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9:我在东北当护林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生意开张

第二天一早,何庆东就带着昨天做好的炕桌和板凳,驾着马车来到了十几公里外镇子的集市。

“桌子八块,板凳三块。”

看到有人凑了上来,何庆东立刻给出报价。

如今做小生意还属于投机倒把的年代,但在这种小镇子,都是附近的村民交易,所以管的不严。

但有一点,你卖的东西绝对不能和供销社的重样,这是和人家抢生意。

要知道,供销社的人才是抓投机倒把分子的主力。

所以何庆东在小镇里卖这种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根本没人管。

“桌子两块卖一个呗。”

“两块连本钱都不够,这可是松木做的,一百年都不带裂的,你看看这做工,平的跟镜子似得,这玩意摆家里多有面啊……”

“老弟,姐跟你说句实话,这买卖都有两个想法,一个想多卖,一个想少花点,是不是……关键是谁家都不富裕啊,我家老头一个月工资才十五块,不容易,买这么个东西要攒好长时间……”

东北但凡上点岁数的女人,基本都是砍价高手。

但好在何庆东也不是善茬,他前世也是商场历练过的,任对方苦情卖尽,依旧死咬着价格不放。

就这么点东西,双方拉扯了半天,何庆东感觉比干活还累。

最终,炕桌七块成交,五个板凳卖了十块钱。

一天就能赚十七块钱,一个月就是五百多块,县林业局局长的工资都没这么高!

自己一个月工资才十五块,一天就能赚到!

更何况这还是何庆东为了找回感觉小试身手的东西,如果是做大件,比如立柜,写字台什么的,赚的要多的多!

今天就是求个开张,摸摸行情。

拿着刚到手的七块钱,何庆东直接去了粮店和供销社。

猪肉一块二一斤,鸡蛋九毛一斤,大米两毛钱,油八毛,肥皂一条三毛五,最好的白猫香皂才五毛钱……

这年头的钱是真的值钱,购买力惊人。

不过家电类的产品依旧很贵。

供销社的黑白电视机四百块钱一个,是绝对的奢侈品,全县也没有几家能买的起。

而当地最普遍的收音机,也要三十块钱,何庆东很想买一台,但手头钱不够,只能作罢。

带着买到的粮油和一些生活用品,胡大力回到了林场。

昨天采伐的木头还需要风干几天,所以他依旧用旧木头做小件。

接下来的几天,何庆东都是下午做木工活,第二天早上巡完山后,去县城售卖。

几天下来,他已经赚了四十多块,直接买下了他念念不忘的收音机和四板电池,以后也算有了娱乐。

一边干着木工活,一边听着收音机,日子多了几分悠哉。

这年头的广播节目,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

五点的《京剧选段》,六点《新闻和报纸摘要》,然后《千家万户》《市场信息》等等。

这一刻,何庆东如同身居茅庐的诸葛亮,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这其中《市场信息》和《天气预报》对何庆东帮助很大。

尤其是天气预报,让何庆东能做好提前准备,预防火情和水灾。

其实对他们这种农村人来说,都是会看云识天气的。

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只不过天气预报的时限更长,可惜的是有时候不太准……

而最让何庆东最喜欢,还是中午和晚上的评书以及相声节目。

《童林传》《白眉大侠》《隋唐演义》《杨家将》。

在电视机还没普及的年代,这就是国民最顶级的影音娱乐节目。

何庆东最喜欢听的就是隋唐演义,李元霸、罗松、罗士信、罗成一个个人物鲜活无比,而说书的单田芳,更是国民级的偶像。

坐在山清水秀的林间,干着木工活,听着评书,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让何庆东心情无比的舒畅。

下午,何庆东回了一趟村子。

这次回家,主要是想领回自己的狗。

何庆东的狗是两年前从集市买的,当时黑山站的老狗日衰,一日突然离窝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所以这条刚买来的小狗,就迅速上岗成了巡山犬。

由于狗长的黑,就被何庆东取名‘大黑’,

上次分家前,何庆东忙着拉粮食,并没有把狗领回去,但狗对护林员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这次必须要领回去。

“东子,你媳妇呢?”

一进村口,几个闲汉一脸调侃的对何庆东喊道。

很明显,当初杨丽带孩子走的时候,村里肯定是有人看到了。

“关你屁事!”

何庆东懒得理这几人,直接来到自家门口。

“你还有脸回来啊?”

正坐在门口的二哥何庆生看到何庆东后,立刻一脸奚落的说道。

“这是妈家,我怎么就不能回来?”

“老三还是嘴硬,估计是分了家后悔了,来求咱妈了。”何庆东的二嫂王淑玉这个时候也嗑着瓜子走了出来。

这个王淑玉也是本村人,虽然长的一般但爱打扮。

口红能涂多红就多红,裤腿能剪多短就多短,白花花的大腿晃的满村的光棍眼睛发直,何庆东的二哥更是被钓成了翘嘴。

王淑玉嘴馋,庆东的二哥就天天给她买零食,五香瓜子,牛轧糖,煮鸡蛋一天至少送五个,时间一长,有缘人终成眷属……

但这王淑玉不光刁蛮,也是个懒货,不想做饭,就用嫂子的身份欺负杨丽,二哥屁都不敢放一个,所以何庆东有些看不起他这个二哥。

“我回来就是拿狗的,我的大黑呢?”

看到狗窝里只有老娘养的大黄狗,自己的‘大黑’却不见了踪影。

“闪开!”只见老娘这个时候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抬腿给了堵门二哥一脚,后者立刻瘪着脑袋躲到一边。

“妈……”何庆东看到老娘,立刻恭敬的叫了一声妈。

“我大孙子呢?”

“杨丽已经领着孩子回娘家了。”

“谁让她把孩子领走的!?”

“小军他也该上幼儿园了,咱们这里没有,所以杨丽把他也带回城里了……“

“什么!?”老娘高秀芬如遭雷击,说道:“你让咱们孙子回城里上幼儿园了?”

虽然高秀芬对小儿子不待见,但老人都是隔辈亲,对于自己的亲孙子,那可是疼爱的不得了。

当初分家走的时候,老娘还专门给他塞了十块钱,说不能让他乱花,只能让他给孩子买好吃的。

而且活了这么大岁数的高秀芬早已成精,知道媳妇领着孩子到城里上幼儿园,多半就是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