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核心优势

樱桃泉国家公园号称纽约最佳观星地点,但实际上它不在纽约州,而在宾州,开车来回要四个小时左右。

在回来的路上,林燃就已经把思路梳理的差不多清楚了。

无论是1960年,还是2020年,他最大的优势是信息差。

各种各样的信息差。

从肯尼迪被刺杀这种轰动全球的大事,到阿波罗飞船逃逸塔的设计方案是固体燃料火箭这样的技术细节。

阿波罗飞船逃逸塔用的是装载成捆的固体燃料小型火箭,有点类似小时候玩的窜天猴,在爆炸式点火瞬间修正轨道,简单可靠但精度低。

大大小小的信息差,构成了他的核心优势。

大量在当时是核心中的核心机密,放在2020年的今天,早就被解密,成为图书馆里可以公开查阅的资料,提供给历史学家们研究。

而1960年对于2020年同样存在大量信息差。

比如阿美莉卡自己现在都无法复现的载人登月,要是他能够全程参与到其中,是否意味着他对于其中大大小小的技术细节了如指掌,能够在2020时空复刻载人登月伟业呢?

但信息差不是你说利用就能利用的。

尤其明面上的信息差,和实际操盘中要利用的信息,他会存在着距离,这种距离也就是所谓史料失真。

史料失真的原因有很多,类似记录历史的人可能会受到个人偏见、情感、政治立场或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事件的描述不够客观或存在偏差。

又或者是历史记录者可能只能依靠有限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可能不完整、不准确或已经被篡改。

还包括历史记录者可能无法亲身体验事件,只能依靠二手资料或传闻来描述事件,这些资料可能已经经过了多次传递,导致信息的失真。

从事件亲历者手里挖掘历史,是利用好信息差的最好抓手。

“在1960当大科学家,在2020当历史的搬运工,在起步阶段这未尝不是一条捷径。”林燃心想。

而他过去做的这门生意,能够在现在给他提供帮助,也能在未来给他提供帮助。

这么说,在全球排名前三百的高校里,他都能从微信通讯录里找到认识的人。

在林燃看来,这些都能成为他信息差的一部分,以及未来如果要创业,其中大把的人才都可以从这其中来挑选。

当大脑进化后,这里面每个人和他交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质都历历在目。

“不过现在再回到1960年的话,费边社会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林燃心想,“只是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后续得好好找小满姐聊聊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把他祖父留下来的费边社徽章给借来一用,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借。”

视频那头的客户是他母亲闺蜜的女儿,属于根本推不掉的客户。

不过认识归认识,生意归生意,咨询费还是要收的。

等到他整理好思绪,电脑屏幕的zoom视频会议共享中出现了word文档的画面:

“基本信息:女,华人博导,U.S. News Top 10 Assistant Professor

末流211本, USNews Top10 PhD+Postdoc.

学术主页:30t+Pubbations.

研究方向:新材料、复合材料

主持2项NIH资助项目”

基本信息很少,林燃一眼就扫完了,他脑海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U.S. News Top 10 Assistant Professor指全美排名前十高校的助理教授。

NIH则是指阿美莉卡国立卫生研究院,类似华国的医学科学院,对于新人而言能从NIH获得资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对方有两个项目获得了NIH的资助。

“除了末流211本以外几乎完美的履历,女性华人博导确实可能存在更偏爱华裔女性的可能性,相同的背景可能导致对方对你的处境和需求能够更加感同身受。”

短短几句话一下就让视频那头的客户有了初步的信任,因为她也是出于相同的考量,把这位导师纳入到自己博士申请优先级第一的位置,并且在前不久才拿到了对方开出的offer。

“但是~”林燃拉长声线。显然客户一下就上钩了:“但是什么?”

给无数客户提供过留学咨询,林燃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话术架构,对方会上钩太正常了,读博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时间精力的长跑,某种意义都可以算是一场豪赌了。

既然是豪赌,那花两千块找个场外援助那是一点都不贵。

这个价格从两百一路涨到两千,靠的既是信息差,也是对客户心理拿捏的足够到位。

“但是她有可能是学术妲己。

她在 USNews前十的高校读完博士然后又做博士后,出站之后又留校任教。她能从一个末流211的本科直博到US前十的高校,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就是学术实力真的非常强,光靠绩点是不够的,必须要本科阶段就做出足够的成果。第二种可能性是老师非常欣赏你。

然后看她的论文发表情况,30多篇的发表,那么对于一个北美前10高校的一个助理教授来说,而且是材料方向的,这个发表数显然是不够的。

同样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她比较年轻,第二个是他的论文含金量非常高。

所以她需要本科阶段就学术能力非常强,就体现出了十足的天赋,然后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又做出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成果,二者缺一不可。

具备这样的天赋,又只考了一个211的本科,这样的可能性有吗?有,但比较小。

所以我猜测她是学术妲己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视频画面中的美女客户大眼睛一眨一眨,睫毛像是在问什么是学术妲己。

“简单来说就是靠美貌获得大牛欣赏,大牛带她飞升。在实验室有美女养眼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是这样,那你去的话只会被排挤打压,无法接触到她最大的资源,也就是带她的大牛。

既然大牛能因为她美貌给她资源,那同样可能因为你的美貌给你资源,她为了排斥这种可能性,就会故意打压你。”

对方先是因为对方夸自己长得好看而害羞,然后又因为林燃提出的可能性而感到担忧:“那怎么办?”

对方之所以信了一半,一来是因为之前林燃在交大或者整个申海高校圈子里干这行确实是小有名气,二来是因为她知道一些隐藏信息,知道这位女华人博导长相在她那个年纪确实算得上风韵犹存。

“能不能把导师具体信息给我看看。”林燃问。

对方把界面切换到该导师的学术主页。

再一看该导师个人主页,林燃内心定了大半,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em...这位导师旗下从去年开始招生,旗下有两位学生,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我之前指导过的一位学长去了她手下做博士。

要不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

“别说了,元旦就给我们放一天假,坑的一笔,这导师天天就知道蹭各种学术会议,看到别人发了顶刊,就觉得这方向有可能是新的热点方向,让我们去追踪。

她手下的学生就我和另外一哥们,给我们两分下来的追踪热点已经有十来个了,本职工作也指导不了啥,热点倒是一个接一个,搞得我现在都不刷微博了,看到微博热点就头痛。

每次本职工作一问就是我去问问她博导,我是她指导还是她博导指导?要这样我为啥不直接和她博导沟通呢?

林燃,只能说珍爱生命,远离华人女博导,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坑,我接触到的跟了华人女博导的,没一个不抱怨的。到时候你申请博士的时候千万慎重。我是没办法,被这个北美前十的名头给蛊惑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外放声音传来的抱怨声跨过太平洋传到遥远的彼岸,对方脸色一下就变了,还好花钱来找人咨询了,不然掉坑里都没反应过来。

等电话打完之后,林燃说:“所以学妹,这位师兄的微信我待会微信推你,具体情况你可以和他详聊。”

这下把对方最后的顾虑也打消了。

如果不推微信还有对方雇人编造的可能性,推微信的话,这造假成本太高了。

“两千块到手,只是接下来要怎么找小满姐聊,真是头痛。”林燃退出视频会议后长叹一口气。