,杨硕心中一凛,陈集村西南,正是朱家寨的方向。

“全军听令,火速赶回朱家寨!支援政委!”

杨硕面色铁青,眼神阴沉的吓人。

与此同时,朱家寨村头外围防线,一片肃杀之气。

秦宣文站在一道土坡上,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黑压压一片的日军。

半小时前,一营、二营带着大批老乡从陈集村和孟口村一路逃亡而来,一问才知道是日本人杀到了广陵,正直奔朱家寨而来。

秦宣文暗道一声不妙,身边汇聚的兵力满打满算不到一个营,团部留守一个连的兵力,陈集村和孟口村撤下来的两个连都不是满编制。

陈集村和孟口村的百姓倒还好说,沿途被战士们疏散到了其他各村,他们无比熟悉广陵的地形,这波日军明显冲着17团而来,不会费尽心思满广陵的追击普通老百姓。

但朱家寨的一千多老乡还不知危险降临,秦宣文只能让战士们一边疏散老乡,一边带人在村头构筑防线。

“小赵!乡亲们撤走还需要多久?”秦宣文心底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

日寇来势汹汹,据一营二营战士说,两波敌军加起来足有上千人,装备精良,步枪、机枪、掷弹筒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几门小口径火炮。

手底下这四百来人想要抗衡日本,显然不可能,秦宣文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拖延时间,待百姓散去后撤退打游击。

至于17团的大部队何时能赶回来,他心里可没底。

“政委,已经在加紧撤离了,但老乡们听说陈集村和孟口村都被烧了村子,不舍得家里那点财产,正忙着往外搬呢!”

秦宣文面沉似水,坚决摇头:“不行,告诉乡亲钱粮以后都会有,当下关键是先保住性命!”

“是!”

交代完,秦宣文重新将目光投向眼前近在咫尺的日军大部队。

黑压压的人群,自带一股邪恶的气息,队形整齐,步伐沉稳,仿佛是一台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朝着朱家寨步步逼近。

秦宣文唯一的仰仗,就是杨硕留下的四百兵力和村前三道防线。

朱家寨外围的三道防线,早已经进行过调整。

现在,第一道防线设在一片开阔的麦田中,战士们利用麦秸堆和土坎作为掩体,可以很好的隐蔽身形。

日军的先头部队步步接近防线,秦宣文带人守在最前沿,眼看着日军进入射程,第一个现身举枪射击。

“打!”

一声暴喝,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战士们依托掩体疯狂倾泻着火力。

接连在陈集和孟口轻松将17团战士追赶的上天无路的日寇,显然有些掉以轻心,没想到在朱家寨还能遭遇阻击,迎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这一时期日军的军事素养,要远超17团交过手的晋绥军,发现被伏立刻调整战斗序列,就地寻找掩体躲避,没有任何慌乱的意思。

阵型拉开,上千号人的火力马上将17团压过去。

秦宣文倒没有死磕防线,跟日寇杀到底的意思,情况不利后马上命令部队后撤。

日军火力强大,继续这样消耗下去,防线迟早会被突破,没必要徒增伤亡,毕竟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干掉敌军,只是要迟滞他们的步伐,拖到百姓离开。

他果断下令:“转移!向第二道防线转移!”

战士们且战且退,利用掩体和地形的掩护,有条不紊地向第二道防线转移。

日军见状,立刻加快了进攻速度,试图趁机突破,光看这战场反应速度,就与晋绥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但秦宣文早已料到这一点,第二道防线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在第一道防线战士跳入掩体的瞬间,第二道环形工事的战士投入战斗。

交错蜿蜒的壕沟,为战士们提供了良好的掩护,日军冲出麦田地带后、抵达环形工事前,身前几乎没有什么掩体,队形顿时变得凌乱。

秦宣文抓住机会,命令战士们发起反击,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入日军人群中,爆炸声震耳欲聋,日军的进攻势头被狠狠遏制。

不过,日军与晋绥军另一大不同是,手中掌握的炮火力量强横,发现前方工事防守严密,立刻调整战术,利用火炮和迫击炮对工事进行轰击,同时从两侧迂回包抄。

震天响的隆隆炮响瞬间让第二道防线沦为焦土,战士们伤亡不断增加。

秦宣文的眉头紧锁,他知道,第二道防线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同志们,准备撤退!向第三道防线转移!”

秦宣文大声喊道,不带一丝犹豫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沙哑,眼见一个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同志,就这么在敌人的炮火下被炸的体无完肤,他的心都在滴血。

一年事件17团好不容易积攒出这点家底,他真怕这一仗就全部还回去,真要那样,他哪还有脸去见杨硕?

何况,眼前这帮战士,大多数都是广陵本地老乡家的孩子,不少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结果就遭遇日寇的突袭。

他亲眼看见一些新兵战士在巨大的炮火声中被惊的手脚颤抖,平日里训练过的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没有丝毫躲避意识,愣生生惨死于敌人的炮火中。

第三道防线是朱家寨外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就设在村头。

秦宣文望着对岸不断逼近的日军,心中充满了焦虑。他知道,一旦第三道防线被突破,朱家寨将直接暴露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到那时,才是真正的绝望时刻。

“政委,我们还能坚持多久?援兵还没到吗?”身边一个战士喘着粗气问道,他的脸上满是疲惫和血污。

秦宣文不语,对方口中的援兵是三营的一个留守连队,人数充其量200,就算他们到了,对眼下的战局也并无多少助力。

“放心,敌人没那么容易打进来。”秦宣文安慰着,轻飘飘的语气连自己都有些难以说服。

下一秒,更密集的尖锐呼啸声响彻天际,秦宣文脸色大变,他听出那是迫击炮弹撕裂空气的爆鸣声。

当下跳入战壕,声嘶力竭冲着周围的战士暴喝:“趴下!隐蔽!!”

“砰砰砰砰!”

密集的连环爆炸声,几乎将战壕夷为平地,溅起的漫天沙尘,似乎要在朱家寨村头掀起一场沙尘暴。

只不过,炮弹并非在第三道环形工事炸开,而是在日寇刚刚占据的第二道环形工事齐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